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闖創聖荷西開講 剖析美國移民政策與庇護申請現況

【大紀元記者薛明珠聖荷西報導】華裔律師陳闖創,於8月9日(週六),在聖荷西舉辦主題為「寬嚴之間·當前美國移民局勢概覽」的移民講座,向與會民眾解析近60年來,美國移民法的演變、川普新任期移民政策收緊措施,以及當前庇護制度的挑戰與機會,並提供最新實務案例與應對策略。

陳闖創介紹,美國自1965年首次制定《移民與國籍法》以來,曾於1986年、1996年兩度大幅修法,其中1996年的《非法移民改革與移民責任法》,幾乎堵死了非法入境者轉為合法身分的途徑,庇護成為唯一例外,導致制度長期積壓與濫用。近年疫情及經濟因素,使非法入境人數激增,移民議題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成為焦點。

他分析,川普新任期在移民政策上全面收緊,包括限制出生公民權、啟動撤銷公民及綠卡程序、全面審查社交媒體與背景資料、收緊簽證、加強ICE執法與罰款,以及提高對偷渡入境者的羈押比例。這些措施將影響非法與合法移民,特別是庇護申請者。

談及庇護現況,陳闖創表示,其律所今年至今在移民局面談階段的庇護案件,通過率達100%,預估可維持九成以上;但進入移民法庭後,全美中國人庇護通過率僅約70%,部分地區更低至一至兩成。不同地區辦公室、法庭,乃至法官之間差異極大,案件準備質量,遠比統計數字更為關鍵。

在講座中,他指出,美國政府評估庇護的核心是,申請人回國後是否有遭迫害的真實風險。他鼓舞大家增強信心,美國依然歡迎追求並熱愛自由的人,但前提是必須誠實守法,唯有付出才能獲得回報。任何投機取巧或弄虛作假的行為,不僅錯誤,還可能付出慘重代價。

他提醒,中國人庇護申請常見理由,包括計劃生育、宗教信仰與政治活動,但美方會審查動機真實性。面對檢方假設性問題或選擇性證據,申請人需保持前後一致的陳述,以維持可信度。

最後,他以「捍衛自由,享受自由;享受自由,捍衛自由」16字寄語與會者,強調爭取庇護與在美生活,都需要真誠付出與行動,既要珍惜自由,也要持續守護自由。

當天有數十人到場聽講。在問答環節中,陳闖創提到,不少人在海外參與反對運動、批評中共或從事異議活動後,返國即遭判刑、拘留,甚至失蹤。他並特別解析中共的「偷越國境罪」:與美國僅針對非法入境不同,中國法律對「非法離境」亦可入罪。例如持合法護照與簽證出境,但實際目的地與申報理由不符(如稱赴土耳其卻轉往美國),同樣可能被認定觸法。此規定對庇護申請者而言,可作為證明返國存在風險的重要依據。

正在申請庇護的中國留學生、反共活動家王涵對大紀元表示,近年來美的中國移民不斷增加,除H1B與投資移民外,庇護已成重要途徑之一。然而,他認為,美國庇護制度存在很大的問題,部分應獲庇護者遭拒,不符合條件者卻獲通過,主要原因在於,法官擁有極大的法律解釋與案件裁決權,不同法官在法律詮釋與裁量標準上差異顯著。◇

現場約有40人出席講座。(薛明珠/大紀元)

 

薛明珠:《大紀元時報》舊金山分社社區記者,關注報導灣區社區政治、經濟、生活、教育、文化等新聞事件。
發佈:2025-08-09 21:50 | 修改:2025-08-11 14:25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1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