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舟:2023年戰火延燒 印太風險加劇

【大紀元2023年12月24日訊】2023年10月,中東忽然爆發衝突,紅海航運目前變得極其危險。俄烏戰爭仍在繼續著消耗戰,西方援助成了最大的變數。印太地區暫時沒有看到開戰的跡象,然而中共挑起的對抗卻有增無減,太平洋一點也不太平。

中東局勢的新變數

10月7日哈馬斯突然襲擊以色列、綁架人質,以哈戰爭爆發。以色列軍隊發動猛烈空襲,數萬地面部隊進入加沙北部,以較小的傷亡代價,逐漸包圍了哈馬斯的主要據點。

哈馬斯的地道戰未能發揮多大作用,節節敗退之際,釋放部分人質換取了暫時停火,但沒能得到多少喘息。以色列軍隊正控制加沙北部,並向加沙南部進軍。

美軍迅速部署了海空力量,威懾中東潛在對手,有效阻止了戰火的擴大;但也門胡賽組織卻把紅海的商船當作襲擊目標,從陸地發射反艦導彈、無人機,成為新的威脅和變數。

部分商業船隊被迫暫停了紅海的航運。美軍和北約主要國家正組建聯合艦隊,以保護紅海航道安全。外界認為,美國將胡賽組織從恐怖名單上移除後,雖然一段時間來算相安無事,但如今又幹起了老本行。

胡賽組織沒有直接攻擊美軍,沒有像以往那樣襲擊沙特阿拉伯,暫時也放棄攻擊以色列,而是單純瞄準了紅海商船,背後應該是伊朗、中共在試圖攪局,故意給美國和西方各國添亂。胡賽組織儘量避免與美軍對戰,故意攻擊商船,不遺餘力地要製造亂局。

美軍不能輕易空襲胡賽武裝的據點,否則等於自行擴大了戰事。美軍也不想陷入中東戰場,一面與盟國合作,增加紅海的防禦力量,一面在外交上向也門施壓。

以色列在眾多譴責聲中繼續戰鬥,但徹底清除哈馬斯絕非易事。如何能杜絕其死灰復燃,似乎並無上策。如今,胡賽組織的恐怖襲擊成為國際社會的又一個新難題。

2023年,俄烏戰爭仍在繼續,中東又生亂局,世界確實不太平。

2023年10月10日,哈馬斯從加沙地帶向以色列發射火箭。(Mahmud Hams/AFP via Getty Images)

俄烏戰爭難以看到結束跡象

烏克蘭戰場上,近兩年的殘酷戰事造成了俄烏雙方各數十萬人傷亡烏克蘭基礎設施被嚴重破壞,大量難民無家可歸。

一、莫斯科繼續製造談判籌碼

英國國防部評估,從2022年2月24日至2023年11月期間,俄軍可能有18萬至24萬人受傷,約5萬人死亡;另外瓦格納僱傭兵可能約4萬人受傷、2萬人死亡;總計可能有約22萬至28萬人受傷,約7萬人死亡;傷亡總數估計29萬至35萬。這一數字與美國的情報比較接近。

克里姆林宮似乎可以接受如此重大的傷亡,只要能繼續占據烏克蘭的部分領土。2023年秋季,俄軍防線遭遇了烏克蘭反攻的壓力,兵力似乎一度捉襟見肘。然而,哈馬斯襲擊以色列的同時,俄軍突然在烏克蘭東部的阿夫迪夫卡一線發動猛烈攻擊。

俄軍實際一直在策劃大規模攻擊,原本可能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但為了儘快搶奪戰場的主動權,莫斯科下令提前發動攻勢。俄軍仍有預備隊,還保留了一定數量的坦克、裝甲車,只是沒有用於反擊烏克蘭進攻部隊,而是全數投入了這場攻勢作戰。

美國情報機構評估,俄軍自10月10日發動進攻以來,超過13,000人傷亡,損失了220輛戰車。

俄軍很可能認為,西方對烏克蘭的援助難以為繼,俄軍或許可以重新獲得優勢,至少要奪回戰場的主動權,製造今後談判的籌碼。儘管俄軍損失很大、進展甚微,但仍沒有停止攻勢。

美國情報部門評估稱,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最初參戰的36萬名人員已損失了31.5萬人,3,500輛坦克已損失了2,200輛,13,600輛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損失了4,400輛,地面部隊損失了四分之一以上的裝備,但莫斯科仍要維持這場戰爭。烏克蘭情報機構9月份稱,在烏克蘭境內的俄軍總計約42萬人,但作戰能力已下降。

克里姆林宮很可能覺得俄羅斯有1.46億人口,烏克蘭只有3674萬人口,莫斯科最終能贏得消耗戰。

美國蘭德智庫估計,俄羅斯2022年GDP因戰爭損失810億至1,040億美元,金融資本損失約3,220億美元。2024年,俄羅斯直接軍事開支可能達到1,320億美元。莫斯科似乎願意承受如此巨大的經濟損失。

俄羅斯沒打算撤軍,這是戰爭還在延續的關鍵原因。

2023年12月14日,一名烏克蘭士兵在東部頓涅斯克前線堅守陣地。(Anatolii Stepanov/AFP via Getty Images)

二、烏克蘭不打算冒險

在秋季的反攻中,烏克蘭軍隊算打得有聲有色,儘管總體兵力處於劣勢,但在局部地區的反攻仍取得了進展;特別是在扎波羅熱地區的反攻,硬是在俄軍防線上打開了一個大缺口。當烏克蘭軍隊接近俄軍主防線後,沒有冒險投入大規模裝甲部隊正面突擊,而是繼續維持小規模的步兵攻勢,曾被外界定義為戰事陷入僵局。

