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是噁心嘔吐病例增多的罪魁禍首

文/Amy Denney 編譯/趙孜濟

梅洛迪的形象轉變——從300磅減到130磅,歷時數年——掩蓋了她內心的痛苦,這與她看似健康的外貌形成鮮明對比。

她經歷了嚴重的噁心和嘔吐發作,嚴重到無法睡覺、靜坐、進食或出門。唯一能緩解她症狀的是泡熱水浴和吸食大麻,後者以其抗噁心效果而聞名。

作為一名牙科助理,梅洛迪因這些發作而被解僱了兩次。她的症狀每次發作持續約15小時,頻率從每月兩次增加到每週兩次。發作始於噁心,隨後進入疼痛、驚恐以及不斷的嘔吐或乾嘔階段。

多項胃腸(GI)檢查,包括內窺鏡檢查,未發現任何異常。她一度服用四種藥物——Zofran、Ubrelvy、Phenergan和Hydroxyzine——但均無效。

「早上症狀嚴重到我雙腳一落地就會哭出來。」梅洛迪告訴《大紀元時報》,「在全面發作時,我無法與人進行對話。」

醫生告訴她,大麻是引起問題的原因,但沒有解釋原因。而她也不相信——直到12月2日,她的辦公室經理在工作中發現她暈倒在地。梅洛迪再次被送往急診室。

在那裡,一名醫師助理花時間向她解釋了大麻素噁心嘔吐綜合徵(cannabinoid hyperemesis syndrome,CHS)。這種描述促使她當天戒掉了大麻。CHS的特徵是噁心、周期性嘔吐和胃痛,有時伴隨強烈想洗長時間熱水澡或淋浴的衝動。

「當我開始閱讀Facebook上CHS患者經歷的評論時,我想:『天哪,這完全就是我,而且這就是為什麼所有檢查和其它方法都無效的原因。』」梅洛迪說,並補充道,身體巨大的改善讓她打消了再次使用大麻的念頭。

「這種差別令人震驚。」

對CHS的認識不足

CHS尚未得到充分理解,即使在醫護人員中也是如此,但病例正在增加。診斷複雜之處在於它與多種疾病重疊,包括一些與大麻使用相關的疾病,同時有相互矛盾的科學證據表明,大麻可以緩解它本身引起的症狀。

因此,許多人否認CHS是真實存在的疾病。國家大麻行業協會(代表合法大麻行業的遊說組織)科學諮詢委員會主席兼科學顧問卡辛‧科爾曼(Cassin Coleman)表示:

「這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它影響的人不並多,但由於使用大麻的人越來越多,受影響的人也多起來了。」科爾曼對《大紀元時報》說,「它是真實存在的。我見過受此折磨的人,我為他們感到非常難過。」

識別CHS

美國胃腸病學會(AGA)將CHS描述為「周期性嘔吐綜合徵(CVS)」的一個亞型,這是一種使人衰弱且具有潛在危險的疾病,其特徵是噁心、嘔吐和嗜睡,持續時間從一小時到10天不等。

周期性嘔吐綜合徵可能導致併發症,如脫水、電解質失衡、急性腎損傷,以及罕見的肺塌陷或死亡。CHS的嚴重併發症雖罕見,但可包括心律失常、腎衰竭、癲癇發作和死亡。

2021年發表在《法醫科學、醫學與病理學》(Forensic Science,Medicine,and Pathology)上的一份病例報告探討了一名22歲女性的死亡。她使用大麻八年,並與周期性嘔吐鬥爭了三年多。她的心臟驟停,儘管經過搶救,但最終被宣布腦死亡。

CHS是一種慢性腸腦疾病,無法通過單一檢測確診,必須首先排除其它疾病。AGA提出的CHS診斷標準包括:

• 類似周期性嘔吐的發作性嘔吐,每年至少三次
• 使用大麻至少一年,平均每週超過四次
• 在停止使用大麻六個月內症狀緩解——或患者經歷三次典型嘔吐周期後緩解

由於梅洛迪的症狀每週發作兩次,僅戒除大麻兩週後,醫生便確診了她患有CHS。

誰有風險?

