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焦點】中共整黨 下令過緊日子 暗藏陰謀

【2025年05月23日訊】今天焦點:新冠疫情升溫,中共瞞報關鍵四數據;中共又要整黨,下令過緊日子,暗藏陰謀。

新冠疫情升溫 中共瞞報關鍵四數據

近期,中國新冠疫情升溫再次引起關注。據中共官方數據,全國近期病毒陽性檢出率翻倍上升。網傳視頻顯示,多地醫院人滿為患,民眾證實很多人確診,有人死亡。據《中國經營報》報導,中國這波COVID-19疫情是從3月間開始的,已持續近三個月,預計5月下旬達到高峰。

此前,中共疾控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門急診流感樣病例的核酸檢測陽性率從7.5%上升至16.2%;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陽性率從3.3%升至6.3%。

但是中共疾控中心沒有通報四個關鍵數據,包括具體感染病例數量,以及重症率、住院率,死亡率數據,因而外界無法知道實際情況。

對此,美國病毒學專家、前美國陸軍研究所病毒系實驗室主任林曉旭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疫情上升,疾控中心給出的數據只是新冠病毒的陽性率,沒有告訴公眾新冠疫情爆發的程度,太多的信息被掩蓋了,這是非常嚴重的信息隱瞞和誤導。

加拿大中醫學院教授、康美中醫診所院長劉醫生(Jonathan Liu)也認為中疾控發布的數據不真實,比如公布的全國新冠病毒死亡病例為7例。

他表示,按照正常流行率,不太可能這麼低。加拿大報告的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從去年8月到今年5月是1,915例,平均每月死超過200例,加拿大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而且衛生條件比較好,那在中國怎麼可能一個月只有7例的死亡。

中共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稱,疫情處於爬坡階段;早期症狀表現包括發燒、頭痛、全身疲勞、喉嚨痛,臨床反應顯示,感染後喉嚨劇痛如吞刀片的「刀片嗓」、咳嗽症狀更為明顯。

他推測疫情目前仍處在爬坡階段。預計將持續6至8週,到6月底前結束流行。

許多網民在網上披露感染新冠後的症狀,也證實了「刀片嗓」的痛苦狀況。

新冠疫情在中國大陸周邊地區也出現發展。近期,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地的新冠感染病例全部都在上升。在過去4週,香港發現81例重症,30人死亡;新加坡衛生部門13日報告,4月27日至5月3日,新加坡病例數與前一週相比激增約28%,超過1.4萬例,每日住院人數增加約30%。

台灣媒體報導,台灣確診人數也已經連續5週上升。一名醫師在社媒平台上透露,目前疫情狂燒,門診患者中每10人就有3至4人確診,就連快篩也開始出現不夠用的情況,提醒大家做好防護。

台大公共衛生博士黃千峰醫師對大紀元表示,根據台灣疾管署統計,5月新冠感染明顯攀升,預估6月達到高峰,病毒株分析發現主要來自於香港和中國大陸。

他表示,這波流行以5歲至30歲兒童和年輕族群為主,症狀方面有許多不典型的非呼吸道症狀,比如和腸胃道相關,像胃痛、噁心、想吐等等。

黃千峰提醒,應注意重症警示症狀,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或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要更注意減少群聚活動。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5月15日公布,新冠病毒主要監測指標數據創一年新高,過去四週有30名成人確診新冠死亡。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推算75%居住在安老院捨的長者,新冠活躍程度在未來數週會維持在較高水平。

中共又要整黨 下令過緊日子 暗藏陰謀

中共近日發布《反對浪費條例》,並通過黨媒高調宣傳黨政機關要「帶頭過緊日子」。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隨後南下河北唐山,強調要嚴格整治「吃喝風」。專家表示,此舉不僅反映中共財政持續吃緊,更是內部政治整肅的一環。

中共黨媒新華社5月18日報導,中共中央與國務院近日聯合發布修訂版《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級機關嚴格執行。該《條例》進一步強化節約要求,對公務差旅、接待、會議等項目作出嚴格限制,並要求落實「反浪費責任制」,對縱容浪費者嚴肅問責。

黨媒《人民日報》19日評論文章稱條例是「升級版反浪費制度堤壩」,還說要將「有限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並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

這也不是中共第一次提「過緊日子」。每逢中國經濟面臨困境,中共便會發出節約通知。

時政評論員王赫說,2012年末習近平上台之際,中國經濟問題就相當嚴重了。「過緊日子」首次提出是在2013年3月,時任總理李克強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說的。當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批准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現今,當局再推《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修訂版,其公開了的被稱為「浪費」的一系列「不必要公務」活動,就證明了:即使中國經濟困難重重、大盤動搖、前景暗淡,中共黨政機關仍然大肆浪費民脂民膏。

與此同時,看似財政吃緊的中共對外卻承諾巨額資金援助,例如近日對拉美國家宣示將提供660億人民幣信貸額度。

中國獨立政治學者陳道銀對自由亞洲電台說,「過緊日子只針對地方政府與基層公務員,中央該花照花」。

據中共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24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和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的總支出超過總收入逾10萬億,是2017年的3倍多。而且支出的增速遠遠超過收入的增速。

王赫指出,支出增加的錢都被中共的既得利益集團掠奪走了,並沒有用在百姓生活實質的改善上。

比如,疫情期間,中共沒有給艱苦求生中的百姓任何資金補貼;現在,全國農民養老金月平均約200元,連農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一半都不到,這讓農村老人如何養老?

王赫認為,財政收支缺口增大,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中共財政支出結構的嚴重畸形。中共財政支出的原則,「一保吃飯,二保建設」。這裡的「吃飯」,不是指老百姓的生活,而是保官員階層的財政供給。這裡的「建設」,就是上工程、上項目,而這又成了貪污腐敗的肥沃土壤。這些都導致財政支出的低效率、無效率,進一步加深了財政困境。

台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對大紀元表示,中共自稱社會主義,但實則長期容納資本主義因素,導致制度出現模糊地帶和雙軌運作。這樣的架構下,官員很容易利用職權尋求個人利益,尤其在缺乏選舉與監督機制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賴榮偉提到,在一黨專政體制中,官僚只對上級負責,不對人民負責,導致公共資源管理失衡。「中共黨政運作靠的是對上級服從與績效表現,導致地方官員只能靠政績包裝上位,這樣的激勵模式註定會衍生政績工程與資源浪費。」

此外,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於5月16至17日赴河北唐山進行檢查並主持座談。他在會中稱,學習貫徹習近平有關黨風建設的重要指示是今年的黨建重點,必須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整治「吃喝風」與不作為現象,對違紀官員嚴肅追責。

旅澳法學家袁紅冰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共無論經濟如何困難,「黨政機關的經費從不會真正缺乏」,而這波整肅的核心在於「借整風之名,行政治肅清之實」。

袁紅冰認為,蔡奇所主導的這波行動,名為整肅吃喝浪費,實則是透過「風流罪名」為幌子,針對不忠官員展開選擇性打擊。他說:「現在誰對習近平不忠,就會被以貪腐、生活作風問題處理,罪名模糊。」

綜合觀察可見,中共當局推動「過緊日子」政策,表面上是財政節約、反對鋪張,實際上則是多重目標並行:既是財政吃緊的緊急應對,也為政治整肅與官僚體系清洗鋪路。

在經濟下滑與社會壓力日增的背景下,「共體時艱」口號恐將成為中共政權治理的新常態。

——《紀元焦點》製作組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5-23 08:18 | 修改:2025-05-23 08:18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