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主持人說中共是敵人 分析:普京授意發布

【大紀元2024年06月08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徐亦揚報導)近日,俄羅斯國家電視台主持人謝爾蓋·馬爾丹(Sergei Mardan)公開說要「警惕中共」,即使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面對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圍堵和制裁,但其真正的敵人只有中共。時政分析人士認為,馬爾丹的言論絕非偶然,他不可能自行發表此類言論,而是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授意下發布的。

馬爾丹稱,俄羅斯的真正敵人不是烏克蘭,也不是美歐西方國家,而是中共,無論何時都要防範中共。即便在俄烏戰爭期間面對美國和西方的圍堵和制裁,俄羅斯的真正敵人只有中共。

旅美時政分析人士陳破空認為,俄羅斯的公眾人物突然對中共反目,這種情況很不尋常。6月8日,陳破空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俄羅斯國家電視台實際上是普京政權的喉舌,馬爾丹不可能自行發表此類言論,這是在普京的授意下發布的。

陳破空表示,這些言論反映了對中共的不滿,尤其是在俄中能源協議和石油交易上的不滿。俄羅斯希望中共以高價購買其能源,以緩解戰時經濟困難。然而,中共在此時要求低價購買,被認為是敲詐、趁火打劫。此外,這也表明俄羅斯可能正在考慮轉向。如果俄羅斯打算與烏克蘭談判、與西方和解,它要把中共推出來當作擋箭牌。

陳破空還認為,馬爾丹的言論可能還洩露了一個重大祕密,即普京原本對是否攻打烏克蘭猶豫不決,但在習近平的慫恿和挑撥下決定冒險行事,以為輕而易舉即可拿下烏克蘭。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如今,習近平和中共自身難保,經濟困難,擔心受到美歐的二級制裁,似乎有退縮之意;而普京和俄羅斯則因陷入戰爭泥潭而惱羞成怒。在這樣的背景下,馬爾丹的言論仍留有餘地,尚未徹底翻臉,這意味著普京仍在敲打習近平。

旅居加拿大的華裔女作家盛雪也對大紀元記者表示,馬爾丹的言論絕非偶然。「事實上,俄羅斯真正的敵人真的就只有中共」。

盛雪表示,普京有自己的野心,他在侵略烏克蘭時需要習近平的支持。但現在他應該已經看出,習近平對他的挑唆和虛偽支持,實際上讓俄羅斯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困境,並且俄羅斯的實力被嚴重削弱。

「俄羅斯意識到,中共對其一方面是虛偽的承諾,同時習近平想用這場戰爭削弱俄羅斯,從而讓自己成為這個世界上共產大國真正的老大。」她說,「現在普京應該是意識到,他被耍了,他應該已經後悔了。」

網絡上也有觀點認為,馬爾丹的言論與普京近期的表態完全吻合——普京宣稱俄羅斯正在考慮轟炸某人口密集的國家,並稱俄烏戰爭的爆發是受到不懷好意的人(指中共黨魁習近平)挑撥所致。

今年2月,英國媒體報導說,根據洩露的俄羅斯軍事文件,俄羅斯一直在制定與中共發生軍事衝突的計劃。儘管該文件已有一定年代,但仍具現實意義。

在俄羅斯的兵棋推演中,設想了多種中共進攻俄羅斯的情景,俄羅斯軍隊計劃在應對中共攻擊時使用核武器。

盛雪表示,普京意識到他被習近平耍弄,習近平的虛假承諾使他陷入了當前的巨大困境,因此感到惱怒。然而,動用核武器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可能被世界所容忍,因為核武器是當今世界人類的底線。

普京亟需中共支持 習則稱「不結盟」

今年5月16日,普京抵達北京開展為期兩天的訪華程。在訪華前,普京稱,俄中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且仍在持續加強。他還聲稱,當代俄中關係超越意識形態,無論政治局勢如何改變,雙邊關係的多層次發展是自覺的戰略選擇。他還將中國形容為「好鄰居和可靠朋友」。

