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軍事】精確導彈在太平洋擊中移動艦艇

【大紀元2024年06月27日訊】今日社會,武器和軍隊作用,被賦予比殺戮更深的意義。強大的軍力,往往用作威懾,維持世界和平,及人類安全。戰爭,雖然變得隱蔽,但從未停止。《時事軍事》帶您到最前面,看清正邪之爭的細節和真相。

人們可能知道在烏克蘭戰場大出風頭的美國陸軍戰術導彈(ATACMS),但是對陸軍戰術導彈的替代者精確打擊導彈(PrSM)可能就不那麼了解了。這是美國陸軍專門針對潛在太平洋高端衝突開發的射程更遠、可以打擊移動目標的精確制導武器。在最近的美日「英勇之盾24」聯合軍演中,傳出了這種導彈的最新消息。

6月16日,田納西州國民警衛隊第3多域特遣部隊和1-181野戰砲兵團使用美國陸軍自主多域發射器(AML)、精確打擊導彈和其它聯合資產,進行了一次海上實彈射擊。美國陸軍的自主多域發射器(AML)發射了兩枚精確打擊導彈,成功擊中了距離北太平洋海岸四十海里的一個海上移動目標。目標艦艇是退役的美國海軍奧斯丁級兩栖船塢登陸艦「克利夫蘭號」(LPD-7)。這次聯合擊沉演習(SINKEX)是「英勇之盾24」聯合演習的一部分,也是精確打擊導彈在美國境外的首次發射,被視為美國陸軍持續發展遠程火力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美國陸軍精確打擊導彈是一種先進的彈道導彈,在這次實彈演習中首次成功用於打擊海上移動目標。參與演習的除了自主多域發射器(AML)和精確打擊導彈以外,還有高空氣球、各種電磁頻譜傳感器、無線電網絡設備、超長航時偵察無人機以及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A-18C「大黃蜂」戰鬥機,它們組成了一個完整、快速的殺傷鏈。這個作戰場景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美國陸軍多年來一直推動的從分散式傳感器到射手的全域指揮控制網絡,被認為與未來潛在太平洋戰場特別相關。

6月7日至18日在關島、帛琉(帕勞)和馬里亞納群島靶場附近海域舉行的「英勇之盾24」軍演,是一次多國野戰訓練演習,重點是在多域環境中檢驗聯合部隊的互通性,包括共同探測、定位、追蹤和攻擊海上目標。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精確打擊導彈以外,參與實彈演習的其它聯合資產也在殺傷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距離帛琉數百英里之外的關島,懸浮在5萬英尺高空、配備電磁傳感器和網狀通訊設備的美國航天公司的高空氣球(HAB),幫助提供海域感知信息。這是美國陸軍的一個長期計劃,即開發一個可以在平流層飛行的高空氣球網絡,作為收集情報的傳感器平台和通信中繼平台。此外,還有無人機群和超長航時無人機(UAS)等其它監視系統。這些信息系統可以在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内,提供穩定的情報、監視和偵察以及通信中繼。這些系統為多域聯合部隊提供了緊密聯繫和深度信息融合,使他們即能夠在戰區前沿分散行動,又能夠協調一致。這些信息系統是確保精確打擊導彈殺傷鏈能夠及時閉合的關鍵因素。

美國陸軍已在去年年底接收了首批可用於作戰部署的精確打擊導彈,他們希望在今年下半年實現該系統的初始作戰能力。

目前,精確打擊導彈可以從車載M270多管火箭發射系統(MLRS)或M142高機動火箭系統(HIMARS)發射,它將取代現有的陸軍戰術導彈。與陸軍戰術導彈相比,精確打擊導彈的體積更小,但有效載荷增加一倍,每個發射車可以攜帶兩枚導彈。該導彈射程至少500公里,未來可能增加到650公里。

精確打擊導彈的基線版本稱為增量1,使用GPS輔助慣性導航系統(INS)制導,只能用於打擊靜止目標,比如防空系統、導彈發射炮台、指揮控制中心、部隊集結地以及其它固定目標。

更先進的增量2版本也稱為陸基反艦導彈(LBASM),導引頭增加了新的多種類型的尋的系統,使導彈能夠攻擊海上移動目標。同時,還配備了新的尾部控制舵面,以提高機動性,適應對移動目標的鎖定和攻擊。美國陸軍透露,增量2製導系統的初始飛行測試已於2023年完成,並希望在2026年開始部署增量2版本的精確打擊導彈。

