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受益人」?怎麼指定才保險?

專訪團隊經理,專業理財經紀人張小玲

記者/郭簡

很多人買了人壽保險之後,最關心的是「保障多少」、「繳多久」,卻常常忽略了一個關鍵環節:你指定的「受益人」,真的是最合適的人嗎?保險經紀人張小玲提醒:「很多糾紛都不是因為理賠金額,而是因為受益人寫得不清楚,最後拖進法院,反而讓家人更辛苦。」

什麼是受益人?為什麼重要?

簡單來說,受益人就是在你不幸過世後,能領取保險理賠金的人。這筆錢可能是配偶的生活費、孩子的學費、父母的養老金,重要程度不亞於遺囑。 如果沒有指定,或指定不清楚,就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由法院決定,耗時又費力。

模糊寫法引發爭產糾紛。

受益人不合法,保險公司拒賠。

張小玲指出:「受益人至少要年滿18歲的成年人,如果是小孩,一定要設計監護人或信託機制,否則理賠金根本領不出來。」

受益人怎麼選?三層保障最穩妥

主要受益人(Primary):最重要的領款對象,通常是配偶、父母或成年子女。

次要受益人(Contingent):如果主要受益人不在,由他們領取。

最終受益人(Tertiary):確保錢最後不會「無人繼承」。

指定技巧:避免日後爭議

張小玲給出幾個實務建議:

寫清楚身份

姓名+出生日期等,不要只寫「兒子」「父母」,避免同名或關係不明。

分配比例要明確

建議寫「陳小明50%,陳小美50%」,而不是「子女均分」。

定期檢視與更新

結婚、離婚、生子或家人過世後,一定要重新檢查名單。

注意未成年問題

未成年人無法直接領錢,最好搭配信託或專款專用的保險金帳戶。

常見迷思破解

「寫配偶就好啦?」——張小玲提醒,保險公司不會自動更新配偶資料,如果離婚後沒改,錢可能落到前夫或前妻手裡。

「受益人能是朋友或慈善機構嗎?」——答案是可以,只要合法清楚。

「會不會跟遺囑衝突?」——張小玲特別強調,保單效力優先於遺囑,所以一定要把受益人寫得正確。

結語:愛與責任的最後一站

一張保單,是你給家人的一份未來保證。但如果受益人寫錯、寫漏、寫不清楚,就等於白忙一場。張小玲說:「只要花幾分鐘,把受益人寫對、寫細、寫明白,就是對家人最大的負責。」

諮詢電話

(415)806-8439

 

發佈:2025-10-26 12:49 | 修改:2025-10-26 12:49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