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理性的個人 盲目的群眾

【2024年07月23日訊】這本《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是湯瑪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88歲高齡時的著作,而他在2005年84歲時和羅伯特·奧曼(Robert J. Aumann)共同獲得該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88歲高齡還有新作面世

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指出,獲獎的奧曼和謝林從事賽局理論(game theory,也有譯為「博奕」或「遊戲」理論)的研究,有助於解決商業貿易上的矛盾衝突,甚至於戰爭糾紛。兩人的研究可應用於裁軍、安全政策、市場的價格形成,以及經濟和政治上的磋商。評審委員認為他們倆的「不合作的賽局理論」讓大家瞭解為什麼有的人、有的國家可以推動合作,有的人、有些國家卻帶來衝突。

瑞典王家科學院則指出:「為何某些個人、組織和國家集團能夠順利推動合作,某些集團卻因彼此衝突而蒙受損失?針對這個古老的問題,羅伯特·奧曼和湯瑪斯.謝林的研究已將賽局理論或互動決策理論拱上主要分析途徑的寶座。」此外,「重複賽局理論拓寬了我們對合作前提的認識」,「對這些議題的洞見有助於解釋經濟衝突,如削價競爭和貿易戰等,以及為何某些社群對公共資源的管理要比其它社群更為成功。重複賽局途徑闡明許多制度的存在價值,如商業公會、組織性犯罪、勞資協商和國際貿易協定等。」

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表示,謝林在1950年代末期核子武器競爭激烈的時代出版的《衝突的戰略》裡,提出了賽局理論是社會科學的整合架構的講法。他讓大家知道反制的能力比對抗攻擊的能力有用,不確定的反制比確定的有效。現在證明這些理論對解決衝突以及避免戰爭有相當的貢獻。而由於他的推廣,現在社會科學幾乎都會用到賽局理論。

賽局理論的基本思考

賽局理論對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或者說是追求自利的, 而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體策略選擇時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賽局理論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間如何進行策略選擇,也是研究競爭的邏輯和規律的數學分支。而賽局理論經典故事「囚犯的困境」,說明了非合作賽局及其均衡結果的成立。

「囚犯的困境」係描述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殺,財物被盜。警方抓到兩個嫌疑犯,並從他們的住處搜出被害人家中被竊的財物。但是,他們矢口否認曾經殺人,辯稱是先發現富翁被殺,然後只是順手偷了點東西。於是警方將兩人隔離審訊。檢察官說:「你們的偷盜罪確鑿,可以判你們1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個交易。如果你單獨坦白殺人的罪行,我只判你3個月的監禁,但你的同夥要被判10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夥檢舉,那麼你就將被判10年刑,他只判3個月的監禁。但是,如果你們兩人都坦白交代,那麼,你們都要被判5年刑。」

顯然最好的策略是雙方都抵賴,這樣結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於兩人處於隔離的情況下無法串供。這樣兩人都選擇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結局被稱為「內許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

「內許均衡」首先對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看不見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戰。按照史密斯的理論,在市場經濟中,每一個人都從利己的目的出發,而最終全社會達到利他的效果,或者說私利與公益相調和。從「內許均衡」引出一個悖論:從利己目的出發,結果損人不利己。兩個囚徒的命運就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內許均衡」提出的論斷實際上動搖了西方經濟學的基石。我們從中可以悟出一條真理:合作可以是「利己策略」。但它必須符合以下黃金律:按照你願意別人對你的方式來對別人,但只有他們也按同樣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於我。其次,非合作賽局均衡在現實中要比合作情況普遍,其主要原因是人們相互間缺乏信任和透明度,以及人的私心作梗。 從「自私的基因」等理論中,我們不難看到「內許均衡」的體現。

如果賽局者們進行賽局多次,而且清楚地知道賽局的次數,他們在最後一次出於私心或所謂的「理性」肯定採取互相背叛的策略。因此,在次數已知的多次賽局中,賽局參與者很難合作。如果賽局次數未知,賽局者就會意識到,當持續地採取合作並達成默契時,他們就能各自比持續地不合作更加受益。這樣,合作的動機就凸現出來。

公平和道義不在賽局理論內

賽局理論在某種意義上有些近似孫子兵法上的「知己知彼」,方能最大限度的得利。據佛萊策法律和外交學院的國際貿易教授考沃寨克(Cowan Jack)分析,賽局理論是經濟實踐的靈活工具,為製造雙贏和最大限度獲利而提供數量上的可靠分析依據。但也有人質疑賽局理論本身欠缺人的道德倫理性,因為其應用性缺乏對人道主義的考慮。反駁者則認為賽局理論雖然的確是研究人的自私性,但這不等於支持人的自私性,就像研究戰爭的人士不一定鼓吹戰爭一樣。但畢竟賽局理論目的是在互動中最大限度地爭取個人的利益,那麼,缺少謀略或處於不利地位的一方必然失利。如此看來,社會公平和道義的確是不在賽局理論考慮之內的題目。