一些資料稱CHS僅影響長期大量使用大麻的人。但這種說法可能具有誤導性,因為相關術語含糊不清。兒科藥劑師兼大麻科學專家科迪‧彼得森(Codi Peterson)指出,自1996年加州將大麻合法化用於娛樂用途兩年後,醫院便接收了大量抱怨腹痛、噁心和嘔吐的青少年患者。

「我們發現其它一切很正常,這可能與大麻有關。」彼得森告訴《大紀元時報》,並補充道,年輕患者並不總是誠實地透露自己使用大麻的情況。

根據2022年國家藥物使用與健康調查(2022 National Survey on Drug Use and Health),近6200萬12歲及以上的人(約占該族群的22%)報告過去一年使用過大麻。2024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患者頁面也顯示,2017年至2021年間,16至34歲男性的CHS急診就診人數翻倍。

然而,很難準確知道誰有CHS風險,因為與大麻相關的疾病在醫療記錄中被歸為同一個診斷代碼。急診科調查表明,CHS可能每年影響約275萬美國人,隨著更多州將大麻合法化,數字仍在上升。

CHS的治療

從醫學角度看,CHS的治療因患者就診於急診室或門診診所而異。

在急診室,醫生會排除胰腺炎、腸梗阻等危及生命的情況。而在非急診診所,可能還會排除偏頭痛、結構異常及其它周期性嘔吐綜合徵的原因。

醫療治療

雖然證據有限而且實驗規模很小,但是現有的研究也提供了以下這些治療方法:

• 外用辣椒素(源自辣椒的化合物),模擬熱水澡帶來的緩解;
• 苯二氮卓類藥物,如安定(Valium)、阿普唑侖(Xanax)、氯硝西泮(Klonopin),可減輕焦慮並促進放鬆;
• 氟哌啶醇(一種抗精神病藥),幫助緩解焦慮和易怒;
• 異丙嗪(一種抗組胺藥——抗過敏藥),可能有助於緩解噁心和嘔吐;
• 奧氮平(一種抗精神病藥),有助於緩解躁動;
• 昂丹司瓊(一種止吐藥),常用於化療相關的噁心。

長期治療可能包括三環類抗抑鬱藥和心理諮詢。

彼得森說:「這些藥物並非沒有危害。這是我對醫學最大的不滿。現代醫學沒有真正了解這個病,也無法提前干預。他們只說『別再使用大麻了,這對你不好』,即便對那些從醫用大麻中獲得巨大益處的患者也是如此。」

應對抑鬱和焦慮

梅洛迪因想避免藥物危害而使用大麻,但卻得了CHS。她曾經吸食大麻,但已戒斷數年。在經歷了一場壓力重重的離婚和服用了一段時間的抗憂鬱藥物後,她決定嘗試一種不含THC(具有精神活性和致醉作用)的大麻產品。

2023年《急診醫學年鑑》(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的一項研究指出,超過一半的CHS患者有焦慮和抑鬱症,尚不清楚這是因為他們使用大麻還是因CHS症狀所致。因此,CHS治療中常用抗精神病和抗焦慮藥,而非止吐藥。

研究作者稱,CHS患者高比例的焦慮和抑鬱與先前的研究結果一致,即多巴胺拮抗劑(如氟哌啶醇和苯二氮卓類藥物)比標準止吐藥更能有效治療症狀。

戒除大麻

戒除大麻是成功治療CHS的唯一驗證策略,儘管可能伴隨戒斷症狀,如果沒有後續支持,常常復發。

大麻戒斷綜合徵也可能導致嘔吐,這意味著某些患者可能不是CHS,而是因突然戒斷而出現噁心、胃痛、食慾不振和焦慮。這種情況約占一半病例。

彼得森指出,真正的CHS康復只有在完全停止使用大麻時才會發生。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為了立即緩解而使用大麻的誘惑往往超過了擺脫戒斷後的好處。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困惑的問題,大麻既會引發胃腸症狀,又有助於緩解胃腸症狀。」他說。

2023年《急診醫學年鑑》的研究也說明戒除大麻的複雜性。在羅得島急診室尋求CHS幫助的39人中,79%曾嘗試戒大麻,但只有13%尋求過治療。

研究還指出,目前沒有藥物解決方案可用於戒除大麻,這使得醫生難以提供支持。

作者寫道:「認知行為療法和應急管理等行為干預被視為一線治療。」

CHS的成因是什麼?

