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推動智慧機器人方案  國科會促臺美深化AI合作與人才鏈結

【大紀元記者薛明珠聖塔克拉拉報導】臺灣國科會副主委蘇振綱於11月12日(週三)率團赴美,並在舊金山科技組辦公樓舉辦記者會,說明臺灣推動智慧機器人產業的政策方向與願景。此行除拜訪多家灣區企業、深化臺美在智慧機器人產業及人才領域的合作外,也與當地學者及專業人才交流,共同探討智慧機器人的技術發展與產業應用。

因應全球AI快速發展,臺灣政府啟動「AI新十大建設」,並將智慧機器人列為重點項目之一。今年5月,國科會提出跨部會的「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由國發基金匡列新臺幣 100 億元投資新創,國科會未來4年(2026-2029)也將編列新臺幣100億元相關預算。

此推動方案以「系統創新」、「產值提升」、「社會普及」三大目標為主軸,透過「關鍵技術布局」、「產業生態系建立」、「資安與標準法規制定」及「人才培育與應用推廣」四大策略推動產業發展。計畫聚焦「服務型機器人」,並優先在 餐飲、醫護、物流、防災救難四個場域落地應用,以紓解臺灣勞動力短缺並提升整體效率。

蘇副主委表示,面對全球 AI與半導體技術的迅速發展,智慧機器人已成為人工智慧導入實體世界的關鍵應用與下一波科技革命的重要核心。臺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與 ICT 產業鏈,以及精密機械與製造實力,具備發展智慧機器人的獨特優勢。

國科會期望藉由新創扶植、技術研發、人才培育與產業投資的整合,打造有競爭力的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推動臺灣邁向智慧科技新時代。預估未來五年內,服務型機器人產值可望由 40 億元成長至 500 億元,成為臺灣下一波科技成長動能。

為強化國際鏈結與人才招募,臺灣政府推動多項國際人才延攬措施,以高薪與良好研究環境,吸引國際頂尖學者與技術專家來臺從事研究與教學。同時也積極招募具產業實務與創新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投入智慧機器人與 AI 相關領域,強化臺灣在新興科技產業的研發能量與技術落地能力。

此外,國科會成立「國家智慧機器人研究中心(NCAIR)」,經濟部亦推動「智慧機器人創新與應用研發中心(ARIDC)」,並結合「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南部據點,共同打造「大南方新矽谷」智慧科技廊帶。臺南這一帶將串聯產、學、研資源,推動智慧機器人研發、應用與國際新創合作,成為臺灣智慧科技產業的新重鎮。

訪團此行走訪灣區多家機器人研發中心、AI 與自動化研究機構及新創基地;當晚並出席「臺灣智慧機器人產業與國際人才交流座談會」,吸引眾多國際學者與專業人才到場,深入交流智慧機器人的技術趨勢與應用前景。

蘇副主委表示,美臺在半導體、AI 已有深度合作,未來在智慧機器人領域更有巨大合作空間。此行不僅深化臺美科技交流,更向國際展現臺灣在智慧機器人領域的創新實力與發展潛能,國科會未來將持續以「AI產業化、產業AI化」為核心願景,推動臺灣成為全球智慧機器人科技樞紐,讓世界見證臺灣實力。

 

薛明珠:《大紀元時報》舊金山分社社區記者,關注報導灣區社區政治、經濟、生活、教育、文化等新聞事件。
發佈:2025-11-13 00:23 | 修改:2025-11-13 00:25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