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在經濟持續低迷之下,中共當局去年全年釋放撐民企、救經濟的信息,但同時又出台多種條文防範官商勾結。中共黨魁日前更放話要把嚴懲政商勾連列為反腐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認為,當局將政治安全置於經濟發展之上,選擇性反腐會令民企憂懼,官員躺平,必然會進一步搞壞經濟,習近平恐怕要成為終結中共的人。
習喊話嚴懲官商勾結 民企再成打擊重點?
習近平1月8日在中紀委全會講話,要求「把嚴懲政商勾連的腐敗作為攻堅戰重中之重,堅決打擊以權力為依託的資本逐利行為,堅決防止各種利益集團、權勢團體向政治領域滲透。」
他還稱要加大對行賄行為懲治力度,「要嚴肅查處那些老是拉幹部下水」的行賄人。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1月10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的官商勾結主導權在官,不在商。但前幾年當局搞反壟斷、反對資本的無序擴張,針對的是民企,針對的是馬雲這些大巨頭,把他們的政治影響力都已經消滅了。他認為當局這次其實在指向央企和國企。
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1月9日則對大紀元表示,習近平之前重點是需要收拾那些坐大的民企,包括馬雲、馬化騰,所有這些資本大鱷。但是當局不會放心,現在雖然馬雲這些收拾掉了,民企畢竟是龐大的群體,所以又來一個反腐新動態,還要收拾更多。
「提出這些新的任務,新的口號出來,他是一層一層地,結合他現在的重點打擊對象,來提這些口號,來定這些目標。」
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台商受害聯盟理事長高為邦1月10日對大紀元表示,當局所說的政商,實際上民企國企通通包括了,但嚴格說,國企並非純粹的商人,它本身就是有國家公權力的,沒有特權的話,它根本沒有辦法跟民間的企業競爭。
根據陸媒《中國經營報》介紹,中共所說的「政商關係」,一度是指政府(包括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之間的關係,但後來,特別是1980年代後期開始,政商更多是指政府與民營企業(以及外資等非公企業)的關係。關注點之一是政對商的管制及博弈,二是政與商的非規範性合作,即通常說的錢權交易、官商勾結。
當局給政商交往重重設限 台商受害者代表:習一個人瞎折騰
中國民營企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超過60%。在經濟低迷之下,去年以來,當局宣稱支持民企,連續出台措施。7月發布「民企31條」,8月發布促進民企發展28條,9月發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2條,11月央行等8個部門聯合發布25條措施。
全國各地黨政官員也紛紛表態支持民企,並到企業進行互動。
但同時,中共當局又怕官商因此勾結起來。在這次中紀委全會之前,北京和其它省市陸續出台《政商交往負面清單》。除了要求做服務,更多是給黨官劃出政商交往紅線。
其中北京出台「十不准」,劃出政商交往紅線,包括:即不准落實政策打折扣,不准漠視企業訴求,不准在服務企業中推諉扯皮,不准違規干預企業經營,不准濫用監管執法職權,不准參加明令禁止的活動,不准違規收受財物,不准侵占企業利益,不准違規兼職、持股,不准拉幫結派相互攀附。
北京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聲稱,「此次公布的『負面清單』,明確政商交往紅線邊界,有助於加快形成政企既親又清的氛圍。」
不過,中央政府急於重振遭受重創的私營部門,北京等各地推出的這些有限制性但界線不清晰的新措施,被認為效果可能相反。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這些措施規定很模糊,解釋權在當局,執法有隨意性。
「由於習近平政治安全高於經濟的心態,當局嚴打官商勾結,又是選擇性反腐,必然會進一步搞壞經濟。因為民企老闆擔心不小心就觸雷,官員也會更加躺平,寧願少做事,這樣民營企業在中國的狀況不容樂觀。」
他認為,現在民企的難題重點是在市場准入、融資和公平競爭等瓶頸上,當局不管出台多少政策措施,還是沒有解決民企要求的公平和法治問題,但這實際上是體制問題,只有中共倒台能解決。
高為邦表示,真正要想振興經濟,要靠商人,要配合商人的需求,現在官員都不敢跟商人接觸,更不敢做事了。事實上,習近平在這些年折騰下來造成的後果,就是沒人敢做事。「他一個人在瞎搞,明明這些公司賺錢的,他一介入馬上股票就往下跌。他介入阿里巴巴,剝奪它很多的經營權,到最後當然這個股票整個就下去。」
中國民間投資占整體投資一半以上,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去年中央政府推出了種種支持政策,但去年1—11月份,民間投資仍然同比下降0.5%。
高為邦說,他早些年到中國經商,外銷的情況非常好,買房子能賺錢,所以大家都投入房市。「在那種氣勢之下,只要政府不干涉,不太介入,國家是會有發展的。但是中共當它有發展了,它認為它非常了不起,認為這個大勢是東方會起來壓倒西方,這個自大的情況引起美國和全世界的反感,所以才會到後來抵制它。經過習近平的瞎折騰,到最後就變成了今天這個情況。」
他直言習近平可能要變成終結共產黨的最後一個總書記。「共產黨已經到終點了,我看再搞下去薪水也發不出來了,好多人工作也找不到了。美國又抵制,所以他會成為末代的總書記,終結中共就是靠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