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訊】(記者程木蘭報導)在中共軍事壓力持續升溫下,台灣正加速推進AI與無人系統的國防革新。美國防科技公司Anduril創辦人日前訪台,計劃導入次世代指揮平台「Lattice」,並推動台灣大規模無人機部署。他警告2029年前中共可能侵台,強調以科技與壓倒性防衛力量威懾獨裁者。
台灣中科院與Anduril結盟 啟動AI國防合作
8月4日,美國國防科技新創公司「安杜瑞爾工業」(Anduril Industries)創辦人帕爾默‧拉奇(Palmer Luckey)訪問台灣,並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象徵台灣與美國國防科技業的合作進入新階段。
台灣中科院是國防科技研發的中樞機構,此次引進的核心技術是安杜瑞爾研發的「Lattice」系統——一種開放架構的次世代指揮與控制系統(Next Generation Command and Control,簡稱NGC2)。該系統可整合戰場上各式感測器、無人機、雷達及其它平台的即時數據,並轉換為可視化、易於操作的指揮介面。
據美國媒體Straight Arrow News(SAN)報導,Lattice也是美國陸軍投入9,960萬美元部署的關鍵平台,具備將龐雜戰場信息在瞬間轉化為決策依據的能力,能顯著提升指揮官在瞬息萬變的戰況中保持優勢。
對台灣而言,導入Lattice意味著不僅是購買單一技術,而是踏上整合AI與自主系統的全面升級之路,將指揮與控制能力推向新的高度,以因應外界普遍認為愈來愈可能發生的台海軍事衝突。
無人機大軍與非對稱作戰布局
近年來,無人機被視為非對稱作戰的重要利器,尤其在俄烏戰爭中,小型無人機與滯空彈藥展現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戰術價值。台灣顯然從中獲得啟示,國防部在今年7月宣布,將於兩年內國產近5萬架無人機,並搭配海外採購擴充戰力。
在採購計劃中,台灣將向美國AeroVironment公司購入730架Switchblade 300型無人機,這種無人機體積小巧,可由單兵背負發射,適合突擊高價值目標;另向安杜瑞爾採購291架Altius 600M-V攻擊型無人機,可由車輛發射並搭載更重型的彈頭與感測設備。兩者皆為管射式滯空彈藥(loitering munition)無人機。
這些高機動性無人機能長時間盤旋,鎖定並攻擊高價值目標,符合台灣「非對稱作戰」戰略。
SAN報導透露,安杜瑞爾與台灣合作備忘錄雖未詳列共同開發哪些特定無人系統,但合作潛力相當廣泛。其中一個可能選項是安杜瑞爾的Fury作戰無人機。這是一種噴射動力平台,設計上可作為載人戰機的「忠誠僚機」(loyal wingman)。
與美軍不同,台灣尚未擁有F-22或F-35等第五代戰機,這使台灣有可能直接將Fury級無人機部署為前線作戰單位,而非僅作為支援角色。
雙方合作的範圍也可能涵蓋海上系統。安杜瑞爾研發的Dive-XL是一款自主潛航器,目前已在澳洲的「幽靈鯊魚計劃」(Ghost Shark program)服役。該潛航器可搭載名為Copperhead的魚雷型水下無人機,具備攜帶爆炸彈頭的能力。
拉奇:台灣站在國防科技復興浪尖
拉奇此次訪台,應「台灣人工智能學校」邀請,在台灣大學舉行專題演講,主題為「威懾、科技與保衛台灣」(Deterrence, Technology & Defending Taiwan)。
他指出,台灣因擁有成熟的消費電子與工業電子製造基礎,正站在「國防科技工業復興」的浪尖上,具備發展大規模AI自主武器系統的獨特優勢。
拉奇表示,安杜瑞爾已在台灣設立辦公室並積極招募工程人才,同時與本地合約製造商合作,為美國專案生產零件,包括部分彈藥與飛行平台。雖然台灣代工成本略高於美國,但其精密製造能力與AI武器系統生產需求高度契合,例如組裝手機、相機、筆記型電腦的精細工藝與無人機平台製造技術幾乎一致。
他還強調,台灣不僅是硬件製造基地,更是一個擁有強烈主權意識與全民防衛精神的社會,這種結合人才、技術、資本與政府支持的環境,是發展國防創新的理想條件。
中共2029年侵台風險vs台灣威懾戰略
對於台海情勢,拉奇直言,中共可能在2029年前對台採取軍事行動。然而,他認為只要台灣能整合數千架具備AI能力的無人機、大量飛彈、雷達系統,加上盟邦支援,即可成功嚇阻共軍進犯,並終結「中國夢」。
曾親赴俄烏戰爭前線的拉奇目睹過烏克蘭運用科技對付敵人,顛覆了幾十年的傳統戰爭對大規模武器與正規軍的依賴。第一人稱視角的四軸飛行器(無人機)每架僅需數千美元,而烏克蘭卻能將炸藥投送至深入俄國數千英里的機場跑道,足證靈活科技在戰爭中的戰略價值。
他強調,民主國家必須發展「壓倒性」的防衛力量,讓獨裁者知道他們無法取勝,從而避免戰爭爆發。「這就是威懾的本質」,他說。
導入OTA模式 推動軍事創新典範
此次台美合作不僅限於硬件引進,也可能在採購制度上引入美方「它類交易協議」(Other Transaction Agreement, OTA)的概念。這種制度能跳過繁瑣的傳統軍購流程,加速先進技術部署至部隊。
美國國防創新單位(Defense Innovation Unit)等機構早已透過OTA與安杜瑞爾、Palantir、OpenAI等公司合作,快速推動模組化作戰系統與技術應用,形成敏捷、高效的軍事創新模式。
拉奇指出,安杜瑞爾的運作方式不同於傳統國防承包商,不依賴政府合約預付款,而是先以自有資金研發產品,再向客戶展示成品,以降低成本並縮短交付時間。他認為這種模式對台灣尤為適用,因為在面對可能快速升溫的區域危機時,能用更短時間讓新科技落地,直接提升防衛能力。
在演講結尾,拉奇呼籲更多台灣年輕人投入國防科技領域:「如果你相信主權國家的概念,相信它必須被捍衛,那麼你就應該為此努力。」
他表示,真正保障台灣安全的關鍵,不只是先進武器,而是願意用技能與專業守護國家的人才,「這才是台灣的祕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