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訊】現今英中關係寒風凜冽。6月13日,英國外相卡梅倫表示,英國對華政策改變是回應現實世界的改變,也是中共自身行為造成的結果。卡梅倫曾於2010—2016年出任英國首相,期間稱英中處於「黃金時代(Golden Era)」,「英國將是中(共)國在西方最佳夥伴」。2023年11月,卡梅倫突返英國政壇、出任外相,但英中關係並未因此出現轉機。為什麼呢?
卡梅倫說,自他卸任首相以來,在香港、新疆、南海的情勢發生顯著變化。中共近來有更多具侵略性舉措,例如在網路空間的活動,英國自然必須保護自身安全。
7月4日,英國將舉行大選,選出650名國會議員,並決定由哪個政黨執掌英國政府。以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移居英國的港人,也將首次可以在英國大選中投票。而縱觀四個主要政黨的政綱,除改革黨未提及中港議題之外,三大黨對華政策明顯轉趨強硬,其中:
工黨承諾將重審英中關係,「我們將在可以合作的問題上合作,在有需要的領域競爭,並在有必要的問題上挑戰中(共)國」, 強調會按英國利益行事,捍衛英國主權和民主價值,繼續支持在英港人社群;
保守黨措辭更為強硬,把中共列為與俄羅斯及伊朗同等的「專制國家軸心」及「敵對國家」, 對華政策以「保護(國家安全和利益)」、「(與盟友達成政策立場)協調」、「(與中國維持)接觸」為3大基本原則;
自由民主黨則承諾會把對新疆維吾爾人所遭受的人權侵害定性為「種族滅絕」, 會和台灣等被中共威脅的民主政體建立外交、經濟及安全合作關係,繼續爭取填補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計劃的政策漏洞,以及爭取延長協助港人融入英國的相關撥款。
由此可見,英國大選後無論結果如何,英中關係大概率處於下行狀態。
大家知道,英中關係自2020年開始逆轉,推動因素有三主要。其一,疫情爆發,重創英國,2020年4月16日時任英國外相Dominic Raab表示,中共當局必須回答全世界這場疫情究竟如何爆發,疫情過後英、中雙方的關係毫無疑問的是「回不去了」。其二,中共繼2019年暴力鎮壓香港反送中運動後,又狂推港版國安法和「23條」,大規模迫害民主人士,摧毀「一國兩制」,令英國忍無可忍。其三,美中關係惡化,2020年「新冷戰」,拜登政府上台後又「極端的戰略競爭」;英美是「特殊關係」,英國老謀深算、戰略上富有前瞻性,與美取得共識,2021年6月10日兩國簽署具有歷史意義的《新大西洋憲章》(「The New Atlantic Charter」),欲再次以「戰時精神」為世界設計藍圖(參見筆者「英美簽署《新大西洋憲章》劍指中共」)。
這樣,英中關係就換了軌道。2021年約翰遜政府發布的《安全、國防、發展和外交政策整合評估》,將中共界定為「系統性競爭者」(systemic competitor),是英國經濟安全「最大的國家威脅」。 從「黃金時代」到「最大威脅」,英國在短短五年多時間裡對中共認知的轉變,不可謂不大。2022年11月,英國新首相蘇納克在上任後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說中強調,英中關係過往的「黃金時代」已經終結,前十年英中兩國所謂的密切經濟關係是「天真的」。而蘇納克政府的2023年版《綜合評估》,又將中共更新為「劃時代的系統性挑戰」(epoch-defining and systemic challenge),幾乎影響到政府政策的每個領域和英國人民的日常生活;且首次提及台灣與台海議題,強調「英國的一貫立場是,台灣問題應由海峽兩岸人民通過對話和平解決」。
幾年來,英中關係寒風勁吹,其寒意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中美關係。舉例而言。
其一,英中最高層交往幾乎中斷。原定2022年10月16日,蘇納克與習近平在20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舉行會晤,這將是近5年來英、中兩國領袖首度會面。但最後時刻因「日程安排」問題而取消。原因之一,蘇納克在前往G20峰會的專機上被問到是否認為英國應該對台灣提供武器?他當時說,英國正檢視所有相關政策,「我們對台灣的政策很明確,就是不應片面改變現狀,應以和平方式解決。如同我們對抗中國的侵略一樣,我們隨時準備支援台灣。」2023年G20峰會,習近平沒去,蘇納克與李強會見,意義不大。2023年8月,英國外相James Cleverly在英國政界內部一片質疑之聲下訪華,作為五年來首位訪問北京的英國高級內閣大臣,最高也只見到了中共國家副主席韓正。
