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忘記,永不放棄 ,並對抗中國的防火牆 —-8964民主運動35週年紀念

作者:鍾山

在我漫長的幾十年生活中,1989年的一個最刻骨銘心的經歷發生在北京,那時我得知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一群手無寸鐵的爭取民主的示威者釋放了戰爭武器。請原諒我沒有更詳細地描述那些悲慘的場景。

然而,總有一天,我相信,中國也會稱頌其1989年的英雄。與此同時,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力尊重真相——往往是一個雜亂、微妙的真相,仍然隱藏著謎團——從而在捷克出生的作家米蘭·昆德拉所描述的“記憶與遺忘之爭”中發揮我們的作用。

結合中共在中國強大的大數據監控防火牆的崛起,我想強調我們的口號“永不忘記,永不放棄”。在互聯網進入中國之前,中國官方媒體抹去了六四的記憶,年輕人對天安門大屠殺一無所知。

中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利用各種方法掩蓋真相,抹去人們對六四事件的記憶。它曾稱六四事件為“反革命暴亂”,後來改稱為“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風波”、“1989年政治風波”等詞語。多年來,當局一直遵循“封鎖、回避、淡化、遺忘”的原則。教科書上沒有提及六四事件,他們盡最大努力抹去這段令人難堪的歷史。在中國的街頭採訪的人們坦率地表示他們對六四事件沒有任何感覺,或者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大防火牆屏蔽中國的互聯網關鍵詞,希望下一代忘記天安門大屠殺。自2000年以來,中共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將中國人民與世界隔離開來。然而,管理中國互聯網的中共工業和信息技術部門甚至不敢承認“網絡防火牆”(通常被稱為大型互聯網牆或牆)的存在。中共建立互聯網防火牆是因為無法控制外國社交媒體上的言論,因此只能依靠“築牆”阻止國內人民自由發言。

在21世紀信息時代,難以想象中共政權竟會越境逮捕一個主張互聯網自由的普通市民喬鑫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迫害他。更可笑的是,這個政權實際上還公開舉辦了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互聯網大會每年在一個沒有互聯網自由訪問的國家舉行,會址就是烏鎮,似乎在暗示烏:沒有,鎮:真相。這就是直白的暗示:這裡沒有真相。

互聯網上的搜索結果都是空白的,所有與六四事件有關的視頻、圖片、文章等都被屏蔽。在互聯網上的熱門搜索關鍵詞例如抑制、賠償、天安門事件、天安門的中文和英文版本、坦克、學生運動、動亂、1989年動亂、關於六四的中文和數字表示、英文的64MEMO和其他各種的詞語排列組合。這些都被列為敏感詞,一旦搜索,網絡防火牆就會自動屏蔽。

中國竭盡全力消除與六四相關的任何痕跡。例如,即使與1989年6月4日相同編號的列車D8964,在五年前此刻停運了。我今天覈實了,得知這列火車目前運行頻次和停靠次數有所限制。因此,在中國國內,政府並非傳達其事件版本,而是全面扼殺對這一話題的任何討論。這是不可提及的。香港曾是有關天安門民主運動的記憶庫,但中國摧毀了這個城市的精神,囚禁了獨立思想家如出版商兼民主活動人士黎智英。

中國總體上在改寫歷史方面相當有效,部分原因是通過挪用語言。在中文中,1949年的共產主義革命被稱為“解放”,朝鮮戰爭被稱為“抗美援朝戰爭”,因毛澤東政策導致的1959-1962年飢荒——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最嚴重的飢荒——被美化地稱為“三年自然災害”。

喬治·奧威爾在《1984年》中寫道:“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習近平或許認為通過掩埋歷史、扼殺香港、壓制宗教、扼殺互聯網、囚禁律師和記者,抹去我們35年前所看到的真相,他取得了勝利,但中國學者們通常引用魯迅在早前一次大屠殺之後的話:“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了血寫的事實”。有一天,我相信我們將見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迎來自由。在我腦海中,我想象在天安門廣場竪立一座紀念碑,用以紀念1989年的英雄。

這裡展示一下我們的技術型肌肉,免翻牆獲得VPN工具和資訊網站 :END-GFW.com ,免翻牆觀看youtube時政 20000.space 。如遇封禁請自行遞增尾數,請告知牆內有需要的朋友喔。

編者注:本文章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