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危機加劇 各地上演「搶人大戰」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易凡採訪報導)在中國的人口危機不斷加劇之下,各地都在想方設法吸引外來人口。很多大城市,只要有一個人在當地租房,其本人和近親都可落戶。分析指,中共此舉非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還會造成中小城市空心化。

5月13日,遼寧省會瀋陽市發布《進一步促進外來人口落戶若干政策措施》。該措施提出十條舉措,取消了積分落戶的名額限制,也放寬了學歷落戶的範圍。投靠落戶、購房隨遷和集體戶落戶的親屬範圍,由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夫妻)擴大到祖父母、兒媳、女婿、兄弟姐妹及孫子孫女等近親屬。

該措施還包括,凡在瀋陽市務工、就學、退役軍人,其本人及近親屬均可落戶。即使在當地租房者,其本人及近親屬也可落戶。也就是說,不論來者是不是「人才」,瀋陽都要。只要是人,瀋陽就需要。

但人口危機是全國性問題,中國其它城市也相應出台各種政策,放寬對人口進入的限制。此舉被戲稱為「搶人」。

去年12月,湖北省會武漢取消購房落戶限制條件。

去年11月,江蘇省會南京,擬實行租房納入積分落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擬實施保障房、租房可落戶,無房可隨遷;重要港口城市浙江寧波實施住滿三年就能落戶;山東著名海濱城市青島宣布,租房即可本人及近親落戶。

去年7月,廣東省會廣州市擬在七個區放寬入戶政策。去年1月,河南省會鄭州市也開始實行「一人租房全家落戶」。

這些措施等於變相取消了中共從篡政以來就嚴格實施的限制人口流動的戶籍制度。

除了通過落戶政策吸引外來人口外,各城市還採取了其它多種措施。

2024年的山東省公務員考試、安徽省事業單位考試及內蒙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一律提前。

吸引人才的舉措以往都是在畢業季推出,如今已成為城市貫穿全年的主題。如江蘇省揚州市,打造四季引才品牌「才聚揚城」;山東青島辦起了「招聘夜市」;山東日照喊出「天天有崗位,月月有招聘」的口號。

在生育方面,自從中共政府2021年推出「三孩政策」後,各省市鼓勵生育的政策也是層出不窮。

中共被迫「廢除」戶籍制度

中共自篡政的第二年,即1950年開始實施嚴格的戶籍制度,也稱戶口制度。1958年,中共將人口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大類。所謂「農業戶口」就是農民的代名詞,而「非農業戶口」也就是城市戶口。這種戶口屬性終生不可改變,而且後代也得「繼承」,徹底限制了中國人的自由流動。

中共的這種做法,等於廢除了它自己在1954年頒布實施第一部憲法中的規定,即公民有「遷徙和居住的自由」。

被劃為農業戶口的人就是農民屬性,要想從「農民」變成「工人」,比登天還難。而擁有城市戶口的人也不能隨意流動。中小城市的人要想進入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同樣可能性極低。

這種「農民」和「城裡人」的劃分,也是一種無形的等級制度。擁有城市戶口的人通常享有更多的福利和權益,如城市社會保障、教育資源、醫療服務和就業機會等,整體上有著經濟和社會地位的優越性。

雖然中共始終拒絕廢除戶籍制度,但由於經濟發展的需求和人口的下降,對戶籍制度的執行程度已經悄然放寬。

東三省中,吉林省於2021年12月率先提出,全面放開所有城市落戶限制,成為東北地區「零門檻」落戶第一省。黑龍江省則於2023年6月宣布,所有城區(鎮)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省會哈爾濱四個主城區也從「適度控制人口」,轉向落戶「零門檻」。如今遼寧省也邁出這一步。

跟據中共公安部的數據,2022年,中國有1.4億農業戶籍人口落戶城鎮。這一年,中國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已全面取消了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城市在中國只有27個,基本都是直轄市與省會城市。

中共公安部今年1月份的消息說,除東部地區「極少數」超特大城市和中西部地區個別省會城市外,其它城市都已全面放開、放寬落戶限制。

中共隱瞞人口危機實情

據官方4月份公布的2023年人口數據,中國85%以上的省份自然增長率為負數。其中遼寧、吉林的負增長率均超過千分之五,居中國前兩位。黑龍江的人口數據沒有公布。

東北三省去年也是負增長。前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東北地區的人口比十年前減少了1101萬人,超過10%。

