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林若水舊金山報導】2025年10月5日下午五時,金山致公總堂舉行隆重的「放檯開香堂」儀式,並同時舉辦新會員加盟典禮。儀式由會長梁國維先生、盟長趙炳賢、文物部主任趙善璘等多位元老共同主持。
當日現場莊嚴肅穆,香煙繚繞,鼓樂齊鳴,象徵百年洪門傳統薪火相傳。此次典禮,共有十餘位新成員正式加入致公堂。儀式開始前,眾人於總堂門前合影留念,氣氛熱烈而隆重。

盟長趙炳賢(左)與會長梁國維(右)主持開香堂儀式。(林若水/大紀元)
新會員感言

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學生領袖之一熊焱
是一種怎麼樣的共同理念,使得這麼多人要加入洪門致公堂呢?
來自中國北京的熊焱,是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學生領袖之一,1992年赴美後服役於美國陸軍,軍齡長達27年,現正參選美國國會議員。熊焱表示:「洪門致公堂,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承擔了重要使命。從反清復明到輔助孫中山先生創建中華民國,洪門先賢的貢獻光耀史冊。今天,我很榮幸能成為其中一員。洪門兄弟講博愛、重義氣、守信義,與華人社區緊密相連,這是我所嚮往的精神。」

新會員中國民主黨宣傳部副部長繆青(左)與盟長趙炳賢(右)合照留念。(林若水/大紀元)
新會員中國民主黨宣傳部副部長繆青表示,上午剛參加完舊金山慶祝中華民國一百一十四周年國慶遊行,下午便懷著激動的心情正式加入致公堂。繆青說:「洪門是近代中國革命的火種,從反清復明到辛亥革命,皆留下先賢足跡,那是一段以义为魂、以仁为志、以天下为公的历史。洪門精神並非舊時遺產,而是一種信念——為民主與公義而奮鬥。我今日郑重加入洪门致公堂,不为名,不为利,愿以微薄之力,继承先烈遗志;愿以笔为剑,心为火,守护那片仍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故土。」

新會員民運人士袁強(林若水/大紀元)
民運人士袁強則表示,他在多次與盟長趙炳賢交流後,深受其推動中國民主憲政理念的感召,決定加入致公堂。「致公堂從反清復明、支持孫中山推翻專制,到今日仍堅守民主自由信念,這是一種超越時代的精神信仰。希望我們年輕一代也能接續前輩之志,為華人社區與中國的民主進步盡一份心力。」
歷史傳承與文化意義
金山致公總堂,位於舊金山中國城一條古老巷弄內,這裡不僅是華人早期活動的重鎮,也是孫中山先生當年旅居舊金山時的重要落腳地。致公堂曾為革命籌資,鼎力支持推翻滿清的行動。如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圖書館,珍藏有金山致公總堂捐贈的大量歷史文物,其中包括孫中山與洪門往來書信,以及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孫傳芳等北洋時期人物與洪門的通信檔案,見證了華人在近代中國歷史中的重要角色。
「放檯開香堂」的傳統象徵
「放檯開香堂」是致公堂與洪門系統自清代以來延續的傳統儀式。
「放檯」意為開壇設案、安香迎神,象徵祭祀與啟壇;
「開香堂」則是向祖師與先烈致敬、宣誓團結的典禮,表達忠義與信義的精神。
忠義精神:忠於國家、信守正義;
兄弟團結:以香堂為結盟之所,弘揚義氣誠信;
文化延續:承傳中華禮儀與倫理;
民族記憶:緬懷先烈,延續光復精神。◇
典禮現場剪影:

雄獅飛舞步步高升(林若水/大紀元)

儀式由會長梁國維先生、盟長趙炳賢、文物部主任趙善璘等多位元老共同主持。(林若水/大紀元)

眾人於總堂門前合影留念(林若水/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