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反向操作 加州老嫗2.5萬美元存款被清空

【2025年08月16日訊】(記者姜琳達洛杉磯報導)層出不窮的真實案例顯示,詐騙分子正在使用更先進的技術和話術來騙取民眾的錢財。即使是老套的詐騙伎倆,也在新興科技的包裝下變得更具誤導性、更難以防範。加州一位老婦人就因一通來自銀行「詐欺防範部門」的電話,不幸被騙走了2.5萬美元的積蓄。

美國非營利消費者組織「消費者報告」(CR)專家表示,在如今網絡發達的時代,犯罪分子可以輕鬆獲取他人極為敏感的個資,包括生日和社會安全號碼。騙子會利用這些信息換取受害者的信任,讓受害者相信他們的「身分」。

為了進一步了解騙局的操作方式,「消費者報告」收集了幾位受害者的親身經歷,幫助公眾提高警惕。

一通來自銀行「詐欺防範部門」的電話

年過七旬的凱西(Cathy)居住在加州聖塔克拉拉縣(Santa Clara County)。她一直認為自己在財務管理上相當謹慎、風險意識強,對可疑來電會時時保持警覺。她習慣將所有陌生來電直接轉接語音信箱,從不輕易透露個人資料,尤其是銀行帳戶資訊。

然而去年9月,她接到一通來自「富國銀行」的來電,來電號碼顯示看似真實,對方男子自稱是銀行反詐欺部門的工作人員。

該男子聲稱凱西的銀行帳戶疑似被盜用,在德州出現可疑交易,而凱西近期並未去過德州。對方稱需要凱西確認交易細節以防止進一步損失。

「我怎麼確認你真的是富國銀行的人?」凱西謹慎地反問。沒想到對方立刻主動說出了凱西的社會安全號碼後四碼。頓時凱西放鬆了警惕,她認為只有銀行才會知道如此絕密的個資。

於是,在接下來90分鐘的通話中,凱西配合對方進行「反欺詐」調查,並依照對方指示提供了多項銀行資料,包括網銀密碼。對方還要求凱西讀出一串串所謂的「交易代碼」。實際上,騙子只是在拖延時間、分散她的注意力。

正當凱西忙著協助「防止詐騙」時,騙子同夥已趁機悄悄登入她的帳戶,更改了帳戶電話號碼,並冒用她的身分致電富國銀行,聲稱要授權匯出一筆2.5萬美元的電匯,用來支付給一名「承包商」。

富國銀行的系統雖然在第一時間發出電子郵件警示,但當時凱西正在與騙子通話中,無暇查看信箱。騙子甚至還提醒凱西「調查期間不要登入網銀帳戶」。

待通話結束後,凱西突感有異,於是立刻撥打銀行官方客服電話確認,但為時已晚,匯款已完成且無法追回。

這場詐騙案令凱西的帳戶裡僅剩下兩千多美元。她嘗試過向銀行提出理賠申請,但銀行回應,雖然凱西受到騙子誤導,但確實是「自願提供個資」,因此無法負責任何損失。銀行表示對此類案件「深感同情」。

切勿洩露個人財務信息

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的騙局其實並不新鮮。各地執法機構不厭其煩地提醒民眾:當接到陌生電話時,即使看上去是銀行或政府部門的官方號碼,都有可能是假冒的。民眾應掛斷電話後通過獨立來源致電相關機構。

除此之外,不要在電話中提供個人的任何信息,也不要使用對方提供的聯絡方式進行核實;不要因來電者的威脅而感到壓力,需直接掛斷電話並核實對方的說法;不要向任何不認識或不信任的人匯款,或提供個人銀行帳戶和信用卡信息。

洛杉磯縣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正規銀行員工不會以主動說出客戶社安號這種方式證明自己的身分,更不會要求客戶提供網銀帳戶用戶名、密碼、一次性驗證碼等資訊。他還補充,即使真的存在帳戶盜用潛在風險,消費者完全可以掛斷電話後主動聯絡銀行解決問題。◇#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8-19 11:12 | 修改:2025-08-19 11:12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