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苗必達報導】為紀念中華民國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八十周年,南灣僑教中心於10月15日(週三)舉辦《中華民國抗戰勝利80週年文物圖片展》,以珍貴史料重現中華民國在二戰期間奮勇抗敵的歷史真相,傳承記憶,不容中共抹滅歷史。

展覽展示的蔣中正名言「最後關頭」,以及「越接近勝利、越要堅苦奮鬥」大字海報。(薛明珠/大紀元)

展覽展示的「中華民國萬歲」大字海報,以及蔣中正的簡介和墨寶。(薛明珠/大紀元)
在對日抗戰期間,中共國根本不存在,真正領導全民奮戰的是國民政府。中共當年奉行「一分抗戰、兩分應付、七分發展」的方針,藉機擴張勢力,最終令民國痛失大陸。此後,中共長期篡改史實,自稱「抗日中流砥柱」,並謊稱臺灣歸它統治。今年9月3日更舉行「抗戰勝利80週年」大閱兵,試圖強奪中華民國的抗戰功績,操控歷史話語權。
為紀念歷史真相,華美傳統基金會和臺灣松濤社特別舉辦此次文物展,重現中華民國的抗戰歷程。當天的文物展共展出二十餘塊展板,精選中華民國在抗戰時期的珍貴史料與人物事蹟。展品涵蓋蔣中正總統、五院院長及軍事、外交、教育、文化等領域先賢的文物與影像,呈現全民奮戰的歷史場景。
展覽特別展示蔣中正的名言「最後關頭」,以及「越接近勝利、越要堅苦奮鬥」、「以前赴後續的精神,摧毀狂寇的暴力!」等四條大字海報。展覽還展出十八位重要人物的簡介與墨寶,包括先總統蔣中正、蔣宋美齡,上將薛岳、方先覺,學人救國代表錢穆、書生從政代表胡適,密蘇里日本投降時的中國代表徐永昌,以及南京日本投降時的中方代表何應欽等人。此外,展品中也有二戰時期有關太平洋戰爭的歷史剪報。

華美傳統基金會會長林大銳致詞。(薛明珠/大紀元)
剪綵儀式後,華美傳統基金會會長林大銳致詞表示,感謝大家共同見證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展覽。他回顧道,蔣中正委員長率領中華民族進行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經歷22場重大戰役、1,117次重要會戰與無數局部戰鬥,超過3,500萬軍民為國犧牲,最終以血淚換得勝利,捍衛了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並為世界自由與和平奠定基石。他強調,今日的展覽不僅是對先烈的追思與感恩,更提醒後人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與和平,並將這份信念與榮耀傳承給下一代。

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在致詞中。(薛明珠/大紀元)
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在致詞中表示,八年抗戰是中華民國關鍵的歷史時刻,不僅關係國家存亡,更為世界和平奠定基礎。當年政府與全體軍民團結一致,抵抗外侮,捍衛自由與民主,意義深遠。她強調,展覽極具教育與歷史價值,讓社區了解抗戰由中華民國政府所領導的真實歷史,不容扭曲或抹滅。

洪讀委員。(薛明珠/大紀元)
89歲高齡的洪讀委員親臨展覽,他表示,走入展場彷彿回到戰火紛飛的年代,看到先賢的手稿與史料,令人敬佩又感懷。1937年爆發的中日戰爭,是決定國家存亡、關乎世界和平的關鍵一役,日本誤判中華民族的意志,妄想三個月內滅國,終以失敗收場。他特別指出,毛澤東曾多次承認,若沒有日本侵華,中共的「革命」就無法成功,甚至直言:「沒有日本侵略,我們還在山上,怎麼可能坐在北京看京戲?」
洪讀強調,抗戰削弱了中華民國的實力,使中共有機可乘。戰前中共僅控制少數地區、兵力不足兩萬人,戰後卻擴張至統治一億人口、擁有百餘萬大軍。這段歷史說明,抗戰雖是民族的榮耀勝利,也讓中共藉機坐大,令人非常感慨。
學區委員寇惠風則強調,教育應傳承這段歷史,讓下一代明白自由與和平得來不易。國家除了追求民主與平等,也需與世界各國維持良好關係,確保長治久安。

百歲老人鄭積森(右)和胡質淨(左)在展覽上。(薛明珠/大紀元)
年近九旬的胡質淨參加了剪綵儀式,他對大紀元表示,自己在抗戰時年紀尚小,當時無法真正體會那段歲月的艱辛,直到長大後才逐漸明白抗戰的意義。如今回首先輩們的奮戰與犧牲,心中倍感敬佩與感慨。他說,當前國家面臨的挑戰雖與戰時不同,但同樣嚴峻,人民更應覺醒,齊心維護國家獨立與安全。
百歲老人鄭積森告訴大紀元,國民黨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在國父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後,蔣中正委員長完成了「領導八年抗戰」與「光復臺灣」兩大歷史使命,實現了國父「廢除不平等條約」的遺志。他提到,政府撤退來臺時,將名師與資金一併帶來,為臺灣的發展奠定基礎。蔣委員長早就預見「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如今這一遠見正在逐步實現。

中華民國抗戰名將代表之一薛岳,殲敵無數。(薛明珠/大紀元)

蔣宋美齡女士。(薛明珠/大紀元)

展覽現場。(薛明珠/大紀元)

集體照。(薛明珠/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