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7日訊】(John Boitnott撰文/大紀元記者吳蔚溪編譯)任何繼承了房產的人,尤其是臨近退休或已經退休的人,都知道這既可能是一種福氣,也可能是一種挑戰。你可能對這套房產有感情,不知道該怎麼辦。再加上涉及到的財務問題以及其長遠影響,這個決定就更複雜了。你該出租、自住,還是賣掉?在做決定之前,必須認真了解每個選項的利弊,才能為自己打造一個更輕鬆的退休生活。
你應該保留這處房產嗎?
對很多在親人去世後繼承房產的人來說,保留房產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選擇。深厚的感情牽絆,或是不想經歷繁瑣的出售過程,都可能讓人更想擁有這處房產。
什麼情況下保留房產才有意義
應該有幾個關鍵因素讓你覺得保留這處繼承來的房產是正確的選擇。例如,也許你小時候常在這裡度暑假,或是你一直夢想住在這裡。
如果符合以下情況,可以考慮保留這處繼承房產:
你對這處房產有深厚的感情
房產的地理位置符合你的退休計劃
你想要一個度假屋,而這處房產正好合適
關鍵是要誠實地評估一下。問問自己是否真的會經常住在這處房產裡,而不是偶爾使用。
了解實際的花費
擁有第二套住房意味著繼承了這套房子以後,要承擔持續的財務責任。這些費用可能迅速累積增多,尤其是在固定的退休收入下,可能吃緊。
僅是房產稅就可能會讓你的預算吃緊。根據房子的年齡和狀況,維護成本可能會高得讓你難以承擔。此外,保險費不斷上漲,特別是在容易發生火災、颶風或洪水的地區。有些地方甚至很難買到保險。
計算財務可行性
在決定保留繼承的房產之前,把潛在的維護費用和你的退休金對比一下。你能應付突發的維修費用,而不動用應急儲備嗎?
有些退休人士發現保留家庭房產在財務和生活方式上都很合適。而另一些人則發現持續的費用帶來了原本沒預料到的壓力。對擁有這個房產的總體成本一定要有一個現實的預期。
你對房產的感情很重要,但不能取代理性的財務規劃——在感情與實際之間取得平衡,才能做出對自己長期利益最有利的選擇。
你應該把這處房產出租出去嗎?
把繼承來的房產出租是一種折中方案:你可以繼續擁有房產,同時獲得租金收入來抵消房子的開銷。這種方式對許多想要「魚與熊掌兼得」的退休人士頗具吸引力。
繼承房產的財務好處
將繼承的房產轉為出租房可以從多個方面增強你的退休財務狀況。每月的租金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很多退休人士用它來支付日常開銷。
出租房產可帶來多項經濟優勢:
每月定期租金收入,可補充退休資金
維修和改進方面的花費可以減稅
長期房產升值可逐步積累財富
當社保或退休帳戶吃緊時,這種收入尤其可貴。很多房東發現,租金不僅可以付所有的持有成本,還能每月增加額外收入。
做房東的現實
管理出租房比很多人想像的更複雜。半夜接到熱水器壞了的電話可能成了你的責任。篩選租客、簽租約、收租等問題都需要你投入時間和精力。
找到可靠的租客需要投入精力和技巧。你得登廣告、帶潛在租客看房、認真核實他們的背景。一個糟糕的租客可能會造成幾千美元的損失或拖欠租金。
不管有沒有租客,房產維護都永無止境。電器常常在最不方便的時候壞掉;屋頂在暴風雨中漏水;暖氣系統可能在寒冬時出故障。
僱用專業房產管理服務
當然,你可以聘請房產管理公司,這樣就不用自己操心房東的日常事務了。這些公司會代你處理租客關係、安排維修、收租等事務。當然也會按月收你一定費用。
房產管理公司會從你的收入中提成,通常收取每月租金的8%到12%。這會減少你的利潤,但騰出你的時間。對於想要有收入又不想自己操心的退休人士來說,這種交換是值得的。
在選擇出租這條路之前,請考慮你是否能應對租客問題和維修電話。有些人喜歡處理這些挑戰,而另一些人則覺得壓力太大。
你應該出售繼承來的房產嗎?
