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美國印太戰略可對抗中共

【2024年06月23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tonio Graceffo撰文/信宇編譯)隨著多個聯盟的建立和擴大,美國對抗中共政權的印太戰略正在不斷取得進展。然而,由於中共繼續在印太地區爭奪影響力和控制權,美國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從美國太平洋海岸線到印度洋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這是美國和中國激烈競爭的主要戰場。目前,美國在這個地區占據主導地位,據白宮稱,該地區擁有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近三分之二的全球GDP和七支最大的軍隊。因此,該地區是美國境外美軍人員和基地最集中的地方。

2022年2月11日,白宮發布了「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簡稱IPS),旨在促進該地區的自由與開放,加強安全合作,對抗中共的影響。IPS文件指出:「從對澳大利亞的經濟脅迫到與印度在實際控制線沿線的衝突,再到對台灣日益增長的壓力以及在東海和南海(中共)對鄰國的欺凌,我們在該地區的盟友和合作夥伴承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害行為的大部分代價。」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正式名稱,而中共在國際上一直以中國的代言人自居。

IPS文件解釋說,從二戰結束到蘇聯解體,美國一直專注於與俄羅斯的冷戰。現在,地緣政治現實已將美國的優先事項轉向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對抗中共政權。

IPS旨在促進與印太地區內外的盟友、合作夥伴和機構的合作,以促進繁榮和維護穩定。印太戰略強調了華盛頓對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對抗中共不斷上升的影響力的承諾。該戰略旨在通過加強軍事能力、結成牢固的聯盟和採取經濟舉措等多種渠道來實現這個目標。

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範圍廣闊,由美國、中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韓國、英國、法國和東南亞國家聯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東盟/ASEAN)等主要參與者共同塑造。美國的戰略重點是維護地區穩定、促進經濟增長,並通過「四邊安全對話」(the Quad,由澳大利亞、印度、日本和美國構成)、「奧庫斯」(AUKUS,包括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等)和「五眼聯盟」(the Five Eyes,由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英國和美國構成)等聯盟對抗中共的區域影響力。

而中共通過經濟投資和軍事行動等施加影響,如「一帶一路」倡議(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簡稱BRI)和在南海的侵略行動。此外,北京還試圖尋找願意簽署安全協議和接納中共軍事基地的印太國家。日本作為一個經濟大國,在多邊框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並經常充當美國利益的中立代理人,這讓其它亞洲國家感到不那麼受威脅,也更願意與地區多種政策保持一致。

美國亞太戰略成功地加強了盟友關係和聯盟力量。自2022年以來,美國加強了與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韓國和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防務協議,增強了軍事能力與合作,以對抗中共的地區影響力,確保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此外,今年還成立了一個新的小型多邊集團「四國方隊」(Squad),包括澳大利亞、日本、菲律賓和美國,以進一步加強地區安全與合作。

目前關於擴大「四邊安全對話」和「奧庫斯」框架的討論仍在繼續。「四邊安全對話+」概念旨在納入更多國家,如韓國、越南和新西蘭等,加強在全球疫情管理和經濟適應力等國際議題上的合作。

同樣,「奧庫斯+」也可能包括印度、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從而擴大聯盟範圍,全面應對地區安全和技術挑戰等。

中共政權日益加劇的對外侵略行為促使印度在安全接觸方面與美國走得更近,新德里與華盛頓不斷加強的防務關係就是明證。

此外,與中共政權相比,印度和日本普遍令東盟夥伴感到更加放心,這可以促進更深層次的地區合作與穩定。

到目前為止,儘管取得了成功,美國的印太戰略仍然面臨挫折和挑戰。2022年5月推出的「美國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簡稱IPEF)旨在通過貿易、供應鏈彈性、清潔經濟和公平經濟等支柱加強印太地區的經濟聯繫並應對挑戰。然而,該計劃因缺乏大量資金和全面貿易協定而受到批評,與中共推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相比,它對地區夥伴的吸引力仍然較小,從而削弱了其對抗中共影響的有效性。

另一個挑戰就是一些國家脫離了美國設立的軌道。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和俄羅斯-烏克蘭衝突使美國與一些印太國家的關係變得日益緊張。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站在俄羅斯一邊,而印度繼續與俄羅斯貿易,但越來越多地從美國購買武器。在以色列-哈馬斯衝突中,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採取了反對以色列的立場。而緬甸和柬埔寨與中共結盟,緬甸也傾向於俄羅斯。

此外,太平洋島國也受到了中共的更多青睞。2022年,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安全條約,其中包括可能部署中國安全和海軍資產的條款,這引起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傳統安全夥伴的擔憂。

整體而言,儘管屢遭挫折,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在加強聯盟和促進多邊合作方面還是取得了重大進展。印太地區依然自由開放,美國依然占據主導地位,然而來自中共的威脅仍在繼續。

為了對抗中共操控的「一帶一路」倡議,美國需要通過「美國印太經濟框架」,增加區域投資和經濟參與。與此同時,中共政權不斷加強的侵略行為也在無意中拉近了區域各國與美國的距離,這與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趨向一致。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是經濟學教授和中國經濟分析師,在亞洲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本科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目前在美國軍事大學(American Military University)研究國防議題。他為多家國際媒體撰稿分析亞洲經濟形勢,他還撰寫了一系列涉及中國經濟議題的著作,包括《一帶一路之外:中國的全球經濟擴張》(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 2019)和《中國經濟簡明教程》(A Short Course on the Chinese Economy, 2018)等。

原文: Countering Communist China With the US Indo-Pacific Strateg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