根據加州洛杉磯分校的大衛·萊文(David Levine)解釋,經濟學家所說的賽局理論被心理學家認為是社會條件理論,這也許是個更準確的對賽局理論的描述。經濟學越來越轉向人與人關係的研究,特別是人與人之間行為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人與人之間利益和衝突、競爭與合作,而這正是賽局理論的研究對象。

這本《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正是探究個人選擇行為的動機,以及人際間互動所形成的所謂「宏觀行為」。謝林以自己的演講會聽眾選擇座位作為開場,那是聽眾自由選擇的結果,而前12排空空如也,但後面24排卻密密麻麻擠滿了800人,究竟是這場演講會如此獨特座位選擇還是場場如此?是每一個人的理性抉擇還是存在任何特殊因素?事出一定有因,經濟學家的工作就是提出「合理的解釋」,試圖找出重要因素供業者、政府和個人未來決策的參考。

謝林成功地以這個有趣的活生生例子展開他對日常生活中諸種「人的行為」之分析,舉凡生男生女、宿舍的男女安排、白人黑人及不同種族的分配、球賽座位買票賣票、不同高速公路的選擇以免擁塞等等非常現實人生的課題。個人基於理性自利,依「成本效益」來作抉擇,但理性的個人當參與各種群眾場合時,卻往往有一窩蜂的「盲目」舉措。謝林在書中提及蜂蟻行為來類比人的行為,他更和一般的賽局學者或近代經濟學家一樣,利用數學模式、公式來「設計」規則,藉以規劃或誘引人的選擇行為。後一種課題在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三位「機制設計」專家時,引起了熱烈討論,其中涉及「機制」究竟是「長成的」或「做成的」之基本理念,這並非賽局學者最先提出的,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一代大儒海耶克(F. A. Hayek,1899~1992)早就全力探究此課題。

市場機制V.S政府管制

簡單地說,可由「市場機制」和「政府管制」之區分來理解。任何經濟學家都不會否定市場機制,但對市場的理解程度卻產生分歧。我們知道,只要有人群聚居,彼此互動合作,即需某種機制引導以建立有效秩序、合理分配資源、提高群體福祉。在一切機制之中,最為重要、最為人熟知,但也最常被人忽視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市場機制。透過個人所有權及使用權的自願交易,經濟活動得以有效進行,資源能夠合理分配,甚至依福利經濟理論的推證,在理想的狀態下可以獲致全民最大的福祉。因此市場經濟在人類社會中採行之廣、歷時之久,罕有其它機制可望其項背;而所謂自由經濟的根本精神,也不過就是努力維護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莫輕易以人為干預擾亂其自有秩序,造成全民無謂的損失。

偏偏自古以來,就不斷有人要騷擾市場機制,加以壓制扭曲,甚至強令其無法運作。堂而皇之的理由,就是市場機制有重大缺陷,必須以外力強予導正,方能為人民造福;而人造的替代機制,則能在匠心獨具的設計之下,巧妙地去除市場機制的偏差,獲得比市場機制更大的福祉,甚至在人間建造天堂。

直到近30年方才大夢初醒,掙扎重回市場機制的懷抱。然而即使30年之間,一般所謂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揚棄干預與管制,走向自由化、民營化的大道,盤踞人類社會一半的共產主義體制更接連解體,投靠市場經濟的正軌;但機制設計並未因此而走進死胡同,反而大放異彩,成為經濟思想主流之一,乃至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肯定。其故又安在?

市場機制的確存在若干難以克服的缺陷。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所謂資訊不對稱,以及「外部性」等讓個體的理性抉擇無法達成最大社會福祉。詐騙欺瞞、假公濟私,是最常見的資訊不對稱現象,而肆意製造及拋棄垃圾、污染環境令他人受害,則是最普遍的外部性危害。

由於這些缺陷的存在,市場機制乃無法有效運作。於是形形色色的機制便應運而生,政府乃是機制設計之中完全失控卻又威力無窮的巨大怪獸,以導正「市場失靈」之名長驅而入,反以政府的更大失靈以及絕對權力的胡作非為,造成更大禍害。

尤其當20世紀初若干經濟學家完全昧於資訊成本之高昂,以及大部分不對稱資訊根本無法獲得的現實,誤以為高速運算技術可以設計出完美的經濟統治機制,以取代有瑕疵的「市場機制」,甚至於讓昏聵霸道假公濟私的共產經濟體制大行其道,令生民塗炭、國力凋萎,造成人類歷史上一大慘劇。直到1991年寇斯(Ronald H. Coase)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交易成本理論」受到肯定, 以及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布坎南(J. M. Buchanan)領銜的公共選擇學派大行其道,對官僚行為及不對稱資訊為禍的真相大白,才迅速被自由化、民營化的浪潮瓦解。難免瑕疵的市場機制被證明仍是無可取代,只能在其上依不對稱資訊及外部性等具體問題,設計特定機制以改善現狀。