很多人覺得賣掉房產是最直接、最省事的做法,原因各不相同。有些人是因為這處房產帶來太多情緒——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所以想賣掉;也有人只是單純希望儘快拿到現金,不想等房地產的價值慢慢升值。賣掉房子還能免去後續的各種責任,同時讓你立刻獲得現金。
賣房帶來快速經濟收益
快速拿到現金,能給你提供房產所有權無法帶來的靈活性。你可以把這些資金用於解決緊急的財務問題,或在更符合退休計劃的領域投資。
出售房產所得可能在多方面產生重大影響:
你可以還清債務,降低每月支出
增加你退休帳戶上的餘額
可以用來支付大額開支而不用動用其它儲蓄
你可以建立一個應急基金來應對突發情況
不再承擔房產相關的持續支出,可以減少你的月度預算——不再有房產稅、保險費或突如其來的維修費用侵蝕你的退休收入。
投資多元化的機會
房地產只是一類資產,把財富集中在一處房產上風險很高。出售房產後,你可以將資金分散到不同類型的投資中,從而更好地適應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期限。
很多人選擇投資股票和債券,以避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些資產的流動性強,需要資金時可以迅速變現,而房產則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出售。
股市在長期來看一直有不錯的回報。將房產收益再投資到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中,可能會比繼續持有房地產獲得更高的回報,尤其是在房價停滯的市場中。
了解稅務影響
許多人在考慮出售繼承的房產時會擔心稅務問題,但實際情況往往沒你想得那麼糟。大多數州不徵收遺產稅,目前只有六個州徵收,因此你很可能不需要繳納州級的遺產稅。另外,遺產稅一般只針對金額特別大的遺產。
出售時確實要繳納資本利得稅,但繼承的房產則需要繳納遞增稅。也就是說,你只需對從你繼承房產之日起產生的增值部分繳稅,而不是從原房主購買房產時的收益算起。實際稅負通常比預期要小得多。
你的最佳選項是什麼
是保留、出租還是出售繼承房產,這完全取決於你的個人情況和優先考慮的因素。沒有哪種方式適合所有人,因此這是一個非常個性化且複雜的決定。
了解你自己的情況
請花點時間認真思考你現在的精力狀況。隨著年齡增長,你的優先事項會改變,體力也不像工作時期那麼充沛。50歲時還能應對的事情,到70歲可能就會覺得吃力。
你的健康狀況會影響每個選擇。身體上的限制可能會讓管理房產變得困難,而認知上的變化也可能讓決策和後續責任更加複雜。
家庭關係也可能影響你的決定。你的孩子是否期望將來繼承這處房產?有沒有兄弟姐妹對你如何處理持有不同意見?這些人際關係都會影響你選擇哪條路能帶來最少的家庭衝突。
選擇符合你性格的方案
有些人喜歡動手做項目和解決問題,而另一些人更喜歡簡單、少負擔的生活方式。這兩種傾向都沒有對錯,只是每種性格會更傾向於不同的方案。
請問問自己以下這些能幫你洞察內心的問題:
你喜歡學習新技能、接受挑戰嗎?
你通常怎麼應對壓力和突發狀況?
你理想中的退休生活每天是什麼樣的?
你更重視財務上的可預測性,還是可能獲得的更高收益?
你的回答可以揭示哪個選項最符合你的性格。喜歡動手修理東西的人可能會喜歡繼續擁有房產,而其他人可能更傾向於資產變現所帶來的確定性。
設定一個決策時間表
不要在剛繼承房產後就倉促做決定。悲傷和情緒壓力會在親人去世後的頭幾個月影響你的判斷力。
為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決策期限,通常是繼承後六到十二個月內。這樣既給了你時間來整理情緒,又能避免無限期拖延所帶來的問題。
在這段等待期內,不要急於查資料做研究,而是用來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和偏好。
相信自己的決策方式
有些人需要用表格和詳細分析才能有信心;另一些人則更依賴直覺和情緒反應。這兩種方式都能帶來不錯的結果。
考慮你自己的慣常決策風格,並順其自然而不是強迫自己改變。如果你習慣於分析每個細節,那就放心這麼做;如果你更習慣依靠直覺,也不必逼自己畫各種複雜對比圖表。
請記住,大多數遺產繼承決定都令人感到沉重,因為它們涉及家族歷史和巨額財富。您感到壓力是正常的,並不意味著您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關於繼承房產:別忽視這份機遇
如果你從積極角度看待問題,繼承房產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以你從未預料的方式重新規劃你的退休生活。你如何處理這份遺產,比任何常規的理財決定都更能體現你的價值觀、風險承受能力,以及你對晚年生活的期望。
無論你最終選擇哪條路,請確信你已經認真權衡了各種選項,並做出了明智的決定。你繼承的房產不僅僅是一份不動產,它還是實現你退休夢想、打造理想生活方式的重要資源。
原文:How to Decide Whether to Keep, Rent, or Sell Your Inherited Property刊登於Due博客網站。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5。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責任編輯: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