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平:淺談川普的關祱政策

(編者注:台美評論,本欄位所有文章皆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意見。本專欄尊重言論自由,歡迎所有關心台海和平與台灣安全的投稿。)

美國是自由國家的領頭羊,多年來的經濟政策都是為了保護消費者,促進經濟發展而支持自由貿易。其中重要政策,保護智慧產權跟降低各種貿易的障礙,也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

從2000年的21世紀開始,一直到2024,美國的關稅大約都是1.7%左右。

關稅政策就是保護自己國家產業的一種政策,最重要是國內消費者要自己付錢。就像台灣的關稅政策,造成汽車和摩托車都非常的昂貴。

川普總統上台,從2025年3月開始加關稅,從11.5%一下降到5.6%,到了4月2號又升到了27.5%,到了五月又降到了12.6%。現在到七月,川普的對等關稅對於每個國家都是10%。

可是他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個國家則獲免。另外對14個和美中有貿易的國家,都加重關祱。其中日本25%的關稅,韓國25%的關稅,馬來西亞25%的關稅,印尼32%的關稅,孟加拉35%的關稅,泰國36%的關稅,柬埔寨36%的關稅,寮國或稱老撾40%的關稅,緬甸也是40%的關稅。然後中亞的哈薩克斯坦是25%的關稅,南非是30%的關稅,北非的突尼西亞是25%的關祱,東歐的波黑30%的關稅,塞亞哥維納30%的關稅,塞爾維亞35%的關稅。到了7月9日,對中東的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是30%的關稅,對於南亞的錫金也加30%的關稅、汶萊25%的關稅,美國重要小弟的菲律賓是20%的關稅。

這種敵我不分、青紅皂白加關稅的方法,對付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戰略盟友,尤其是日本和韓國,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日本汽車的豐田、本田、日產、速霸陸、馬自達,在美國設廠直接雇用工人有17萬人之多,加上間接有136萬的工作機會。韓國在美國也有現代重工的汽車和造船業、三星的晶片廠。川普這種反覆不定的關稅政策,到了今年七月已經有27次的大轉彎,就像個過山車一樣的忽高忽低。這種朝令夕改,完全沒有方向的政策,造成國際經濟不穩定而下滑。這也影響我們美國消費者荷包,最重要的事就是莫過於近期美國的通貨膨脹問題。除了油價沒有漲外,超市食品、住宅建材、餐廳外賣都嚴重上漲,而股價也普遍下跌,大家的薪水收入並沒有增加。

還有美元從當年尼克森總統的石油危機以來,美元由貶值到升值的幅度都不是很大。可是到了2025年,川普執政這六個月來,美元刻意貶值了10%。這是半個世紀從1973年到現在,美元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生最大的貶值。我記得2022年5月在歐洲的時候,歐元和美金幾乎是壹比壹,現在是0.85歐元比壹美元。

川普的關稅政策惡搞,把日本和韓國推往中國那邊去。最後他對於完全順從美國的台灣,本來是要加到32%的關稅,現在談判中,不知道會不會降到25%。無論如何,這對於台灣的晶片和電子產品的出口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楊海平

發佈:2025-07-16 13:36 | 修改:2025-07-16 13:36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1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