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加入AI戰局 預言人類將失去工作

【大紀元2024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吳瑞昌報導)今年5月可說是AI競爭最激烈的一個月,不僅OpenAI和Google相繼推出功能性更強和更接近真人的AI,馬斯克旗下的xAI在日前也宣布用募資獲得的60億美元資金加入戰局。不過馬斯克對AI會取代人類工作的預言,讓人不寒而慄。

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5月27日發表聲明,他們在B輪(第二輪)的募資中獲得了60億美元,公司募資完畢後估值為240億美元。這一輪主要獲得安德立森霍洛維茲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王國控股(Kingdom Holding)等大投資公司和銀行的支持。

聲明提到,公司去年11月在X平台上發布Grok-1,且今年3月正式開源,隨後發布功能性更強的Grok-1.5和Grok-1.5V模型。預計未來幾個月會發展更新的產品,將xAI的首批產品推向市場,建造先進的基礎設施。

他們還強調,xAI主要專注於開發真實、有能力並最大限度地造福全人類的先進AI系統。該公司的使命是了解宇宙的真實本質。

同一天,馬斯克的頂級人工智慧研究員伊戈爾‧巴布施金(Igor Babuschkin)在X平台上轉發募資的消息,他還邀請想參與建立AGI(通用人工智能)和了解宇宙的人加入xAI。隨後馬斯克轉發這條推文並表示,「若相信他們對於宇宙使命和真理的追求,且在不用考慮政治正確和受不受歡迎的情況下,就可以加入xAI。」

除此之外,馬斯克向投資者表示,他計劃建造1台超級電腦用來支援xAI的發展。這台超級電腦是由10萬個H100英偉達(Nvidia)GPU芯片組成,且預計在明年秋季正式運作。此前,他表示訓練Grok-2模型需要約2萬個H100,而Grok-3模型及更高版本就需要10萬個芯片。

馬斯克表示他會親自負責讓電腦準時交付,且xAI可能與甲骨文(Oracle)合作開發這台超級電腦,但xAI和甲骨文並未對此事進行任何置評。

馬斯克對AI的預言

5月24日,馬斯克以視訊的方式參加法國巴黎舉行的2024年「科技萬歲」(Viva Technology)新創會議,並講述許多他對於AI的看法和預言,這些看法和預言令人擔憂。

馬斯克說,「未來人們需要透過芯片與電腦溝通,才能加快人類的思考能力和追上AI的能力,因為現在人類大腦與電腦溝通速度太慢。」實際上,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在開展人腦芯片時,就曾希望人腦芯片可以加速人們對大腦的運用,以對抗或跟上AI的步伐。

但他在視訊中警告說,「Google和OpenAI正在讓AI學會說謊和為了政治正確服務,而不讓AI學習或追求真理,因為了解真理的AI並不受歡迎。這麼做是很危險的。」

關於AI的安全問題,他說,「我花很長的時間思考AI的安全問題,安全是程式設計面臨的挑戰之一。AI必須要有明確的道德規範才可以,不能讓它去顛倒物理、邏輯和道德等規範,因為AI目前有很大的不誠實的力量,且在政治正確影響下說謊。」

馬斯克強調說,「這方面也是監管機構需要關心的問題,還需要關心AI是否會將大家已知的錯誤事物奉為真理。目前xAI正在避免這種問題出現,但我們仍有許多事情要做和解決。」

不過,日本的電腦工程師清原仁(Kiyaohar Jin)質疑AI的良性發展,因為人類的道德跟不上。

他對大紀元說:「從目前趨勢來看,AI發展越快,人類的工作就越快被代替。若人類的大腦再植入芯片,那麼人們將完全受到機器的控制。說AI良性發展,我覺得還談不上,因為人類的道德並沒有跟上來。」