「市場失靈」是一大迷思

當今世人皆以「市場失靈」作為「市場機制」的缺失,由而指責、甚至否定市場機制,殊不知當今各類教科書中所列舉的各類「市場失靈」,原本就是人間的常態,也就是說:「沒有市場失靈的完全競爭市場只有天堂才有」,遺憾的是,「人間畢竟不是天堂」,所以人間原本就是到處充斥著市場失靈,更不能以此否定市場機制。正確的方式是針對各種「市場失靈」找出原因所在,進而設法消除之。平實地說,一直以來也都有在走這條路,只不過都想藉由政府來去除、彌補或者協助,我們見到的事實是愈幫愈忙,反而更加重市場失靈的程度。主因就在政府也是凡人所組成的,在「私利」的驅使下,「為私害公」乃不可免。

值得再提醒的是,「市場機制」這項古典經濟學家最偉大的發現,係透過「競爭過程」,讓私心不得不變為利他心,這也是亞當‧史密斯之所以說「無形之手調和私利和公益」的原因,害人、騙人的物品和行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終究會被淘汰。不過,人的渺小致人間充滿「無知」,即使人人都愈無私,都能以誠待人、開誠布公,還是有無限的「未知」,而「資訊不對稱」也永不可能在人間消失。可嘆的是,現實人間充斥機巧、欺詐,於是亞當‧史密斯乃處心積慮探索「道德情操」,等而下之則尋找「法理」,海耶克也憚心竭慮找尋「長成的秩序」。他們都往「人心」這種「形而上」或「無形的」路努力探尋,較諸今日數理模式「匠心」設計的「機制」,豈天壤之別就可形容的?

今日飽受讚譽的學者仍停留在精心設計機制以求其大用的階段,令人不能無憾。而「機制設計理論」及「賽局理論」,強調的「爾虞我詐」,以「欺騙成功」自豪的作法,不但無助於「人心回升」,反而可能會對「人心沉淪」形成推波助瀾呢!我們也不禁感嘆,以諾貝爾獎鼓勵這些學問,對人類的福祉、和平有何助益?

人的行為V.S動物行為

至於人的行為和蜂蟻等動物行為的異同,已故的自由經濟大師、《自由中國》半月刋重要主筆夏道平先生(1907~1995)的說法很值得參考。他說:經濟學家所必須了解的「人」,與生物學或動物學家心目中的「人」不一樣。經濟學家雖也知道「人」具有一般動物的慾望、衝動和本能的反應。但更重要的,是「人」還具有異於禽獸的意志、理念和邏輯思考。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大特徵。

人的慾望是會自我繁殖不斷增多的,而其滿足卻要受到外在種種限制。於是在要求滿足的過程中,他不得不有所選擇。選擇,是出於不得已;選擇什麼,則又力求自由。這就是說:人,並非生而自由的,但具有爭取自由的本性。

由於人性中有上述的特徵,所以在漫長的演進過程中,漸漸學習了爭取個人自由的適當方法。這個方法是要不妨害別人也能爭取,否則終會妨害到自己的自由。這個認知,截至現在,雖還不是人人都有,更不是人人所認知的深度都一樣;但可確信的,只有「人」才會在個別自覺的互動中,形成了分工合作而日益擴大的社會,不同於出自本能的蜂蟻社會。

人類社會的形成與擴大,是由於人的自覺行為之互動。「互動」之「互」字顯示出主詞的「人」是指的多數,而且多到說不出他們是誰;決不是少許幾個人,更不是像孟軻所稱為「獨夫」那樣的一個人。其互動也是在其獨特的環境,各憑其獨特的零碎知識而行為,而互動,決不是靠一個人或少數人的設計、規劃、指揮、或命令而組織成的所謂「團隊」行為。

團隊行為V.S非團隊行為

非團隊行為的行為,不正是有些人所說的無政府的混亂狀態嗎?事實上完全相反。因為團隊的行為是受制於這個團隊主宰者個人的知識,即令他有所謂「智囊團」的幫助,也只是有限的少數人。至於分散在社會上無數個人的知識,個別地看來是零碎的、瑣屑的、乃至微不足道的,當然不能與任何專家系統知識同年而語。但是那些散在社會的知識之總合,卻不是任何一個人或一個集團的知識所能攝取其萬一的。即令在將來更高科技時代的電腦也不能納入那些知識的總合。此所以非團隊行為的行為不僅未造成混亂,反而是分工合作的社會所賴以達成、所賴以擴大的基礎。用亞當·史密斯的話講,這是「無形之手」的作用;用海耶克的話講,是「長成的社會秩序」。

重視「無形之手」,並不意含排斥「有形之手」;尊重「長成的社會秩序」,並不意含排斥「法制的社會秩序」。我們用「重視」「尊重」這樣的字眼,是要強調有形之手不應牽制或阻礙「無形之手」的運作,只能為其去礙,使其運作順暢無阻;是要強調法制的社會秩序不應干擾或攪亂長成的社會秩序,只要提供一個有利於後者得以保持活力而無僵化之虞的架構。

自由市場就是長成社會秩序的一部分,政府則是法制的社會秩序之建立及維護者。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係,是政府對於市場的運作,只可維護或給予便利,不得有所干擾或阻撓。

讀了謝林這本需要「頭腦體操」的書之後,不禁再想起這兩個關於人的行為的根本性且關鍵課題,提供大家深思並盼嚴肅對待!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