其二,英國情報機構的「三叉戟」——軍情五處、軍情六處和大體相當於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英國政府通訊總部,都視中共為重中之重。理查德·摩爾2020年就任英國祕密情報局(軍情六處)局長,2022年7月首次在海外發表的演說中(阿斯彭安全論壇),聲稱軍情六處「從未對中(共)國抱有幻想」,「遏制中(共)國」已經成為軍情六處的首要任務,其重要性「超過了反恐」;2023年7月19日又罕見的在一次公開活動中稱中共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同謀」,是英國政府在世界範圍內面臨的「主要威脅」,中共利用「數據陷阱」獲取國外數據,在海外部署「規模龐大的情報網絡」, 軍情六處在中國問題上投入了最多的資源。今年5月14日,政府通訊總部負責人Anne Keast-Butler在她上任以來的首次公開場合講話中,稱俄羅斯、伊朗威脅雖然嚴重,但中共最為危險,在網絡空間,中共「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削弱了所有國家的網絡安全」, 「我們一再譴責中國網絡對手威脅英國安全,或針對我們社會的重要機構的活動進行破壞活動,例如針對英國選舉委員會而進行的攻擊。」而2023年10月,英國軍情五處處長Ken McCallum在接受BBC採訪時候指出,中共間諜已經試圖通過網絡渠道與英國兩萬多人取得聯繫, 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已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
其三,由於疫情而中斷數年的中英雙邊磋商機制,比如一年一度的中英財經對話和中英經貿混委會,至今尚未恢復(比較而言,中美、中法鬥談了多輪了)。2021年決定排除華為參與英國5G。2022年決定排除中廣核集團參股英國塞茲韋爾C核電項目;2022年11月,英國政府以安全風險為由下令,禁止在政府敏感建築中安裝與中國製造的監控攝像頭。2023年4月,出於對網絡安全的擔憂,英國國家電網開始從英國輸電網絡中移除由一家中國國有企業提供的組件;甚至因擔心間諜風險,英國海軍也放棄了聘請中國工人在英國的戰艦上擔任洗衣工的傳統。今年4月18日,英國副首相Oliver Dowden表示,英國政府將對英國高等院校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督,特別時在高科技領域的研究,從而加強對敏感技術的保護,並減少對外國資金的依賴。這一舉措防止國家安全受到外來干預,特別是來自像中共這種「無視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國家。此前,英國以國安理由拒絕過不少來自中國的學者、學生申請 。等等。
中英關係變得如此嚴峻,中共卻把原因都推到英國身上。2020年7月,中英關係逆轉之初,時任中共駐英大使劉曉明就中英關係舉行中外記者會,稱「中英關係遭遇困難,責任完全在英方」。2021年3月,就新疆人權問題,英國隨同美國、歐盟等象徵性制裁中共,中共戰狼性起,加倍反制裁,其中包括9名英國人(含5名英國國會議員)和四個實體。中共一直保持強硬狀態,中英關係的困境難以突破。
一個象徵性事件是,今年5月8日,習近平五年來首次歐洲之行進入尾聲之際,英國首相蘇納克和外相卡梅倫與五位被中共當局制裁的英國國會議員會面,討論他們被制裁的情況,強調中共的制裁「令人無法接受」。事實上,英國政府每年都會和被中共制裁的議員會面。
可以說,只要中共不改戰狼外交,中英關係是難以轉圜的。而在中共當前的政局中,放棄戰狼外交又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英關係仍將走在風雨路上。
大紀元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