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精英:川普政令為加州遊民危機提供解方

【2025年08月06日訊】(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近日發布政令,為多年來困擾加州城市居民的遊民危機提供新的解方。儘管加州政府、洛杉磯市長及相關利益方等並不認同,但也不乏華人社區領袖為其叫好。

川普上月24日發布的行政令《終結美國街頭的犯罪和混亂》(Ending Crime and Disorder on America’s Streets)指出,美國街頭遊民數量在上屆政府結束時達到27.4萬人,為史上最高紀錄,其中絕大多數人有吸毒成癮或精神健康問題。2/3的遊民表示,經常吸食冰毒、可卡因或使用阿片類藥物等硬性毒品。

川普認為,將城市及其公民置於混亂和恐懼中,對遊民和其他公民都不是仁慈之道。他主張將遊民轉移至長期機構接受合適的人道治療,以維護治安、恢復公共秩序。

行政令要求司法部、衛生部等多部門透過技術指導、補助金等合法途徑,協助地方政府藉由多種方式讓流落街頭的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療;同時,對於那些取締公開使用違禁藥物(毒品)、都市露營、非法占屋等行為的城市,優先撥付專案經費。

華裔市長參選人:非常支持

曾三次參選舊金山市長的李愛晨(Ellen Lee Zhou)認為這一政令「非常好」。她說,川普意在結束街頭犯罪,而不是取締街頭遊民,「所以我對他的方案非常支持」。

曾三度參選舊金山市長的李愛晨(Ellen Lee Zhou)。(受訪者提供)

李愛晨分析說,多年無解的遊民危機,衍生了街頭犯罪、社區安全、店鋪凋零等諸多問題,其背後因素很複雜。以舊金山為例,她說,「一些遊民在洛杉磯登記,再來舊金山、屋崙登記,表面上人很多,其實很多是重複統計,是來拿聯邦政府資金的。」

去年競選舊金山市長期間,為尋找解決遊民問題的方案,李愛晨和義工們多次到街頭調查、走訪遊民營地,聆聽他們的訴求。據她了解,當地遊民有6成不是本地人;有10%~15%是職業遊民,並已形成群體。為這些遊民服務的一些工作人員,會利用關係冒領政府資金。

同時,一些組織也把遊民當賺錢工具。仍以舊金山為例,李愛晨說,該市每年用於遊民的資金超過10億美元,但估計只有30%能發到遊民手中,大部分被管理層和工作人員中飽私囊。

她透露,約5成遊民有精神問題,7成酗酒或吸毒成癮,這造成每年都有遊民死在街頭。有嚴重精神問題者約占5%,他們無法自理,可能因飢寒或吸毒過量死在街頭。

李愛晨說,舊金山的確有些地方為遊民提供住宿、洗浴等服務,但有些遊民不願去,原因是身邊僅有的東西常常被偷,也有些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因此很多人寧願露宿街頭,也不願到政府提供的地方去。

華人市長:相信川普說到做到

洛杉磯縣鑽石吧市長鄧嘉猷(Chia Yu Teng)也表示,他讚賞川普解決遊民問題的方法;如果地方政府不允許遊民在公共區域搭營帳睡覺,一定會遭到一些所謂「人權團體」的反對,「他們會把人權無限上綱,批評地方政府侵犯人權」。

洛杉磯縣鑽石吧市長鄧嘉猷。(受訪者提供)

川普解決遊民問題的思路,已引來加州州長紐森和洛杉磯市長凱倫‧巴斯的非議。紐森辦公室在給NBC4的聲明中稱,與政策的積極影響相比,總統的政令更注重製造引人注目的標題和算舊帳。巴斯也表示擔憂,她說自己相信人們應該得到治療,但目前沒有這類設施。

對此,鄧嘉猷表示:「我希望華人回歸常識、重視法治跟秩序、擺脫意識型態。」他指出,加州政府及州議會一直試圖用計劃經濟式的「房屋優先」(Housing First)政策來化解遊民危機;但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依賴政府補貼,犧牲了自由市場的靈活性。

「川普政府很明顯是看到了『房屋優先』政策的弊病,以及許多遊民的精神疾病及毒品濫用問題,進而針對性地提出方案。」憑藉以往經驗,鄧嘉猷期待川普的新政策在短時間內收到滿意的效果:「我相信川普能夠說到做到,不會只是提出空洞的政策。」◇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8-06 17:57 | 修改:2025-08-06 17:57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