俄軍隨後在東部地區的大規模進攻中損失慘重,表明在開闊地帶盲目進行裝甲突擊風險極大。烏克蘭不願承擔這樣的風險,假如投入主力,消耗掉大部分西方援助的裝備,僅為爭奪一些壕溝,顯然得不償失。烏克蘭總體兵力處於劣勢,不能隨意打出僅有的王牌,否則戰場形勢可能逆轉,烏克蘭再無還手之力。

烏克蘭的反攻明顯放緩,轉入了冬季防禦戰,有限的反攻主要在赫爾松地區。俄軍兵力不足,河邊又無險可守,可能遭到烏克蘭炮火和無人機的攻擊,於是放棄了與烏克蘭軍隊隔河對峙,後退數十公里建立縱深防線。

烏克蘭軍隊趁機小規模過第聶伯河,建立了橋頭堡,向俄軍防線施壓,以牽制、分散俄軍兵力;但補給和重裝備過河困難,不具備大規模反攻的條件,冬季若河流結冰,或許會發生一些變化。然而,烏克蘭沒有足夠的兵力和裝備同時在兩條戰線上大規模反攻,能否得到西方的持續援助仍是關鍵。

三、西方的援助將繼續左右戰局

美國是援助烏克蘭的最主要國家,自開戰以來,已經承諾了442億美元的援助,急需美國國會批准新的援助款項。

烏克蘭軍隊承認,由於炮彈短缺,正在重新規劃軍事任務,這與美國新的援助資金並無太大直接關係,而是部分炮彈支援了以色列。美國已加大炮彈生產,但無法同時充足供應烏克蘭和以色列,歐洲的炮彈生產量則極為有限,庫存差不多見底。北約規劃的作戰體系,遠程打擊以空襲為主,火炮只是輔助,並未建立龐大的炮彈庫存和生產能力。烏克蘭正在籌備自行增產炮彈和無人機。

俄軍原本也炮彈緊缺,但朝鮮解了燃眉之急,朝鮮拿出大量庫存後,接下來是否有能力長期供應尚難預料。中共目前似乎沒打算向俄羅斯大量提供炮彈,應該擔心遭到美國和歐盟的制裁。

西方智庫不斷警告延緩援助烏克蘭的後果,俄羅斯獲勝將令北約直面俄羅斯,未來的代價會十分高昂。

莫斯科無意撤軍,正製造談判桌上的籌碼,烏克蘭仍急需西方的裝備和訓練。若F-16戰鬥機在2024年能更多出現在烏克蘭上空,戰局或許會發生新的變化。當然,一大前提是印太地區不發生衝突。

2023年12月6日,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在菲律賓海域執行任務,一架F-35C戰鬥機正準備從甲板起飛。(美國海軍)

印太地區局勢緊繃

中美對抗已成定勢,美國正聯合盟友圍堵中共,但中共繼續擺出挑釁姿態,一旦發生衝突,其嚴重程度將遠超俄烏戰爭。

一、中共軍隊內亂或許是好消息

11月份的中美峰會上,中共仍稱要統一台灣。不過,中共軍隊目前正經歷新的大清洗,暫時應該沒有能力開戰。無論軍官洩密、怯戰、貪腐、不忠誠,都足以令中共黨魁擔憂自身的安全。

美軍沒有顯著加大西太平洋的部署,但仍保持強大威懾;準備兩年內落實數千架無人機計劃,瞄準中共的1000個目標,印太司令告誡中共,動武可能面臨「地獄景觀」。

美軍儘可能用威懾避免衝突,但必須做好戰爭準備,重新拉大對中共的優勢,包括B-21轟炸機儘快服役。

二、台海的變數

中共軍機、軍艦仍持續騷擾台灣周邊,但美軍一再表示,兩棲登陸是最複雜的軍事行動,暗示中共難以做到。

台灣大選可能成為新變數。若新政府繼續維持與美國的準盟友關係,美國將不斷幫助台灣提升軍備,儘量縮小與中共之間的差距。若新政府倒向中共,將成為美國的一大難題,恐怕不得不做最壞打算。

三、南海對峙升溫

中共顯著增加了在南海的挑釁,包括攔截、衝撞和用水炮攻擊菲律賓船隻,還危險攔截美軍飛機,擦槍走火的可能性顯著增加。

中共正圖謀台灣,一旦得手,下一個很可能就是菲律賓。中共山東號航母數次巡航,都更靠近菲律賓。中共要把南海變成內水,勢必脅迫菲律賓臣服,菲律賓只能依靠美國及其盟友。

2023年12月20日,美軍的B-1B轟炸機、F-16戰鬥機和日本自衛隊的F-2戰鬥機、韓國的F-15K戰鬥機在印太地區聯合演練。(美國印太司令部)

四、東北亞的對抗

中俄加緊軍事合作,朝鮮不斷試射導彈、衛星,美日韓三邊機制已形成。中共軍艦不斷繞行日本,多次到日本海與俄羅斯聯合演習,中俄艦隊曾抵達美國阿拉斯加附近。一場全面對抗,從台海向北延伸到黃海、日本海,向南延伸到南海,並向西延伸到孟加拉灣。

美、俄、中、韓、日分列世界軍力的第1、2、3、6、8位;美英澳AUKUS軍事聯盟中,英國位列世界軍力第5。法國位列第9,也參加了印太聯軍演習。加拿大是北約成員,和澳大利亞同為五眼聯盟成員。四方機制中的印度,世界軍力排名第4位。

印太地區是軍力集結之地,只有俄羅斯因戰爭而衰落。美國及其盟友更希望中共像前蘇聯一樣儘快垮掉,否則仍不得不應對中共的軍備競賽。

2023年,俄烏戰爭沒有停止,中東戰火再起,印太地區始終處於巨大的風險之中,這一態勢將延續到2024年。

大紀元首發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