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4月04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易凡報導)在美國與西方盟友的制裁下,中共越來越難獲得尖端芯片與芯片製造設備。如今在世界頂級的人工智能盛會中,與中國相關的話題幾乎不被提及。
3月29日,美國拜登政府修訂了旨在使中共更難獲取美國人工智能芯片和芯片製造工具的規則。新規於4月4日生效。
這些規則原發布於前年和去年10月,目的是停止向中國運送由英偉達等公司設計的更先進的人工智能芯片。華盛頓擔心北京不斷發展的科技行業可能有助於增強中共的軍事力量。
新規則長達166頁,更新部分包括,對華出口限制也適用於包含這些芯片的手提電腦等。
每次修訂顯然都比之前的限制更加嚴厲。以往的限制,從發布到生效還有30天時間,而今年的新規從發布到生效只有6天。
路透3月28日引述三名知情人的消息報導,美國還在制定一份禁止接收關鍵工具的先進中國芯片製造廠名單,藉此更有效地阻止技術流入中國,並方便美國企業遵守限制。這份名單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公布。
隨著中美科技競爭的加劇,中國最大的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淨利潤去年暴跌六成。中芯國際3月28日公布的去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營業收入為452.5億元(62.6億美元),同比下降8.61%,歸母淨利潤為48.23億元(6.7億美元),同比下降60.25%。
這是中芯國際被制裁以來首次淨利潤下滑。由於質疑中芯國際為中共軍方提供技術,美國於2020年將其列為制裁目標。
美國盟友的態度
美國除了自己升級限制措施以外,也積極說服荷蘭、德國、韓國和日本等盟友,要求進一步收緊對中國獲取半導體技術的限制。這四個國家都是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公司所在地。
3月26日至27日,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應邀訪問中國。外界估計,呂特與習近平的會談聚焦於阿斯麥(ASML)公司是否會得到荷蘭政府的許可,以便能對已經向中國出售的數以十億計歐元的先進光刻機設備繼續提供維護。
荷蘭的阿斯麥是全球最大的芯片生產設備光刻機的供應商,也是荷蘭最大的公司。2023年荷蘭政府已向中國出口製造尖端芯片先進設備實施了許可限制。在當前的許可證到期後,對這些設備的維護也屬於出口限制範圍。目前的許多許可證將於今年12月31日到期。
中共官媒在雙方會談後,沒有提及製造芯片設備問題,但援引習近平的話稱,中國人民有正當發展的權利,「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中國科技發展進步的步伐。顯然,這次會談中共未能如願。
德國一家專業玻璃製造商卡爾蔡司公司(Carl Zeiss AG),為荷蘭阿斯麥提供先進芯片生產所需的光學元件。據悉,美國希望這家公司停止向中國運送此類零部件。柏林去年還考慮是否限制向中國出口芯片化學品,計劃於4月訪華的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尚未就此表明立場。
美國還希望日本公司限制向中國出口對芯片製造至關重要的專用化學品,包括光刻膠。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4月10日舉行日美首腦會談,雙方有可能談及相關問題。
韓國政府正在考慮配合美國對華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行動。韓聯社3月13日報導表示,自去年下半年起,美國不斷要求韓國採取出口管制措施。韓國政府雖未作出決定,但不得不考慮美方的立場,至少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美方的要求。
台灣也是美國盟友以及芯片的關鍵技術所在地。去年12月,台灣公布「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該清單所涉技術範圍涵蓋國防、太空、農業、半導體、資通安全5大領域。其中半導體相關技術,涵蓋14納米以下製程IC製造和異質整合封裝技術(晶圓級封裝技術、矽光子整合封裝技術及其特殊必要材料與設備技術)。
台灣立法院去年5月通過修正「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明定任何人不可為外國、中港澳及境外敵對勢力等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違者最重可處12年有期徒刑,罰款可視不法所得利益加倍;且受政府資助達一定基準的關鍵技術涉密人員,赴中國大陸需申請許可。
旅美人工智能(AI)專家Jason Ma博士4月2日對大紀元表示,這其實就是西方國家在先進科技領域與中共脫鉤。這些限制措施將對中共構成沉重打擊,使中共在研發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本大大提高。
世界AI大會 中國大佬遇冷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大會之一「英偉達GTC 大會」(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於3月18日至21日在美國加州聖荷西及線上召開。
英偉達創始人及行政總裁黃仁勳在會上發表「見證AI顛覆時刻」的主題演講。會議期間有900多場會議,超過200家展商參加,還有20多場技術講座,以及大量獨特的交流活動。
然而參加會議的一名中國私募界大佬,其最重要的心理感受竟然是,在大會上「沒有人談論中國」。
擁有近15萬粉絲的博主「左手墨跡」3月30日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轉發了這篇文章。作者表示,這位與會大佬與他分享了這次在矽谷近距離接觸人工智能「技術熱浪和金融盛宴」的心得。
文章說,這次大會「群賢畢至,場面宏大,腦力碰撞,精彩紛呈。」一場又一場的會談連軸召開,讓人目不暇接。然而這位「非常令人尊敬的前輩」,他最重要的心理感受居然是:沒有人談論中國。無論是談及AI在中國的發展,還是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態度。
文章說,雖然參會的有很多在美國的華人工程師、投資家,也有像他這樣專程從中國飛過去的投資者,但是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中國身分、背景,也不關心。幾乎沒人關心中國話題,哪怕是做投資的。
作者認為,英偉達公司各層次的決策者、研究人員、市場人員,都不再談論中國,因為在英偉達的財報中,在華營收比例已經降低到只有5%。中國的市場,他們已經不在乎了。而之前該公司有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業務在中國。
作者表示,自己雖然已經感受到這一時代洪流的變化,但是聽到別人親口說出來,感受更加生動和立體了。他認為,這種變化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並成為常態。
時事評論員周曉輝在評論文章中說,中國市場已不再具有像以往那般的吸引力。中共政府變來變去的政策以及對外企不友好的態度,加上在美國政府的推動和限制下,美國高科技公司在華收益大多降低,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外企遠離中國市場。
(記者寧芯對本文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