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大紀元記者Tom Ozimek報導/殷瑞娜編譯】美國財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8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儘管政府關稅收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7月美國預算赤字仍擴大至2,910億美元。
由於聯邦支出的增長速度遠高於收入的增長速度,因此,缺口高於去年同期的2,440億美元。本月的支出達到6,300億美元,創下7月份的歷史新高,反映出國債利息成本上升,以及一系列計畫的支出增加。
在川普總統貿易措施的推動下,7月份關稅收入飆升至280多億美元,打破了一個月前創下的紀錄。此前,6月份的關稅收入為270億美元,幫助政府實現了罕見的月度盈餘。
根據美國財政部《每日財政報表》,自去年10月份本財年開始以來,截至8月8日,關稅收入已超過1,540億美元。
關稅收入激增主要得益於川普的貿易政策,其中一項關鍵政策,是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準稅,以及一系列互惠關稅——有些高達40%,這些關稅已對數十個貿易夥伴生效。
川普認為,提高關稅將為政府財政帶來持久的提振,並提出將部分收益以退稅支票的形式,返還給納稅人的想法。財政部長貝森特預測,到今年年底,關稅收入可能達到3,000億美元,但一些分析師認為,這一目標過於雄心勃勃。
經濟學家們一致認為,關稅正在重塑貿易流動,並帶來可觀的收入,但對於這些成本究竟有多少將落在消費者頭上,他們的看法不一。
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本週在報告中表示,到目前為止,美國消費者已承擔了川普關稅措施約22%的成本,但如果過去的模式保持不變,到年底時,消費者可能要承擔約三分之二的成本。他們預測,這種轉變將推高核心通漲率,而企業承擔的負擔遠低於現在。
這項預測與政府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政府認為,企業和外國出口商將繼續承擔大部分成本,以維持消費者價格基本上穩定。
8月12日,川普在Truth Social上回應高盛分析的文章,駁斥了關稅推高通漲的說法,稱大部分負擔是由企業和外國政府承擔的。他指責高盛拒絕「給予應有的讚揚」,並且此前對市場影響和關稅的預測都存在錯誤。川普表示,這些關稅為美國財政部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並提振了股市表現和國民財富。
截至7月份的通漲數據顯示,關稅對消費者的影響僅屬輕微。不過,一些分析師和業界人士警告稱,高盛預測的這種轉變,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商品價格上漲,即使整體通膨隨後降溫,其影響仍可能持續。
荷蘭國際集團(ING)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目前來看,7月份受關稅影響行業的「情況看起來相當溫和」,因為企業仍在吸收大部分成本。
專門從事跨境交易的律師兼註冊會計師查德.D.卡明斯(Chad D.Cummings)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告訴《大紀元時報》,高盛的估計與之前的關稅週期基本一致,並警告稱,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可能會提振受保護的國內生產商的利潤,但卻會擠壓面向消費者的行業,而貿易政策與關稅成本最終分配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抑制資本投資。
根據7月份月度財政報表,本財年前10個月的赤字為1.63兆美元,較上年同期高出約7%。財政收入和支出均創歷史新高,凸顯了政府財政挑戰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