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機過程費時費事 為何航空公司難提高效率

【2023年09月02日訊】(記者夏雨綜合報導)每當你乘飛機前往某個地方時,都必須收拾行李、到達機場、通過安檢、找到登機口,最後一步是登機,然後才能最終放鬆地前往目的地。

登機過程通常效率低下且混亂。焦急的乘客在登機口排隊,有時候會呈現一片亂七八糟的場景。一旦進入飛機,乘客們將面臨狹窄且移動緩慢的過道,頭頂行李箱空間有限,每個人找到座位和存放物品的過程都需要很長時間。

CNBC航空公司記者萊斯利‧約瑟夫斯(Leslie Josephs)表示:「登機是航空旅行中最困難的部分之一,讓很多乘客感到沮喪。」

20世紀70年代,西南航空從飛機到達登機口到起飛的平均轉機時間僅為10分鐘。今天,可能需要45到55分鐘。

這個過程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率嗎?

要了解為什麼大多數航空公司的登機程序看起來如此緩慢,需探討一下最常見的方法及其工作原理。許多航空公司會在大多數其他旅客登機之前先讓某些乘客(例如現役軍人、坐輪椅的乘客或有小孩的家庭)優先登機。不同的航空公司通常還根據票價等級、飛行常客身分和其它付費福利擁有自己的優先登機系統。

從飛機後部到前部的分段登機是標準登機方法。乘客根據座位號按組登機,從飛機後部向前部開始,直到每個人都就座。

乍一看,從後到前的集體登機似乎是合乎邏輯的。理想情況下,乘客可以快速入座,而不會妨礙前排乘客的前進。然而,現實世界中的情況並非如此。相反,每個人找到座位並將手提行李放入頭頂行李艙所需的時間會導致延遲,從而延誤後續的登機組。

在隨機登機方法中,是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則分配登機「區域」,通常按照辦理登機手續的順序進行。

然後是WILMA方法,它代表「窗口-中間-過道」。這一流程首先安排靠窗座位的乘客登機,然後是中間座位的乘客,最後是從飛機後部開始的過道座位。與隨機方法一樣,WILMA比從後到前的分組登機更快,因為多名乘客同時入座。

許多航空公司使用日益複雜的分組系統,導致登機時排長隊。這些系統根據旅客的票價等級或其它狀態分配登機優先權。例如,聯合航空公司的登機流程需要一個層次結構,允許三組不同的旅客在經濟艙座位乘客之前開始登機。

此外,行李費迫使旅客在手提行李中攜帶儘可能多的東西。對於乘客來說,將行李存放在頭頂行李艙是一個耗時過程,隨著登機人數的增加,頭頂行李艙很快就會被填滿。

CNBC報導,根據美國政府數據,航班延誤每年給航空公司和乘客造成約330億美元的損失。但專家表示,加快登機流程並不是航空公司真正的首要任務——他們已經將一切都貨幣化了。

約瑟夫斯說:「各大航空公司已經從其忠誠度計劃中籌集了數十億美元,因此保持這些計劃對客戶具有足夠的吸引力非常重要。」

美國航空前客戶服務高級副總裁克里‧菲利波維奇(Kerry Philipovitch)表示:「我們今天看到的不同登機群體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人們重視登機時的優先順序。」「因此航空公司正在利用它來創造更多收入並獎勵他們最好的客戶。」

「這會減慢進程嗎?」菲利波維奇補充道,「或許。」

因此,只要航空公司依賴付費福利、忠誠度計劃和行李費作為收入來源,乘客就不應該指望很快就會出現更加簡化的流程。◇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