CHS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專家認為,可能是遺傳因素、市面上更高濃度的大麻製品,以及吸食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

2023年羅得島研究指出,想要量化什麼是慢性和什麼是重度使用的情況,因多種因素而變得複雜。一些挑戰包括:

• 沒有準確的劑量測量方法;
• 產品效力和使用頻率會影響劑量估算;
• 大麻素可在停用後數天或數週滯留於體脂中;
• 植物品種及其化學成分效力差異巨大。

彼得森表示,即使是合成大麻和不含四氫大麻酚(THC)的大麻製品也會引發CHS。他正在收集1000名CHS診斷患者的調查結果,以期更好地理解該病。

隨著大麻商業化,大麻製品近年來效力增強。有人提出,胃腸問題可能由殺蟲劑農藥引起的。然而,接觸有機大麻的家庭種植者也發展出CHS。

一些CHS患者也曾質疑,他們使用大麻的情況是否是由其它因素間接引起的結果。

AGA指出,即便患者反覆嘔吐,他們也常認為症狀是由食物、酒精、壓力或其它胃腸疾病引起,而非大麻。

CHS是否是一個不公平的標籤?

一些醫療提供者可能將許多問題歸入CHS,原因可能是人們對大麻使用障礙的理解仍不充分,而大麻似乎是一個容易被指責的目標。

《藥物與酒精依賴》(Alcohol Dependence)發表的一項定性分析指出,「缺乏『CHS檢測』導致醫生『將此標籤加到』大多數患者頭上,而未充分考慮患者的生活經歷和病史。」

分析還發現,患者希望進行全面檢測,以排除其它問題,如膽囊炎(膽囊發炎),並進行診斷評估以確定他們對大麻的反應是否源於潛在疾病。

醫學界需要更多研究以確定誰面臨CHS風險,以及劑量如何影響風險。

科爾曼指出,在美國開展充分研究仍然複雜,因為在24個州已對成年人的大麻娛樂性使用合法化,而許多其它州允許大麻醫用。然而,在聯邦層面,大麻仍然非法,使政府資助的研究面臨挑戰。

「我認為我們在培養資深醫生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科爾曼說。

「我的妻子患有多發性硬化症(MS)。她需要大麻來幫助緩解肌肉痙攣等症狀。我都數不清我們搬家後去看了醫生多少次,他們會說,『不,你是個癮君子,滾出我的診所。』他們甚至不想與她互動。」他說。

專家強調知情同意的重要性,確保患者了解像大麻這樣的未受監管藥物的風險和益處。由於大麻的聯邦地位和污名化,在醫患關係中,大麻的使用很少得到全面的風險分析。

彼得森希望研究人員開發一種評分系統,可以提醒大麻使用者和醫護人員識別,他們的胃腸症狀是否是由CHS導致的。

彼得森表示,僅因為大麻使用會導致胃腸症狀並不意味著大麻不好。但與其它藥物一樣,它並非沒有不良反應。

「大麻禁令的鐘擺擺動得太厲害,以至於我們陷入一種思維:你可以隨便用,沒有任何後果。」他說,「我們一再發現,真相往往在兩個極端的中間。」

原文「Cannabis Is Behind Rising Cases of Nausea and Vomiting」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作者介紹:Amy Denney 是《大紀元時報》的健康記者。她擁有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的公共事務報導碩士學位,並曾獲多項健康與調查性報導獎項。其報導主題涵蓋腸道微生物群、新療法及整合健康。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8-06 17:59 | 修改:2025-08-06 17:59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