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紐瓦克報導】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NCACLS)於8月2日(週六)在舊金山灣區舉行年會暨研討會開幕式,活動採實體與線上同步進行,吸引來自全美各地的中文學校負責人與嘉賓踴躍參與。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主任秘書榮幼娥、舊金山辦事處代處長朱永昌,以及多位地方政要親臨現場,展現對正體華文教育的重視。
此次活動為第31屆年會暨第11屆中文傳承教育國際研討會與華語文學習中心高峰會,於8月2日至3日在北加州紐瓦克(Newark)舉行,以「AI燃動華語教學,文化教材脈動未來」為主題。研討會邀請多位重量級講者,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廖灝翔教授、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連育仁教授,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朱惠良博士,深入探討AI技術如何與正體華語教學融合,推動創新學習模式。

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總會長王婉君在致詞中。(薛明珠/大紀元)
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自1994年成立以來,已擁有13個分會及261所會員學校,長期致力於推動海外中文教育發展,並積極與全美各地中文及外語教學機構交流合作。總會長王婉君指出,此次活動是總會規模最大的學術性國際研討會,匯集多篇教學研究成果,提供教師專業交流與成長的重要平台。
僑委會主任秘書榮幼娥致詞時強調,語言與文化是國家重要影響力。臺灣雖在硬實力上無法與大國抗衡,但正體華文和多元獨特的文化,是大國無法媲美的珍貴資產。她表示,僑委會將持續作為海外僑教最堅強的後盾,與僑校攜手推廣華語文教育,「讓我們一起努力,為臺灣華語文教育共同打拚。」
代處長朱永昌表示,中文教學是海外僑社的核心力量,不僅傳承語言文化,也激發年輕世代參與僑社,是僑社長久發展的重要動力。

麻省理工學院廖灝翔教授在研討會上作專題演講。(薛明珠/大紀元)
研討會期間,廖灝翔教授以「數位華語文教學2.0:人工智慧與智慧人類」為題,探討AI在華語教學中的應用。他在受訪時表示,教育者應理解AI的優勢與限制,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我們的責任是讓學生有機會嘗試,從中學會如何善用這項工具。」
為期一天半的研討會內容豐富,包含5場專題演講、2場小組座談、16篇論文發表、多場示範教學,並設有金木水火土五行文化攤位與免費雙語臺灣食品教材,提供教師實用資源,促進各地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與合作,現場氣氛熱烈。
開幕式當天,現場貴賓雲集,包括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紐瓦克市長Michael K. Hannon、都柏林(Dublin)市長胡欣、桑尼維爾(Sunnyvale)副市長Linda Sell、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市議員Kevin Park,以及Fremont市議員劉瑞蒙(Raymond Liu)等多位地方政要親臨現場,共襄盛舉,其中多位政要並特別頒發感謝狀,肯定主辦單位對中文教育的貢獻。

年會現場。(薛明珠/大紀元)

年會現場多元有趣的DIY手作活動,吸引了不少與會者駐足參與。(薛明珠/大紀元)

年會現場五行文化攤位中的「水」攤位,手作奶茶掛件。(薛明珠/大紀元)

手作奶茶掛件。(薛明珠/大紀元)

年會現場五行文化攤位中的「金」區,提供書法大師的墨寶,讓大家現場製作風鈴書籤。(薛明珠/大紀元)

五行「金」攤位上,與會者在敲擊五音空靈鼓。(薛明珠/大紀元)

年會現場五行文化攤位中的「木」攤位,小朋友在紙上畫出心中的那棵樹。(薛明珠/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