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30日訊】就在國際社會聚焦紐約聯合國大會之際,中共總理李強突然拋出「美中夫妻論」。這個論調,正是十二年前汪洋的代表性說法。如今再次被搬上檯面,是否意味著汪洋路線正在強勢回歸?
更敏感的是,美聯社的一篇報導也引發關注。文章指出,在國際外交場合,習近平的身影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總理李強以及其他高層頻頻出面,習近平已經退居二線。
一場關於中共最高權力的驚心動魄大戲,似乎正在上演。
今天,我們就帶您一起來看清這場權力風暴背後的玄機。
李強重提美中「夫妻論」汪洋路線強勢回歸?
中共總理李強9月25日在紐約與美國商界和學者舉行座談會時,將美中關係比喻為夫妻關係,李強說,夫妻之間會有分歧,但是他們的關係仍然親密。
值得關注的是,這種所謂「夫妻論」的觀點,是中共前高官汪洋首次提出的。而汪洋被傳正在當前中共高層的權力鬥爭中扮演了一個關鍵角色。因此,有分析認為,李強在紐約的這番講話,證明了汪洋已經強勢回歸了中共最高權力階層,成為中共內部定義美中關係的實際操盤者。
2013年7月,被視為改革派的時任中共副總理汪洋,在華盛頓出席美中經濟會議時,將中美經濟關係比喻為「有點像夫妻」。汪洋在12年前提出這個觀點時,習近平才剛剛上台,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戰略依然是中共外交政策的核心。
但是,隨著19大後習近平逐漸掌控大權,韜光養晦戰略被拋棄,變成了戰狼外交,美中關係也不再像是夫妻關系,而成為敵我關係。
20大後,習近平實現了三連任,汪洋等改革派勢力被徹底清除出局。按照中共的內部幫規,一個領導人一旦失去權力,他過去的講話也會相應被封殺,特別是重大政策的表述上,絕對不能再出現與其相關的任何言論。
也就是說,誰占據了中共的最高權力,誰才能定義外交關係。
聯合國成立80周年的這場重大活動,習近平自己沒有來出席,反而派出李強來參會。李強在聯合國大會的發言,只是泛泛提出一些老調重彈的內容,如和平發展,國際正義,多邊主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等等,這只是認認真真的走過場,完成表面文章。
而借助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機會,在紐約會見美國政商界領袖,為美中關係重新定調,才是李強這次紐約之行的真正目的。
因此,李強在會談中拋出汪洋12年前的美中關係「夫妻論」,就顯得頗為不同尋常。這裡面至少包含了兩個重大信號。
其一,中共對美中關係的定義,將從「敵我對抗」重新回歸「夫妻合作」
其二,習近平已經失去了重新定義新美中關係的資格,而汪洋似乎已經掌管了這項權力。
近來,關於習近平已失去權力,即將下台,而汪洋將在四中全會接任總書記的傳聞,已經越來越多。
根據此前的一些爆料,溫家寶等中共元老在今年6月底成立「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架空了常委會,習近平成了傀儡和擺設。中共現在所有政治局成員必須向「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請示彙報,而代表這個協調機構出面的就是汪洋。
時評人「牆內普通人」9月28日在其YouTube節目中指出,習近平失去了權力,李強才敢重提「美中夫妻論」,假如習近平還在掌權,李強如果說這種話,就要步李克強的後塵了。
「牆內普通人」認為,李強是為了向「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表忠心,才會說出這種習近平最反感的話。
對於美聯社報道中觀察到的所謂習近平「退居二線」的現象。我們這裡也來分析一下。
事實上,在中共體制內,能真正「退居二線」的,只有毛澤東和鄧小平。
毛澤東的緩兵之計與文化大革命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召開了「七千人大會」,總結「大躍進」以及三年大饑荒的問題。中共國家主席劉少奇將三年大饑荒歸結為「三分天災,七分人禍」,這七分人禍隱射當時的中央政策,背後的責任人就是毛澤東。
毛澤東不得不在大會上作了自我批評,並在會後宣布退居二線,由劉少奇、鄧小平等人主持中共中央的日常事務。而劉鄧倆人隨後動員黨員幹部繼續揭露「大躍進」中的各種問題,在一些地區開始廢除公社制度,推行「分田單干」和「包產到戶」的政策,並將討論主題逐漸延伸到,是否要給彭德懷平反。
