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1日訊】今日焦點:大陸A股創十年新高,繁榮背後潛藏致命陷阱?川普稱普京已厭倦戰爭,俄烏有望達成和平協議;人形機器人屢現故障,折射中共科技「虛假繁榮」。
大陸A股創十年新高 繁榮背後潛藏致命陷阱?
最近,中國A股市場突然迎來一波大漲。上證指數在8月18日盤中一度突破3,745點,創下近十年以來的新高點。滬深300指數年內漲近8%。單日成交額更是超過了2.7萬億元,創下歷史第三高。但這樣的股市熱潮,卻和當前經濟的低迷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致於很多人都在問:這是經濟真的轉好了,還是另有原因?
專家認為,這波行情並非偶然。是因為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政府希望通過股市來刺激消費。簡單來說,就是想讓大家在股市裡看到「賺錢」的希望,從而敢花錢、願意花錢。
根據最新數據,7月份A股新開帳戶數接近200萬,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七成。今年前七個月,新開帳戶總數超過1,450萬戶。這一數字顯示,有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重新進場。
對此,有專家形容,這就是當局「把韭菜請回來」的招數,一方面放出政策利好的消息;另一方面營造賺錢氛圍,以吸引更多的散戶參與。
財經博主「徽湖」認為,最近中國股市的「輝煌」是為中共在9月3日的大閱兵獻禮。他說,由於中國的房地產遊戲難以為繼,政府正在下一盤「大棋」,瞄準民眾的龐大存款,試圖將民眾從房地產的「接盤俠」轉變為股市的「金融消費者」。注意,在這樣的策略下,會有眾多的普通投資者,最終成為當局的犧牲品。
曾是廣發證券投資經理的王思遠表示,現在的情況與1999年的「5.19行情」極為相似,當時的股市就是在政策的催化下短期暴漲,之後經過了半年的調整,最終跌幅接近20%。而這次,A股從去年高點到今年低點,也經歷了相似的跌幅和調整。他質疑,「這難道只是巧合嗎?」
王思遠強調,中國股市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夜壺」,就是平時不用,只有在經濟遇到困境、需要融資或化解重大問題時,才會被匆忙地拿出來使用。
大陸的經濟學家曾公開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是投資人的地獄。因為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企業和投資人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但中國股市從一開始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國有企業獲取更多的民間資金,而不是好好經營,給投資人創造回報。所以很多散戶最終變成了「韭菜」,一次次地被收割。
王思遠稱,與美股「由企業創造價值和嚴格制度」來支撐的慢慢上漲的「健康股票」不同,中國股市的暴漲是靠政策和投機堆出來的。盲目投入,最後只會讓散戶虧得更慘。所以他建議大陸股民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風。他強調,根本沒有什麼所謂「全員參與」的盛宴,只有被連根拔起的韭菜。
川普稱普京已厭倦戰爭 俄烏有望達成和平協議
瑞士外交部長伊尼亞齊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在8月19日稱,瑞士願意主辦俄烏和平會談。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歐洲領導人在白宮會晤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就提議,將日內瓦作為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可能會面的地點。
不過,瑞士是「國際刑事法院」,也就是ICC的簽署國。而ICC在2023年指控普京犯有戰爭罪,同時簽發了對普京的逮捕令,雖然俄羅斯否認了這一指控,但ICC並未撤回逮捕令。
卡西斯告訴瑞士國家廣播電台SRF,儘管ICC對普京發出了逮捕令,但只要普京是為了和平而來,瑞士就願意接待他。他說,「我們已經釐清了法律情況」,「我們可以舉辦這樣的會議,也知道需要做些什麼來確保會議順利進行。儘管有針對普京的逮捕令,但由於我們的特殊角色(中立國),以及日內瓦作為聯合國歐洲總部的地位,我們仍然能夠舉行這樣的會議。」「我們已經為這樣的會晤做好了準備,也感謝各方對我們的信任。」
