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彭立發、聲援張雅笛:我們不沉默

【大紀元記者林子晨聖荷西報導】10月12日下午,數十名民眾在聖荷西市政廳前集會,由中國民主人權聯盟負責人李海風發起,呼籲釋放被捕三周年的彭立發及失聯的張雅笛,捍衛言論自由與人權。

現場車流嘈雜,標語與手牌在人群間傳遞,口號此起彼伏。李海風重述四通橋六句口號,稱其「喚醒沉默的大多數」,並呼籲:「我們在自由社會,更不應選擇沉默。」他邀請每位與會者「說出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中國民主黨成員李樹青接力表示,彭立發「以一己之身喚醒民族勇氣」,呼籲更多人站出來為自由發聲。王慶高呼「打倒獨裁!」現場氣氛升溫。張勇則回憶疫情封控時期,「四通橋事件讓人通透,讓我們第一次覺得中國人還有希望」。他提及李文亮,說「沒有他們的犧牲,就不會有覺醒」。

惠汝濤自述2021年翻牆後看清中共暴政的真相,呼籲「司法獨立、媒體自由」。秦學文指出,聲援不是對抗,而是「呼籲透明與對話」。張輝、王石、盛虎接力領喊「要民主、要自由、反暴政」。李小林稱「共產黨是紙老虎,最怕真相之火」,主張「結束暴政、言論自由無罪」。何冬玲則回憶封控期間「鐵皮封門、強制核酸、恐懼蔓延」,直言「那不是防疫,是對人性的壓迫」。

袁強分享自己在國內親歷疫情封控的絕望,「那是一個被消音的社會」,沒有人敢在網上批評政府。他坦言,當時他不理解彭立發為何「要冒那樣的風險」,來美後理解彭立發的勇氣,四通橋口號「不做奴才做公民」觸動他,「那是喚醒整個民族的吶喊」。

他提到貴州車禍、烏魯木齊火災等事件,「這些都不該被遺忘」。他說:「在共產黨統治下,我們沒有人權、沒有新聞自由、沒有真相。只有推翻專制,中國才有未來。」袁強最後高呼:「民主萬歲!中國人民萬歲!」現場爆出熱烈掌聲。

高應芬與丈夫胡帥接著發言。她是來自武漢周邊的教師,回憶2020年武漢封城慘狀:許多突發病患因封鎖無法送醫,有人死在家中無人知曉,甚至有兒童因家人離世而活活餓死。她哽咽說:「那是一場人禍,而不是天災。」

她提到,一位教師因在社交平台上吐槽校務安排就被約談刪文,「連一點意見都不能有」。她表示,唯有結束一黨壟斷,人民才能獲得思想、信仰與表達的自由。胡帥補充:「我們今天聚在這裡,就是為了讓民主的火種不滅,讓恐懼不再是中國的主旋律。」

壓軸發言的關永傑分享參與「反共美東行」巡遊經歷。由雕塑家陳維明製作的「中共病毒」頭像雕塑從加州啟程,穿越十多州至華府與紐約,沿途拜會議員與官員,遞交三項訴求——依法追責與索賠、制止長臂管轄、國際團結推動轉型。

他說,巡遊常臨時決定路線以防破壞,經費拮据、夜宿帳篷,「困難越大,越證明沉默不是選項」。他特別致謝金秀紅、陳維健等人的奉獻,「我們不一定能改變世界,但不能改變初衷」。

活動尾聲,全場舉起標語齊喊:「釋放彭立發!釋放張雅笛!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主辦方表示,將持續關注個案並推動更多公共討論與活動。

四通橋事件:是指2022年10月13日,北京男子彭立發在四通橋上懸掛橫幅、高呼口號,公開抗議中共封控與極權統治的舉動,被視為「白紙運動」的導火線。

張雅笛事件:是指一名曾在歐洲留學、因關注藏族文化與人權議題而在回國後被中共拘捕並失聯的青年女性,被視為「因言獲罪」的象徵。

《大紀元時報》舊金山分社社區記者,關注社區政治、科技、經濟、文化、移民、法律、健康等新聞事件。
發佈:2025-10-14 00:11 | 修改:2025-10-14 00:11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