普京在接受中共喉舌新華社專訪時稱,近5年來,俄中兩國貿易額翻了一番;中國已連續13年穩居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未來雙方將努力在工業和高科技、太空與和平利用核能、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和其它創新領域開展更密切的合作。

2022年2月,在俄中確認了「無上限」的夥伴關係後,俄羅斯即入侵烏克蘭。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中共已成為俄羅斯的重要盟友。中共拒絕譴責俄羅斯,並繼續與其進行貿易往來,引發了美國和歐盟的不滿。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的嚴厲制裁,導致其經濟與西方脫鉤。在這種情況下,普京依賴中共提供外交支持和金融援助。

然而,儘管普京高調聲稱俄中兩國友誼,但習近平可能有所顧忌。

在5月16日發表的雙方聯合聲明中,已不再包含「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的表述。

習近平在與普京會談後的記者會上稱,雙方將繼續秉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他還稱,他與普京一致認為,「要積極尋找兩國利益匯合點,發揮各自優勢,深化利益交融,實現彼此成就」。

普京最期待的項目遇挫

距離「普習會」結束不到20天的時間內,俄中之間的商貿關係出現了多起重大變故,實屬罕見。就連普京最期待的俄中天然氣管道協議也陷入了僵局。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俄中兩國關於「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的協議因雙方分歧而陷入僵局。俄羅斯試圖與中共就天然氣管道建設達成協議,但在供應量和價格方面產生分歧。中共要求以接近俄羅斯國內燃料價格的價格購買通過該管道供應的天然氣,並且只承諾購買該管道計劃年產5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一小部分。

修建輸送至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原本被視為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的救命關鍵,使其能夠將原本銷售給歐洲的天然氣轉向中國市場。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天然氣公司開始失去其原本最大的市場——歐洲客戶。據2023年數據顯示,該公司虧損了6,290億盧布(約合69億美元),創下了至少25年來的最大虧損紀錄。

消息人士還透露,達成輸油管道協議是普京與習近平會晤時提出的三個主要要求之一,其它要求包括增加中國銀行在俄羅斯的業務,以及要求中共拒絕出席烏克蘭本月組織的和平會議。

然而,不但天然氣管道協議面臨擱淺,中國工商銀行等數家銀行也開始拒絕接受來自俄羅斯的貿易結算款項,包括以人民幣付款。中國大型電商平台阿里巴巴也宣布拒絕接受盧布付款,並不再向俄羅斯發貨。此外,監控系統製造商海康威視無任何預警突然退出俄羅斯。這對於20天前剛訪問北京的普京而言,無疑是個重大打擊。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商人近日向大紀元透露,他最近兩三年一直在俄羅斯購買能源和原材料等商品。但大約一個月前,他突然收到國內指令,不允許在俄羅斯進行採購,因為很多交易將無法通過銀行結帳,現在的商業活動只能轉向其它國家。

普京也曾暗示中共是最大威脅

普京曾於今年2月在莫斯科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前主持人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專訪。他當時暗示,中共才是最大的威脅。

卡爾森在專訪中提到,許多美國人曾預期,蘇聯解體後,美俄關係會恢復正常,但事實卻截然相反;西方對於強大的俄羅斯感到憂慮,卻對強大的中共似乎並不感到同樣的擔憂。普京對此回應說,從人口和經濟規模來看,俄羅斯遠遠落後於中國,中共的威脅程度遠超俄羅斯。

普京表示,1991年後,俄羅斯曾期望融入「文明國家」,要求加入北約,卻遭到拒絕。俄羅斯擁有「市場經濟」,並且「沒有共產黨政權」,與西方國家之間已經不再存在意識形態上的明顯分歧。

普京還說,俄中兩國是鄰居,而「鄰居和親戚一樣,是不能選擇的」。

陳破空當時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俄中實際上就是互相利用的關係,背後只要一有機會,雙方都會拋棄對方,投向西方。

(記者寧芯對本文有貢獻)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