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國慶盃撞球賽灣區登場 多族裔選手同場競技

【大紀元記者薛明珠苗必達報導】灣區臺美撞球協會,於10月26日(週日),在南灣舉辦首屆「國慶盃撞球錦標賽」,吸引眾多灣區業餘好手參加。舊金山辦事處處長伍志翔與南灣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皆到場支持,處長伍志翔為賽事開球。

處長伍志翔為賽事開球。(薛明珠/大紀元)

當天的比賽,採改良式雙敗淘汰制與FARGO讓分制度(每差80分打一局,最多差2局),共有28位選手參賽,涵蓋白人、黑人、南美洲、越南、泰國、緬甸及臺灣等多族裔選手,前五名均有獎金,一等獎500美元、二等獎250美元。經過一整天精采而激烈的對戰,最終成績揭曉:第一名為Joseph Usero,第二名為Hector Ortega,第三名為David Miyoshi,第四名為Tony Kachakji。

左圖:灣區臺美撞球協會會長楊智超,與冠軍得主 Joseph Usero 合影留念。右圖:灣區臺美撞球協會會長楊智超,與亞軍得主 Hector Ortega合影留念。(主辦方提供)

會長楊智超對媒體表示,10月是他心中「光輝的十月」,充滿節慶與榮耀。他發現,在灣區各項國慶盃比賽中,僅壘球仍持續舉辦,於是決定創辦「雙十盃撞球賽」。他強調,「Taiwan不是Thailand,ROC不是PRC」,撞球是臺灣的強項,男女選手在世界排名皆名列前茅,希望藉此推廣臺灣形象,讓更多華人走入主流社會。雖籌備僅兩週,但仍邀集到多位實力超群的好手參賽,其中不乏達半職業水準的選手。

伍志翔處長肯定楊會長的熱情與行動力,讚許他在短時間內成功舉辦比賽。他指出,每位僑胞都是民間外交官,這類活動不僅凝聚社區力量,也能讓臺灣的影響力深入美國主流社會。

莊雅淑主任回憶說,楊會長臨時起意籌辦比賽,雖無專案補助,仍自籌經費完成,令人敬佩。她感謝臺美撞球協會,多年來促進臺美撞球交流,邀請臺灣國手來美比賽,推展國民外交與文化交流。

國慶主委林秀春表示,雙十盃雖非國慶委員會主辦,但以「國慶」為名意義深遠。她強調,國慶委員會今年的目標,是讓中華民國被更多人看見,願意支持各項社區活動,與僑民共同歡慶光輝十月。

Linda Miyoshi覺得比賽很有趣。(薛明珠/大紀元)

參賽者中也有不少感人故事。住在Hayward的Linda Miyoshi打球約40年,她對大紀元表示,參加比賽不求奪冠,只為享受與高手對戰的樂趣,「每贏一局都讓我覺得開心」。

趙明喜歡撞球,可以舒壓。(薛明珠/大紀元)

來自臺灣的趙明則表示,撞球是他紓壓的最佳方式,讓他在繁忙的工程師工作之外,找到樂趣與友情。他說:「以球會友,不僅可以結識各行各業的朋友,還可以切磋球技。」

灣區撞球好手Clara Kwong(左)與臺美撞球協會會長楊智超(右)合影。(主辦方提供)

Clara Kwong 在臺灣出生,3歲隨父母移居香港,6歲赴美。雖對臺灣記憶模糊,仍懷抱尋根情懷。她是灣區撞球界知名選手,擁有7支球隊,並主辦兩個聯盟比賽,曾獲2023年波多黎各女子公開賽冠軍。此次國慶盃名列第六。楊智超會長感謝她,在短期內協助召集多位選手參賽。Clara對大紀元表示,她參加比賽是為了支持臺灣,推廣撞球運動,並享受競技帶來的樂趣。◇

會長楊智超與前四名得主合影(由左至右):Joseph、David、Tony、Hector。(主辦方提供)

比賽現場。(薛明珠/大紀元)

比賽現場。(薛明珠/大紀元)

薛明珠:《大紀元時報》舊金山分社社區記者,關注報導灣區社區政治、經濟、生活、教育、文化等新聞事件。
發佈:2025-10-26 23:54 | 修改:2025-10-27 19:39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1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