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談戀愛才會成功? 專家揭示預測指標

【2025年09月24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對某些人來說,談戀愛是個巨大的激勵;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這會帶來巨大的壓力。談戀愛要成功,進而維持很長的時間,或由戀愛關係昇華為婚姻關係,可能取決於很多因素。但有專家說,從一個良好的指標可以預測戀愛關係是否成功,那就是你尋找愛情的理由。

美國心理學家特拉弗斯(Mark Travers)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網站撰文說,並非所有人都僅僅因為談戀愛是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而談戀愛,甚至有越來越多的人根本不想尋找伴侶。

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心理學教授麥克唐納(Geoff MacDonald)於今年5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談戀愛的不同動機(或缺乏動機)是主要的靈感來源。更具體地說,他試圖揭示哪些動機與談戀愛比較成功和比較快獲致成功有關。

追求愛情的不同動機

在這項針對1,200多名單身成年人所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藉由問卷獲悉他們談戀愛的動機,並將這些不同的動機與一系列性格特徵連結起來: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追求一段感情只是因為感覺愉悅、有意義或令人滿足。這樣的人尋求伴侶,是因為他們真正喜愛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分享生活。有研究表明,這些人擁有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和更強的社交目標,並且對有承諾的關係(而非隨意的關係)更感興趣。

雙手比出愛心的手勢。(Shutterstock)

明確動機(Identified motivation)——追求一段感情是因為這與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個人價值高度契合。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人尋求伴侶是因為他們高度重視陪伴和家庭的理念。這些人與內在動機型的人有著相似的愛慕之情、目標和浪漫情趣。

正向的內向投射動機(Positive introjected motivation)——追求一段感情是為了獲得自豪感、提升能力,甚至獲得認同。這樣的人尋找伴侶可能只是為了獲得被欣賞或成就感,甚至只是為了擁有伴侶。有研究發現,這些人更容易出現焦慮型依附(anxious attachment),以及對單身的恐懼。

負向的內向投射動機(Negative introjected motivation)——追求一段感情是為了逃避內疚、羞恥或自卑感。對這樣的人來說,找不到伴侶等於失敗,或是會讓他們害怕別人的批評。這些人也容易出現焦慮型依附,而且產生對單身的恐懼。

外在動機(External motivation)——追求一段感情是因為別人對他們的期望,或是為了獲得回報的承諾。這樣的人可能迫於家庭壓力,或為了獲得經濟或社會保障而尋找伴侶。有研究發現,他們也存在著焦慮型依附和對單身的恐懼。

缺乏動機(Amotivation)——完全沒有明確的慾望(或理由)去追求一段感情。這樣的人可能對尋找伴侶的想法完全漠不關心;他們可能只是敷衍地約會,卻從未真正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有研究指出,這種缺乏動機的情況最常與逃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以及對與他人認真發展戀愛關係的興趣較低有關。

時尚, 聖誕, 約會, 燭光晚餐
一對戀人在約會。(Shutterstock)

哪種動機會使戀愛關係成功?

在這項的研究後半段中,麥克唐納和其他研究人員使用他們新開發的24項量表,評估了3,000多名單身成年人尋找伴侶的動機。6個月後,他們追蹤了這些參與者,看看哪些人找到了伴侶。

就整體而言,擁有內在動機和明確動機的參與者比較有可能在6個月內找到伴侶。也就是說,那些因為享受戀愛或個人價值而尋求戀愛關係的人比那些不這樣做的人更容易成功。

因此,如果你盡了最大努力,但仍然沒有找到你的另一半,那麼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或許你值得花點時間問問自己,究竟你追求愛情的動機是什麼。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追求一段感情來修復自身內心的某些問題,很可能表明我們還沒準備好開始一段感情。但如果一段感情本身就令人愉悅、令人滿足,而且不需要證明什麼,那麼你就已經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起點。

特拉弗斯總結說,對大多數人來說,愛情是需要你慢慢學習成長的東西;它並非你必須獲取或競爭的頭銜或地位。你越誠實地對待自己渴望談戀愛的原因,你就越能迅速找到一個願意與你分享生活美好時光的伴侶。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9-24 17:58 | 修改:2025-09-24 17:58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