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林子晨綜合報導】2025年5月15日上午,美國最高法院在華盛頓特區召開特別會議,聽取有關川普總統出生公民權行政命令的口頭辯論。
該行政命令於1月20日簽署,旨在禁止無證移民及臨時居留者的在美出生子女自動獲得公民身份,挑戰第十四修正案及1898年「美國訴黃金德案」。辯論持續逾兩小時,核心議題並非命令合憲性,而是三位聯邦法官發布的全國性禁制令是否權限過大。現場氣氛緊張,法官提問犀利。
辯論伊始,司法部副檢察長D.約翰·紹爾代表川普政府發言,主張全國性禁制令違反憲法第三條司法權,自2007年起大幅增加,助長「挑選法官」行為,阻礙行政權力行使。他要求將禁制令限定於22個起訴州或個人。新澤西副檢察長傑里米·費根鮑姆反駁,強調全國性禁制令確保公民身份統一,否則州際差異將造成福利損失並迫使身份系統重塑。喬治城大學律師凱爾希·科克蘭代表移民團體警告,若僅部分執行命令,可能引發混亂,甚至導致孕婦面臨驅逐風險。
自由派大法官索托馬約爾、卡根與傑克遜嚴厲質疑命令的合法性。卡根直言「行政命令違法」,索托馬約爾批評政府立場恐迫使數十萬人提起訴訟。保守派大法官托馬斯指出,1960年代前美國未使用全國性禁制令,質疑其必要性;巴雷特則對政府「一般遵循」巡迴法院裁決的說法表示懷疑。法院外,數十名抗議者高喊支持移民權利,場面熱烈。
下一步,最高法院預計最晚於6月底作出裁決,但緊急情況可能加速進程。若法院限制禁制令,川普或可在27州部分執行政策,導致公民身份州際不一,影響約15萬名子女;若維持禁制令,命令將持續受阻。專家預測,命令最終將因違憲被推翻,但保守派法院可能短期內支持川普。此案裁決將影響川普其他政策訴訟,並牽動美國移民政策與平等原則。
發佈:2025-05-15 13:57 | 修改:2025-05-15 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