雖然沒有說明「英勇之盾24」擊沉演習使用的是哪一個版本,但美國陸軍明確提到擊中的是移動目標,這表明它要麼使用了增量2,要麼使用的是具有與增量2能力相同的改進的早期版本。

除了精確打擊導彈增量2之外,陸軍也在研究進一步擴大精確打擊導彈任務範圍和射程的可能性。計劃中的增量4版本,預計將採用噴氣推進系統,最大射程超過1000公里。而增量3預計將攜帶增強型有效載荷,其中可能包括成群的遊蕩彈藥(也稱為神風無人機)。美國陸軍也在探索其它射程更遠的新武器,最主要的項目是能夠發射多用途SM-6導彈和「戰斧」巡航導彈的陸基發射器。「戰斧」巡航導彈具有超過1500公里射程的反艦能力。

一般來說,即使不是高超音速導彈,彈道導彈在飛行的最後階段也能達到高超音速,甚至超過5馬赫的速度。這種速度提高了這些武器突破防禦和穿透堅固目標的能力,使它們特別適合打擊堅固或時間敏感目標。如果末端制導採用尋的彈頭,不管是紅外還是雷達制導方式,都可以對地面和海上移動目標發起攻擊。留給對手的反應時間非常有限,因此彈道導彈非常難以攔截。總之,反艦彈道導彈正在成為對付水面艦船的重要武器,而軍艦對此類攻擊的防禦能力通常較弱。

目前為止,美國軍方還沒有公布聯合擊沉演習的現場畫面,因此無法知道目標船隻是如何移動的,當然它有可能是被拖曳的。瞄準移動船隻的實彈演習,對美國海軍來說並不常見。此次聯合擊沉演習的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就是使用了自主多域發射器,這是一種源自海瑪斯(HIMARS)的無人駕駛運載發射系統。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操作能力,在開發時就考慮到太平洋戰場的潛在需求。在這種作戰設想下,要求遠程發射系統可以從簡易機場空運到島嶼上。一旦到達就可以發射精確打擊導彈,以及精確制導的227毫米火箭炮或陸軍戰術導彈,打擊各種地面和海上目標。

自主多域發射器的設計是利用可見光、激光、雷達傳感器和GPS的組合導航,並通過與有人操縱的炮台或網絡指揮控制系統進行目標數據和發射指令的遠距離通信,完成作戰行動。這種無人發射裝置的明顯優勢就是可以不受人員和數量的限制,可以部署在偏遠地區。自主運作可以更快地在更大範圍機動,從而提高作戰彈性和生存力。

具有打擊海上移動目標能力的增量2,可以說彌補了美軍武器庫中的一個重大缺口,尤其是在中美未來可能在太平洋地區發生衝突的背景下,反艦彈道導彈(ASBM)成為五角大樓討論的一個重要主題。這些能力,突出了美國陸軍在未來與中共軍隊發生高端衝突的背景下打擊海上目標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太平洋戰區分散部署的作戰方式上,顯得至關重要。精確打擊導彈的成熟表明,美國陸軍不僅具備了使用彈道導彈瞄準行動中的中共海軍艦隊的能力,而且還顯著地提醒人們認識到,美國陸軍有可能深度參與潛在的太平洋戰爭,並能夠適應新的遠征作戰。

未來太平洋戰爭樣式和烏克蘭戰爭的最大區別,就是對地和對海遠程精確武器的大量使用,而不是傳統榴彈炮的對轟。不管是陸軍戰術導彈、精確打擊導彈、標準-6,還是「戰斧」巡航導彈,這些能力幾乎都是為潛在台海衝突量身定製。這些成本在百萬美元量級的中遠程精確制導武器,有可能幫助美軍在數量和打擊力度上壓倒對手。

用於此次實彈擊沉演習的增量2和後續開發的增量4精確打擊導彈,代表了美國陸軍已經具備在500到1000公里距離上大規模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能力。擁有這種能力的美國陸軍遠征部隊,可以利用第一島鏈上菲律賓北部島嶼和日本包括長崎、沖繩甚至宮古島,控制整個台海地區。

撰文:夏洛山(《大紀元時報》記者,曾經歷過十幾年的軍隊生活,主要從事軍隊的教學和一些技術管理工作)
製作:時事軍事製作組
關注《時事軍事-夏洛山》: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f6pro4fi585ppZp9ySKkwd0W19f0c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