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訊】(記者李言綜合報導)兩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美國內存芯片巨頭美光科技(Micron)決定停止向中國大陸數據中心供應服務器芯片。在中美科技競爭日益加劇之際,該公司正在進行一次重大戰略轉向(Strategic Pivot)。
利用AI發展 抵消中共禁令帶來的損失
這一決定直接源於2023年中共當局以「國安風險」為由實施的禁令,導致美光的服務器(伺服器)芯片(晶片)業務線始終未能復甦。不過,分析師指出,美光現在正利用全球對生成式人工智能(AI)內存的爆炸性需求,主動將資源和重心移出受限制的中國市場,從而分散營收風險。
儘管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服務器內存市場,但由於全球數據中心擴張受AI需求強勁推動,美光在DRAM和高頻寬內存(HBM)方面取得顯著增長,近期季度收入甚至創下紀錄。
Emarketer分析師指出,美光正將其業務焦點轉向亞洲其它地區、歐洲和拉丁美洲等市場,「押注能夠在其它市場彌補失去的業務」。
鞏固美國唯一內存製造商地位
美國商務部曾提到,美光是唯一一家美國本土的先進制程的內存芯片製造商,其DRAM技術廣泛應用於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汽車和下一代無線設備。
美光執行長曾表示,公司在AI機遇中處於獨特地位。此次退出,讓美光能更專注於與英偉達(Nvidia,輝達)、AMD等美國科技巨頭合作,進一步強化其在AI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中的核心地位。
在中美地緣政治競爭升級的背景下,2023年中共禁止在「關鍵基礎設施」中使用美光芯片事件,被視為北京對華盛頓限制中共獲得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報復行動。
自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開始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以來,中美科技競爭有增無減。同年,美國加大對中國科技公司華為指控,稱其構成國家安全風險,並在一年後實施了制裁。
華為否認這些指控。美光是第一家被北京針對的美國芯片製造商。
從那時起,儘管尚未有任何監管行動,但英偉達和英特爾(Intel)的芯片也同樣受到中共當局安全風險相關指控。
美光在2023年中共調查結束前曾表示,其產品安全性經得起考驗。英偉達和英特爾也否認其產品對中方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的指控。目前,美國已制裁數百家中國實體,而更依賴進口技術的北京,採取的監管行動要少得多。
在中國大陸業務占上個財年總收入約12%的情況下,美光並非與中國市場完全斷絕關係。
不過,美光在中國其它領域的業務已在縮減規模。據《南華早報》報導,該公司於8月份解僱了其通用閃存(UFS)項目中的數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