AI將接管人類的工作和教育

過去馬斯克曾極力反對快速發展AI,並要求政府快速立法監管。不過,隨著AI不斷推進發展,他對於AI的看法似乎也在發生改變。當會議中有人問馬斯克,AI對人類會產生什麼影響時,他說,「良性情況下,人類將不用去找工作,或找不到工作可以做,因為人們那時候會有高收入,但這不是全民的基本收入。」「未來人們做工作,就像休閒愛好一樣,可以進行多樣化的選擇,但變成非必要的。因為那時候AI將滿足多數人對於商品和服務的需求。」

但他接下來的話讓人感到意味深長:「電腦和AI做什麼事情都要比人類做得好,那麼你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但這確實是發生在良性情況下的問題。」

馬斯克還提到AI是如何影響小孩和教育。他表示,「我認為父母仍會對小孩的價值觀和道德負責,但AI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教育,因為AI會變成一位知識淵博、有耐心且總是正確的老師,或許未來會有為孩子量身定做的課程。」

但是他對孩子們正在受到社交媒體和AI演算法的影響表示擔心。「這些演算法正在刺激他們的大腦,並影響他們的思考方式,因此父母應該限制或照看他們使用社媒的情況。」

這次馬斯克對於AI如何影響人類和孩子的預言,與OpenAI的前市場推廣高階主管札克‧卡斯(Zack Kass)在1月受訪時,對於AI發展方向的預言基本是相似的,甚至於更明確指出未來人們幾乎是沒有工作的,幾乎都依賴AI生活。

這種未來人幾乎沒有工作和高度依賴AI生活的模式,可以說與OpenAI的CEO奧特曼(Sam Altman)在2021年提出「萬事摩爾定律」一樣,都認為人類不需要為了生存去工作就能過上理想的生活,只要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即可。

不過,奧特曼在5月初參加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舉辦的AI和地緣政治視訊會議中卻表示,「我擔心人們不夠認真地對待AI對就業和經濟的威脅,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日本電子工程師荻野悟(Satoru Ogino)認為,對人類而言,不勞而獲是可怕的。

他對大紀元說:「人類不需要工作就有高收入,這僅僅是烏托邦式的幻想。人只有通過辛苦勞動,獲得的東西才具有真正的意義,也才會去珍惜這一切。若一切事物都變得唾手可得,那人會失去幸福感和生存的意義,這將引發更大的危機和問題。」

AI加劇高管對工作的擔憂

奧特曼在5月的講話,代表著許多人正面臨的問題。因為越來越多高管和員工擔心自身的工作會遭取代,但他們又被迫使用或學習AI,以應對現在使用AI的趨勢和浪潮。

據微軟和LinkedIn在5月8日發布的年度工作趨勢指數,調查關於AI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該指數調查對象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印度、澳洲等31個國家的31,000人。

調查發現,75%的員工在工作場所使用AI,但超過半數的受訪者,隱瞞他們正在將AI用於最重要的任務,因為超過一半的人擔心他們的工作最容易遭到AI取代,但又不得不學習和利用AI,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這種取代在先前已經引來一波抗議潮,許多電影製作人和工作室早已在製作上依賴AI,這使得部分導演、配音員、劇本創作者等擔憂他們的生計。去年好萊塢的編劇和演員曾集體罷工,起因是製作公司大量使用AI,並對他們採取裁員或降薪的動作,最終是工會與製片人聯盟達成協議才停止罷工行動。

此前,提供IT服務與諮詢的公司AND Digital針對600名企業領導者,進行關於加速或減慢企業價值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有近43%的CEO認為他們會被AI(數位)的CEO取代,另外有45%的CEO表示,他們已經祕密使用ChatGPT等AI工具來完成各種任務,並將其冒充為自己的工作。

AI的高速發展令荻野悟感到不安。他說:「不論AI的發展是良性的還是消極的,都將給人類帶來災難。因為消極的情況下,人類的生存延續將面臨巨大的挑戰;而良性狀況下會使人類過度依賴AI做所有決定,變得不再勞動、思考,最終淪為AI的傀儡被操弄或改變思考和行為。」

(記者王佳宜、張鐘元對本文有貢獻)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