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為Z世代提供一個更好的未來

【2023年12月22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Timothy S. Goeglein撰文/曲志卓編譯)心理學家冉·特溫格(Jean Twenge)在她的著作《世代》(Generations)中研究了構成不同世代的各種特徵,從建設者(1946年之前出生的人)一直到現在的「阿爾法一代」(2013年之後出生的人)。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讀物,我強烈推薦給任何想要了解我們當前代際和文化鴻溝的人。

例如,「Z世代」是在「阿爾法世代」之前,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人。這個群體現在已經進入了二十多歲。他們對美國文化的塑造產生了重大影響。幾週前,美國企業研究所(AEI,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發布了一份很有趣的報告,內容涉及Z世代的信仰及其對他們和我們未來的影響。

Z世代是第一代從小就使用互聯網和數字設備的人。正如特溫格女士所說,這對他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為「技術變革不僅僅是物質,它關乎我們的生活方式,這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感受和行為方式。」這導致他們與同齡人的個人互動減少,孤立感增加,這從來都不是一件積極的事情。

AEI的調查結果很好地說明了這種隔離的影響。該調查將Z世代與千禧一代,X世代和嬰兒潮一代進行了比較。例如,只有52%的Z世代報告說在青少年時期經常參加宗教儀式,而千禧一代、X 世代和嬰兒潮一代的這一比例分別為58%、64%和71%。

這很重要,因為教會提供了社會交往的機會和動機,激勵我們超越自己和我們自己的「自我實現」,並讓我們渴望幫助他人。因此,61%的Z世代成員表示在青少年時期感到孤立和孤獨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千禧一代、X世代和嬰兒潮一代的這一比例分別為57%、44%和36%。

只有40%的Z世代表示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與朋友在一起,而千禧一代、X世代和嬰兒潮一代的這一比例分別為54%、60%和52%。雖然Z世代報告說,與千禧一代相比,他們與朋友的聯繫「更緊密」,但這些聯繫通常是數碼化的,而不是面對面的,因此缺乏更深層次的意義。

我們是在培養「睡衣一代」嗎?

因此,Z世代報告說他們越來越多地尋求治療來應對生活也就不足為奇了。該報告指出,四分之一(27%)的Z世代成年人(包括近三分之一,31%,的Z世代女性)說,他們在青少年時期至少有一個階段與治療師交談過。

然而,有一個有趣的統計數據表明,Z世代從前幾代人那裡學到了一個教訓:毒品、酒精和香菸對他們的同齡人、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毀滅性影響。只有32%的人報告說在青少年時期喝酒或抽菸,而千禧一代為43%,X世代為52%,嬰兒潮一代為54%。

但是,Z世代和他們的信仰會對我們的文化和政治產生重大影響。鑒於他們成長時代的憤世嫉俗和分裂(社交媒體經常煽動憤世嫉俗和分裂),只有34%的Z世代信任他們年輕時的政治領導人,而嬰兒潮一代的這一比例為66%。

那麼,這一切加起來意味著什麼?混亂和矛盾,這往往是社會孤立的結果。社交互動往往會塑造態度和信仰,但是由於Z世代沒有有意義的社交互動,並且僅限於在社交媒體上獲取信息,他們發現自己在風中扭曲,不確定自己相信什麼或為什麼相信。這使得他們容易受到當前文化時刻的風向的影響,而沒有堅實的基礎,尤其是有目的感的基礎,如信仰來引導他們。

但這些統計數據也在不確定性中提供了一線希望。Z世代可能正在慢慢覺醒,渴望恢復文化常態,即使他們還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也意味著他們願意聽取他人的意見並向他人學習。因此,老一輩人應該通過培養Z世代渴望的個人面對面互動,來溫和地引導他們,給他們示範,而不是僅僅寫下他們所相信的東西,而不考慮是什麼力量使他們相信他們所相信的東西。

他們正在尋找答案,通過對他們的精心培養,我們可以為Z世代提供一個不那麼憤世嫉俗的更好未來。

作者簡介:

蒂莫西·戈格林(Timothy S. Goeglein)是華盛頓特區「關注家庭」組織(Focus on the Family)的副總裁,也是新書《邁向更完美的聯盟:教授偉大美國故事的文化和道德案例》(Toward a More Perfect Union: The Cultural and Moral Case for Teaching the Great American Story, Fidelis Publishing,2023年)的作者。

原文「What Gen Z Believes」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三藩有話説」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