鑒於中共一貫數據造假,隱瞞實情,人口銳減的嚴重情況外界很難知道。

獨立撰稿人諸葛明陽對大紀元分析指出:「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發布的數據,2023年底中國總人口約為14.1億人。而早在2019年官方就稱中國的總人口已突破14億。既然人口普遍出現負增長,為何總量不變?如果沒出現明顯的,甚至是嚴重的人口短缺,各地為何出現前所未有的『搶人』大戰?答案應該只有一個:三年疫情奪走了太多人的生命。」

對於疫情期間的死亡人數,中共極力隱瞞並銷毀證據。

中共民政部通常在三個月內發布上季關於結婚、離婚和火化遺體等殯葬資料。然而2022年第四季的統計數據,拖到2023年6月才公布,而且沒有殯葬數據。從此之後的所有民政統計中,殯葬資料這一項就沒了。

透過手機「健康碼」或許可以掌握中國人口的真實數據,因為在疫情封控期間,沒有健康碼在中國寸步難行。所以每個人都必須有,連老人和小孩也需要透過家人來申領。但在中共放開疫情管控之後,立刻停用了健康碼,而且不久之後要求全國的醫療系統銷毀所有涉及疫情的資料。

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曾在去年1月指出,三年多來中共一直在掩蓋疫情,中國的疫情已經死了4億人,這波疫情結束的時候中國會死5億人。

一起上海公安局資料庫資料洩露事件,也從側面證實中國人口在2022年中期大概只有10億左右。上海公安局資料庫洩露事件發生於2022年7月初,資料庫中包含姓名、生日、地址、身分證和身分證照片在內的資料表大約有9.7億行。分析人士認為,該資料應是中國全部人口的狀況。

大紀元網站還刊登過一篇8000字的論文《食鹽大數據洩密中國人口數量大幅下滑》。該論文通過中國人每年食鹽銷量推算,從2015年至2022年,中國國內實際人口數量與公開數位相比,縮水幅度平均值大致在30.79%。

諸葛明陽說:「一些人不相信李洪志大師的說法,但中共自己相信。對於外界對中共真相的揭露,中共會一概斥之『謠言』予以反駁。但就像《九評共產黨》發表後中共一聲不吭一樣,這次中共也沒有否認李大師的說法。也就是說,中共自己心知肚明,它不敢作聲,因為它一旦表態否定,就會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去深究。那樣它就更被動了。」

除了大量人員死亡之外,出生率不斷創下了歷史新低,人口進入老齡化也是中共面臨的可怕問題。根據中共民政部去年10月公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有2.8億人,占總人口的19.8%。

另根據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去年12月發布的報告,中國勞動人口的平均年齡已從1985年的32.25歲上升到2021年的39.42歲。中國人口紅利不再。

分析:「搶人」於事無補

那麼中共的這些措施是否能夠拯救經濟等方面的危機呢?前北京律師、民陣加拿大主席賴建平認為,這些措施不可能拯救經濟,只會導致中小城市空心化。

他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經濟快速下滑的根本原因在於政治,倒行逆施的獨裁政治使內政外交產生質變。習的做法嚇壞了外商,嚇壞了民營經濟,使得國際產業轉移,外貿出口驟降,國內投資減少,房地產萎縮,消費不振,失業率高居不下,引發了系統性經濟危機,整個經濟狀況表現為通縮。

他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本已過度的城鎮化不但不可能繼續往前走,還產生反向流動,原已進城打工的很多人被迫返鄉。再加上人口下降、經濟萎靡導致大量投資房、銀主盤湧向市場,使得中國房地產嚴重過剩。因此,無論出台什麼樣的政策,都不可能創造出太多有效需求,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房地產繼續下行的趨勢。」

他認為,各種諸如取消落戶限制等政策它最多可能產生一些結構性變化,在甲地賣房、乙地買房,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實際是城市人口的零和轉移。這樣的政策也就不可能拯救中國經濟,是飲鴆止渴,會導致中小城市空心化。

「三藩有話説」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