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菲利蒙報導】8月22日(週五),臺灣基隆中正國中民俗體育班與「華人特殊兒童之友」在 Fremont 舉辦文化交流表演,吸引逾200名特殊兒童、家屬與社區人士熱情參與。

臺灣基隆中正國中民俗體育班扯鈴表演。(薛明珠/大紀元)

臺灣基隆中正國中民俗體育班的陀螺表演。(薛明珠/大紀元)

臺灣基隆中正國中民俗體育班的跳繩表演。(薛明珠/大紀元)

特殊兒童之友的木琴表演。(薛明珠/大紀元)

特殊兒童之友「圓夢先鋒」樂隊在演唱中。(薛明珠/大紀元)
活動由灣區健身大鼓隊以震撼鼓聲揭開序幕,隨後中正國中26名團員接連展現扯鈴、陀螺、跳繩等精湛民俗技藝,展現青春活力。華人特殊兒童之友也帶來木琴演奏與「圓夢先鋒」樂隊演唱,孩子們的才華贏得滿堂喝采。演出最後,全場觀眾與表演者同場起舞,在熱鬧氛圍中畫下圓滿句點。

基隆中正國中民俗體育班贈送禮物給「特殊華人兒童之友」。從左二至右:基隆中正國中民俗體育班廖達鵬校長、特殊兒童之友理事會共同主席喬立、團長江忠僑。(薛明珠/大紀元)
華人特殊兒童之友理事會共同主席喬立致詞歡迎來自臺灣的團隊。他表示,每次臺灣團隊來訪,都是「教練交流」的良機,彼此互學互動,不僅促進灣區在地特殊社群的連結,也能拓展到加州各地乃至全美。
華人特殊兒童之友執行長葉愛卿(Sylvia Yeh)表示,最感動的是看到孩子們努力練習後自信登台,「雖然他們在台下跳舞時顯得靦腆,然而上台表演時卻認真投入,架勢十足,所展現出的團隊精神令人感動。」她強調,特殊孩子雖然不善於言語表達,卻往往擁有獨特的天賦;他們的存在彷彿是上天的安排,讓我們從中學習與成長。此次交流也期盼讓臺灣學生與特殊兒童彼此啟發、共同成長。
此次基隆中正國中民俗體育班應北加州臺灣文化與體育協會之邀,首次來到矽谷,並於23日參加盛大的國際童玩節公開演出。

從左至右:文體會副會長江苑新、文體會志工張懿心、廖達鵬校長、團長江忠僑。(薛明珠/大紀元)
文體會副會長江苑新(Rita Chiang)對《大紀元》表示,很榮幸能邀請基隆中正國中遠道來灣區演出。她提到,藉由這次機緣,學生們在童玩節的前一天特別到「特殊華人兒童之友協會」進行交流表演,與兩百多位親友分享扯鈴、跳繩與陀螺技藝,場面熱烈。江苑新形容,當天的交流表演是一場「文化洗禮」,並盛讚臺灣學生不僅乖巧守規、落落大方,甚至連飯店老闆都驚訝於二十多名青少年聚在一起仍能保持安靜有序。
基隆中正國中民俗體育團成立已逾50年,由廖達鵬校長創立,曾率領學生走訪歐洲、美洲等50多國,致力於推廣傳統技藝。廖校長表示,創團初衷是希望發展屬於臺灣自己的文化,為讓孩子在傳承民俗技藝的同時,亦能兼顧學業與品德,因此特別申請設立專班,讓學生集中訓練並保持課業進度。這樣的制度使團隊能延續半世紀而不斷壯大。
團長江忠僑補充,學生們平日除了自律訓練,也兼顧課業,真正做到「文武兼修」。他強調,唯有如此,才能代表臺灣發揚中華文化的技藝精神。江忠僑並表示,學生們對此次矽谷之行充滿期待,希望透過演出與美國同齡學子交流,認識更多不同文化。

演出的尾聲,全場觀眾與演出團隊攜手共舞,將氣氛推向高潮。(薛明珠/大紀元)

現場觀眾熱烈鼓掌。(薛明珠/大紀元)

健身大鼓隊的表演。(薛明珠/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