美國總統川普在8月19日接受福克斯新聞節目「Fox&Friends」採訪時說,要結束戰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都要展現出一些「靈活性」。現在,他正在努力安排澤連斯基和普京的會面。他希望在雙方會談時,普京總統的表現是好的,如果普京表現得不盡人意,那局勢「就會變得很艱難」。當然,他也希望澤連斯基總統能夠做他該做的事情,在會談中「他也必須展現出一些靈活性」。
川普稱,「說實話,我認為達成和平協議不會有問題。我認為普京已經厭倦了。我認為他們都厭倦了。但誰也說不準。」「我們將在未來幾週內知道普京總統的立場,看看事情會如何發展。當然,也有可能他並不想達成協議。」
俄羅斯也釋放出一定的善意,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在19日表示,克里姆林宮不排斥與烏克蘭的雙邊或三邊會談。
德國和法國也透露稱,普京與澤連斯基的會晤,最快可能在兩到三週內舉行。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X平台上發文稱,這次會談是結束戰爭、保障烏克蘭及其人民安全邁出的顯著一步。他已經做好準備,以任何形式與普京直接會談,討論如何結束這場已經持續三年多的戰爭。他說,只有在領導人層面,才有可能解決最複雜、最痛苦的問題。
對於烏克蘭所要求的安全保障,美國總統川普明確表示,歐洲將在確保和平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但美國也將參與其中。不過,美國不會向烏克蘭派兵,但會配合歐洲國家,共同確保和平進程。
人形機器人屢現故障 折射中共科技「虛假繁榮」
8月14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開幕,共有來自16個國家,共計280支隊伍參賽。比賽項目包括田徑、足球、拳擊等。
但隨著田徑、足球、自由搏擊等比賽陸續展開,機器人不斷出現狀況。不少機器人跑著跑著就摔倒了,或者步子太慢根本跑不完全程;在足球比賽中,四五個機器人擠成一團,接連倒地,最後還得由工作人員把它們抬到場邊。在拳擊台上,有機器人因為平衡不好摔倒,但也有能在裁判讀秒結束前站起來繼續比賽。
總的來說,機器人窘態百出,引發大笑。有觀眾調侃說:「這場比賽最忙的,可能就是抬擔架的人類。」
其實,這已經不是人形機器人第一次出現這樣的狀況了。此前在機器人馬拉松和足球賽中,也屢屢發生過機器人冒煙、卡住、甚至頭部掉落,用膠帶黏回去才能繼續比賽等尷尬畫面。
不過,更讓外界擔心的是,機器人出現的「失控」行為。比如在一次表演中,就有機器人突然衝向人群,做出攻擊動作,幸好被安保人員及時攔下。製造商解釋說是「程序或感測器出錯」,但類似畫面還是讓人聯想到科幻電影裡的「機器人反叛」。另外,在工廠測試中,也有機器人突然亂舞四肢,撞倒設備,嚇得技術人員緊急斷電。
機器人的表現如此之差,讓官媒無法繼續吹噓。8月17日,新華社從以前的高調吹棒「全面展現前沿成果」,轉變為「冷思考」。官媒的突然啞火,引發嘲諷。
因此,新華社不得不在報導中引用多位業內人士的看法,道出一些實情。
比如,業內人士稱,「人形機器人的通用能力、泛化能力、安全性等有待提高。」「機器人能很好地完成一次性抓取,但類似削瓜皮等持續性的動作相對較難。」
「人形機器人的模型能力、泛化能力等還需進一步提升。人類環境,尤其家庭環境並非標準化場景,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只有機器人泛化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才能走進家庭做大部分的家務活。」
「行業還未真正實現技術收斂,軟硬件等需要進一步標準化。」
「端到端的大模型、基於強化學習的大運動控制等……還沒有完全實現收斂,這也意味著未來企業仍將大量投入研發,尋求更優技術路徑。」
「真實物理數據大量欠缺,數據獲取成本較高……由於虛擬模擬數據能夠通過更低成本快速獲取,現階段機器人的訓練數據大多以虛擬模擬數據為主,真實的物理數據相對較為缺乏。」
評論員鍾原稱,中共急於宣傳所謂的科技創新,但業內人士卻無法在短期內完成這一政治任務。因此,更多爛尾項目的苗頭已經浮現,業內人士也只能被迫說出一些真話。另外,業內人士還普遍提及安全問題。但在安全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中共就盲目舉辦運動會,完全不顧及可能發生的風險。
中共之所以這樣「趕鴨子上架」,除了政治上的需要,還暗藏軍事上的禍心。中共希望機器人能夠儘快代替士兵上戰場,以此解決中共軍隊中一再強調的「忠誠」問題。
但機器人是需要人來控制的,控制機器人的人照樣存在「忠誠」等問題。另外,機器人一旦失控,就有可能不分敵友、無差別地進行攻擊。所以說,機器人雖然是機器,卻不見得能夠真的對黨「忠誠」。但這並不能阻擋中共把機器人的發展當作政治任務,企圖以此來保住中共的政權。不過,機器人一次次的無奈摔倒,也預示了中共政權隨時都有可能崩塌。
——《紀元焦點》製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