亞裔女性顧家受青睞 辦婚姻綠卡留意政策變化

【2025年08月23日訊】(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美國成年人的結婚比例呈下降趨勢,去年達到了七十多年來的新低,結婚年齡也越來越晚。不過,重視婚姻和家庭的亞裔在所有族裔中結婚比例仍然是最高的,尤其是亞裔女性,在婚戀市場似乎更受歡迎。

洛杉磯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不少中國女性新移民通過婚姻拿到了美國綠卡。針對移民局本月宣布加強審查婚姻綠卡,移民律師提醒有關注意事項。

傳統白人娶華女滿意度高

據非營利組織USAFacts今年2月發布的人口研究,1949年美國成年人的結婚率為78.8%,而2024年只有47.1%。男性和女性結婚年齡都越來越晚,到2024年,男性第一次婚姻年齡為30.2歲,女性為28.6歲,而在1956年,男女分別為22.5歲和20.1歲。在所有族裔中,2024年,亞裔男性結婚率為60.8%,女性為62.2%,均高於白人(54%、52.3%)、西班牙裔(46.2%、47.3%)和非裔美國人(37.8%、33.3%)。

研究顯示,總體上,亞裔、尤其亞裔女性更重視婚姻家庭,這一特點,使她們在婚戀市場受到歡迎。

對華人移民婚姻案例瞭解較多的洛杉磯業內人士雷先生介紹,有不少中國女性新移民通過婚姻獲得移民福利、拿到綠卡。在這些婚姻關係中,白人男性娶中國女性的比較多,他們對婚姻的滿意度也更高。年長的白人男性較重視家庭,這一點和中國女性的特點很類似。雙方年齡可能相差十來歲,也不會有太大的隔閡。

雷先生說,相比之下,華人男性選擇餘地較小,一般只會找同族裔女性結婚,「你找白人女性,人家可能根本不願意接受中國男性,這是很現實的;有的人可能接受,但總體上不太容易接受」。他認為,最近幾年出來的中國女性似乎「拜金」一些,華人男性如果沒有什麼特長,不能給她們可以依靠的感覺,就不容易被接納。

他建議,華人男性如果在這邊找不到合適的對象,也可以回國嘗試。回國居住一段時間,和有意向的女性約會時,先不講明自己的美國身分,先試探對方有無到美國生活的意願。如果雙方談得來,對方也不介意來美國生活,再透露更多信息。

辦身分是這些婚姻必須解決的問題。雷先生表示,無論華人男性或女性,都不能帶有太強的目的性,讓對方感覺你是為拿身分而結婚,「永遠只談感情,讓辦理身分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你說出來,對方可能就不喜歡」。

婚姻綠卡新政有何變化

8月初,移民局更新了家庭類移民的幾項政策,加強對婚姻綠卡的審查,讓一些單身華人擔心辦理婚姻綠卡的難度增加。就此問題,洛杉磯移民律師陳闖創認為政策變化並不大,並書面解釋了他看到的變化。

陳闖創說,以前無證移民在申請婚姻綠卡等移民福利時,如果被移民局(USCIS)拒絕,USCIS一般不會發出庭通知(Notice to Appear,NTA),現在則會發NTA啟動遞解程序。但當事人仍可以在移民法庭再次申請同樣的移民福利。

他提醒,申請婚姻綠卡被拒者,如無其它有效身分,可能成為移民執法局(ICE)的抓捕對象。他解釋說,申請婚姻綠卡分為兩類,一類是綠卡持有人申請配偶,一類是美國公民申請配偶。其中,綠卡持有人本來就不可以豁免配偶的非法滯留身分(不限於偷渡);也就是說,綠卡持有人申請配偶,若配偶人在美國,必須有合法身分(如有效F1、B2簽證)。

而公民申請配偶時,只要配偶不是偷渡、沒有背負遞解令,一般可以豁免非法滯留問題。「以前移民局即便拒絕這種485綠卡申請,也不會發NTA;現在如果拒絕,則一般都會發NTA,這就是最大的變化。」他說。

有鑑於此,陳闖創建議當事人在申請婚姻移民時保持有效身分,這樣即便婚姻移民被拒也不會被發NTA,還可以再向USCIS申請,而不用擔心被ICE抓捕。

「哪怕是庇護案件,至少被抓進移民監後,在移民監還有機會上庭審理庇護案件。」他說,「對於已經遞交了婚姻移民申請的申請人,如果之前有庇護案件,建議你的庇護案件不要關閉。」◇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8-23 17:57 | 修改:2025-08-23 17:57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