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因反對「大躍進」而被打成了「反黨集團」。如果彭德懷被平反,那麼,毛澤東的威信和地位就會崩塌,他在黨內就會徹底失去政治地位。
當然了,毛澤東所謂的退居二線只是他的緩兵之計。毛依然掌握著軍權,怎麼可能甘心受制於他人呢?在半年後,毛澤東就捲土重來了。
1962年9月份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再次掌控了局面,全會通過的公報肯定了1959年廬山會議對彭德懷等人定性。
八屆十中全會後,毛澤東把中共的工作重心再次撥回到「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軌道上,並決定在全國城鄉展開一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以防止他的路線再次遭到劉鄧等人的修正。這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奏。
「社教運動」使毛澤東重新掌握了全國輿論的主導權。因此,當1966年文化大革命被發動後,毛澤東依靠軍權以及對輿論的控制,成功動員起了全國性的群眾暴力運動,很快就打亂了中共的權力格局,將國家主席劉少奇徹底打倒。
直到毛澤東死後,從文革中劫後餘生的鄧小平,才依靠軍隊的支持,推翻了毛澤東的政策路線。
縱觀毛澤東的一生,他時時刻刻都在謀奪最高權力,他的退居二線只是一種應對政敵的緩兵之策。毛澤東建立了一套史無前列的獨裁體制,他無法與任何人共享權力,所以,他也無法真正的退居二線,他必須掌控最高權力直到生命的終結。
而鄧小平是中共歷史上第二個號稱退居二線的領導人。那麼,鄧小平的退居二線與毛澤東又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呢?
鄧小平的垂簾聽政與「六四」慘案
相同之處在於,鄧小平的退居二線,同樣是以掌控軍權為前提。
文革結束後,鄧小平依靠軍隊支持,逐漸架空了華國鋒。鄧小平從1977年8月任中共軍委副主席,開始掌管軍權。1981年6月取代華國鋒任中央軍委主席。
1982年9月,在中共12大上,鄧小平組建了「中央顧問委員會」,簡稱「中顧委」,並任該委員會的主席。
「中顧委」表面上看是一個過渡權力機構,是為了解決中共建政以來領導幹部終身制的問題,讓年紀大的老幹部退出中央委員會,進入「中顧委」,讓年輕幹部有機會進入中央委員會,從而實現中共高層權力的新老交替。
而實際上,「中顧委」是一個新成立的隱形最高權力機構,它讓中央委員會在台前演戲,而「中顧委」則在台後拍板做決策。
也就是說,鄧小平以中共軍委主席和「中顧委」主席的雙重身分,表面上退居二線,實際上則繼續掌控中共的最高權力,成為中共的第二代領導人。
與毛澤東的緩兵之計不同的是,鄧小平通過制度設計,以垂簾聽政的方式,實現了形式上的退居二線。但他掌控實際的最高權力,可以更換黨總書記,在這種垂簾聽政模式下, 整個80年代,鄧小平接連更換了兩個黨總書記,並製造了「六四」慘案。
失去軍權後 習近平還有機會退居二線嗎?
從毛澤東的緩兵之計,到鄧小平的垂簾聽政,可以看出,在中共的權力體系中,只有掌控軍權,才有資格去談論退居二線。在權力鬥爭中,如果失去了軍權,那就只能是退出權力舞台,被邊緣化或者是被清算,而沒有退居二線的可能性。
江澤民其實也沒有退居二線,而是在權力鬥爭中,他在黨政軍內的權力布局,被習近平一一清算和清理。
可以說,直到江澤民被習近平下令拔掉管子的最後一刻,他一直都處於中共權力鬥爭的風暴之中,從來沒有退居二線。
而習近平的命運預計也大抵如此。
習近平目前已經失去了軍權,他在黨政軍內的布局,同樣也面臨著被張又俠和溫家寶等元老派的清理或者清算。習近平如果能平安退休,保住自己和家人不被清算,已經是他所能抽到的上上籤了。至於退居二線,純粹是癡人說夢!
結語
觀眾朋友,從毛澤東到鄧小平的歷史經驗可以看到,在中共的體制內,所謂「退居二線」從來不是平穩的交棒,而是權力鬥爭的另一種延續。只有掌握軍權,才能談得上繼續影響政局;一旦軍權旁落,就只能任人擺布,甚至被清算。
那麼,習近平到底是被架空,還是仍然牢牢抓住權力?汪洋的「夫妻論」是否意味著新的路線已經啟動?這一切,還有待即將召開的四中全會才能給出最終的答案。
——《紀元焦點》製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