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聖塔克拉拉報導】為推廣臺灣美食文化,金山灣區媽媽教室於5月5日(週一)在聖塔克拉拉舉辦2025僑委會「臺灣美食國際巡迴講座」,以「輝黃(仁勳)美食、夜市飄香」為主題,由臺灣選派的連愛卿老師與杜麗娟老師示範八道經典夜市小吃,現場香氣四溢、座無虛席,吸引260位主流民眾與僑胞熱情參與。
活動由臺灣僑委會推出,金山灣區媽媽教室承辦。現場貴賓包括駐舊金山辦事處處長賴銘琪伉儷、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僑務委員魏德珍、劉玲霞、僑務諮詢委員林貴香伉儷、學區委員冦惠風等人共襄盛舉。

高玉麗創辦人在致詞。(薛明珠/大紀元)
金山灣區媽媽教室創辦人高玉麗表示,媽媽教室已走過31年,感謝大家一路支持。每年這個時候,大家像過年般期待,令人感動。她特別表達五項感謝:一是感謝賴銘琪處長蒞臨並長年支持;二是感謝僑委會及僑教中心莊雅淑主任與團隊多年協助,讓美食講座成為臺灣文化外交亮點;三是感謝連愛卿與杜麗娟兩位主廚遠道而來,帶來道地臺灣味;四是感謝狀元樓慷慨提供場地;五是感謝所有參與者與支持媽媽教室的朋友們,讓活動年年成功。

賴銘琪伉儷、莊雅淑主任及眾僑領出席了活動。(薛明珠/大紀元)
賴銘琪致詞表示,臺灣美食是最好的外交名片,盼透過美食軟實力與世界交朋友,吸引更多國際人士來臺觀光,進一步促進經濟與文化交流。
莊雅淑主任感謝僑委會精心安排,邀請到廚藝精湛的主廚來灣區授課,也特別肯定媽媽教室的辛勞付出。她提到,早在二十年前,媽媽教室創辦人高玉麗便提出巡迴美食講座的構想,隨後由僑委會實施推廣,成為全球僑界每年最受期待的活動之一。
她向大紀元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是「麻油雞麵線」,融合藥膳與麻油香氣,讓人一秒回到臺灣,也讓現場僑胞們透過味蕾重溫家鄉記憶。
此次示範菜色包括:刈包、筒仔米糕、臺式雞卷、藥膳麻油雞麵線、鹿港芋丸、三杯豬血糕、蚵仔煎與燒麻糬,每道料理皆勾起與會者濃濃的臺灣回憶。連老師在一小時左右完成八道菜的教學,令現場民眾驚嘆不已。教學後的問答環節,民眾踴躍提問,並熱情分享參與心得,甚至有人表示專程請假參加。

兩位主廚獲頒感謝狀。從左至右:高玉麗創辦人、主廚連愛卿、主廚杜麗娟、賴銘琪處長、雲雯蓁夫人、莊雅淑主任。(薛明珠/大紀元)
連愛卿表示,此行目的是將臺灣味帶給海外僑胞,讓大家一同分享記憶中的經典滋味。她特別提及,這些小吃不僅是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最愛,更是臺灣人共同成長的味覺記憶,例如刈包、雞卷、燒麻糬、芋丸等,既懷舊又珍貴。
她也談到在灣區採買食材的趣事,表示這裡的超市不僅選擇多、食材新鮮,工作人員也親切說國語與臺語,常有鄉親熱心指路,讓人感受到彷彿回到臺灣的溫馨與互助精神。

兩位主流民眾Fred Duscha(左)與Stephen Sharo(右),上台體驗製作刈包。(薛明珠/大紀元)
活動現場,兩位主流民眾Fred Duscha與Stephen Sharo親自體驗製作刈包,隨後迫不及待品嚐成品,並向媒體熱情分享參與心得。Stephen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製作臺灣刈包,覺得材料豐富、味道美味,非常享受整個過程;Duscha則特別喜歡刈包內的花生風味,並表示這場活動既好吃又有趣。
活動中,賴銘琪處長頒發感謝狀給兩位主廚與狀元樓負責人,感謝他們對推廣臺灣美食文化的支持。僑教中心亦設立i僑卡申辦攤位,鼓勵僑胞當場申辦,享受全球超過四千家特約商店提供的專屬優惠。

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座無虛席。(薛明珠/大紀元)

現場示範製作的臺式滷肉刈包。(薛明珠/大紀元)

筒仔米糕。(薛明珠/大紀元)

沒有雞肉的臺式雞卷。(薛明珠/大紀元)

藥膳麻油雞。(薛明珠/大紀元)

鹿港芋丸。(薛明珠/大紀元)

三杯米血糕。(薛明珠/大紀元)

蚵仔煎。(薛明珠/大紀元)

燒麻糬。(薛明珠/大紀元)
臺灣僑委會自2010年起推動「臺灣美食國際巡迴講座」,結合各地主流活動宣傳臺灣。2025年共規劃五條巡迴路線,橫跨18國,邀集10位臺灣頂尖主廚參與。其中「美加西線」自4月17日至5月23日展開,行程涵蓋美國休士頓、達拉斯、奧斯汀、橙縣、森林湖市、安納罕、金山灣區、鳳凰城、連頓、西雅圖、拉斯維加斯,以及加拿大柯特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