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兒童安全  李少敏呼籲民眾電郵反對AB495

【大紀元記者薛明珠加州報導】涉及家長權益與兒童安全的《2025年家庭預備計畫法案》(AB495),將於 8 月 29 日決定是否送交州長簽署。反對聲浪強烈,批評者直指此提案一旦通過,將使孩子陷入極度危險,家長恐失去最基本的監護權。

AB495由民主黨眾議員 Celeste Rodriguez 提出。表面上是針對「家庭因移民遣返發生的緊急狀況」而設計,但實際卻將監護授權擴大至非血緣人士。根據《監護授權書》規定,教師、醫護人員、神職人員或家庭朋友,只需提交一份文件,就能獲得孩子的監護權,無需法院命令、背景調查或父母簽名,學校及托兒所也沒有義務查驗申請人身份。

此外,身份驗證大幅放寬,只需駕照、領事館證件或 Medi-Cal 卡即可。意味著陌生人也能在父母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替孩子做出重大醫療決策,包括疫苗接種與身體檢查。

加州學區協會的法律指引更明確指出,若學生的父母因移民執法而被拘留,學校行政部門可將學生交給緊急聯絡人名單上的人,或「任何出示《監護授權書》的人」。

《加州環球報》(California Globe)總編輯 Katy Grimes 撰文直言,AB495 是「兒童販子和綁架者的夢想法案」。她指出,法案授權州政府在「學校員工得知學生父母無法照顧孩子」時,即可帶走孩子並指派監護人,且不限於移民遣返情況,範圍非常寬泛。

太平洋法律協會灣區主席李少敏也對《大紀元》表示,AB495 是「惡法中的惡法」,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對家長監護權的保障,也違背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護」與「正當程序」原則,將家長與孩子應有的基本權益拱手交出。他警告,此舉將使兒童安全風險急遽升高,「既有制度已經完善,這個法案根本是多餘且暗藏政治目的。」

8 月 19 日,南加州奇諾崗加略山教會牧師 Jack Hibbs 在州府沙加緬度號召數千人集會,要求州長紐森否決 AB495。他在社交平台上寫道:「這是我們見過最危險的法案,允許鄰居、老師、前親屬,甚至陌生人,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奪走孩子的監護權。無需背景調查,無需法院命令,只要一張紙。」

李少敏呼籲民眾立即行動,透過電郵向加州參議院撥款委員會(Senat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表達立場,只需一句話:「We strongly oppose AB495, Please definitely vote NO on AB495 to protect students.」,即可發揮力量。他同時強調,若提案最終由州長簽署成法,不排除訴諸聯邦法院挑戰違憲,並對勝訴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薛明珠:《大紀元時報》舊金山分社社區記者,關注報導灣區社區政治、經濟、生活、教育、文化等新聞事件。
發佈:2025-08-26 02:48 | 修改:2025-08-26 03:49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