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安世對中國晶圓廠暫停供貨 爭端升級

【2025年10月31日訊】(記者李言綜合報導)根據週五(10月31日)的消息,荷蘭芯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已暫停對其中國組裝廠供應晶圓。Nexperia表示,此舉是因其母公司聞泰科技控制下的子公司未遵守約定的合同付款條款。

暫停供貨:指控當地管理層違約

綜合路透社和彭博社報導,Nexperia臨時首席執行官斯特凡‧蒂爾格(Stefan Tilger)在10月29日致客戶的信函中指出,該公司已於10月26日對其位於廣東東莞的工廠實施暫停供貨。此舉被視為荷蘭政府與Nexperia中資母公司聞泰科技(Wingtech Technology)之間的爭端進一步升級的標誌。

信函中明確表示,斷供是「當地管理層近期未能遵守約定合同付款條款的直接後果」。

Nexperia在荷蘭和德國生產大量芯片,其中約70%在東莞進行封裝測試,並主要供應給汽車和消費電子產業的分銷商。

危機升級:源起技術轉移之憂

Nexperia與中國子公司的爭議,源於荷蘭政府在9月30日接管了Nexperia,使其脫離聞泰科技的控制。

阿姆斯特丹法院隨後罷免了Nexperia首席執行官張學政的職務,原因是擔憂其技術可能被聞泰挪用,並威脅到關鍵組件的供應。50歲的張學政同時也是聞泰科技創始人及執行長。

據知情人士向荷蘭媒體透露,張學政曾計劃將位於英國和德國的安世歐洲晶圓生產轉移至聞泰旗下的上海鼎泰匠芯科技,試圖將歐洲技術核心轉移至中國。

聞泰科技週四要求恢復張學政的職位以解決爭議,並否認了對其「竊取技術」的指控。

爭端中雙方行動與摩擦點

在晶圓斷供前,爭端已導致一系列貿易限制與法律行動:

中共出口管制:在荷蘭政府接管後,中共商務部於10月4日發布出口管制令,阻止Nexperia從中國出口芯片。這導致工廠一度停止對外發貨,且芯片無法交付給中國境外的客戶。

結算方式變更:作為對中共禁令的應對,Nexperia中國子公司在恢復對本地客戶供應後,單方面規定所有對分銷商的銷售必須以人民幣結算,而非此前使用的美元等外幣,這被視為引發內部付款爭議的主要摩擦點。

美方出口限制:該爭議發生在美國對聞泰科技擴大出口管制的大背景下。聞泰科技本身已於2024年12月被美國政府列入出口限制名單,而美國工業與安全局(BIS)在2025年9月底進一步擴大管制,使得聞泰科技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即Nexperia)也受到限制。

各方回應

荷蘭政府一位發言人向路透社表示,晶圓斷供之舉是企業層面的決定,而國家干預「關乎生產能力的維護,並不針對公司的日常運營」。該發言人表示,荷蘭正在與歐洲各國政府、歐盟委員會以及中共當局進行討論,「以努力達成建設性解決方案」。

歐盟貿易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週五在羅馬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正在與荷蘭、歐盟委員會和中方合作,尋求「最佳解決方案」,以儘快恢復供應。

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Nexperia產品的價格在兩週內已上漲超過十倍。

Nexperia表示,斷供決定不代表退出中國市場,公司仍致力於尋求問題解決方案,並正在研發替代解決方案以確保對客戶的供應得以維持。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11-01 18:00 | 修改:2025-11-01 18:00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