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沾染大量細菌 專家教你安全的清潔方法

【2025年08月21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現代人經常使用智能手機,而且走到哪兒、用到哪兒,所以它們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先前有研究發現,手機上的細菌比馬桶還多。對此,有專家分享了如何清潔手機而不傷害手機本身的方法。

澳洲中央昆士蘭大學(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工程技術學院研究員賈哈(Meena Jha)在The Conversation網站撰文說,手機可能會沾染各種潛在細菌。雖然並非所有這些細菌都會引發疾病,但傳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比如說,人們經常在廁所裡使用手機,然後把它們放在嘴邊,吃飯時還觸摸它們,而且在會議室、咖啡館、聚會和教室中在人群之間遞來遞去。

有別於雙手可以經常清洗,手機很少得到妥善清潔,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如果你想清理手機,在清理程中不要損壞手機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使用錯誤的清潔劑或工具來清理手機,可能會使手機的保護塗層剝落、降低防水密封性,甚至影響其觸控靈敏度。

手機螢幕上的指紋清晰可見。(Shutterstock)

如何正確清理手機?

賈哈說,你可能認為使用家用清潔劑或洗手液迅速擦拭手機可以維持它們的清潔。然而,許多此類產品實際上會逐漸地損壞手機的表面和內部組件。

舉例來說,蘋果和三星公司都建議人們不要在其生產的手機上使用漂白劑、過氧化氫、醋、氣霧劑、玻璃清潔劑或高濃度酒精濕紙巾(濃度超過70%)。

大多數智能手機都塗有一層疏油層,也就是有助於防止指紋和污漬的一層薄膜。酒精、丙酮或含氨的清潔劑等刺激性化學物質會使這層塗層剝離,進而使螢幕更容易沾染污漬,而且降低觸控反應速度。

醋這種常見的自製消毒劑的酸性較高,會腐蝕鋁或塑膠的邊緣。漂白水和過氧化氫雖然是有效的消毒劑,但對於消費性電子產品中使用的精密材料來說,它們的腐蝕性過強。而酒精含量高的濕紙巾可能會使塑膠乾燥,重複使用可能會讓它們變脆。

簡而言之,如果清潔劑的強度足以為你的廚房檯面進行消毒,那麼它對你的手機來說,刺激性可能就太高了。

那麼,手機應該如何清理呢?賈哈表示,正確清潔手機既簡單又便宜。你只要遵循製造商提供的指南即可。清潔手機時,記得取下所有保護殼或配件。

大多數製造商建議人們使用濃度為70%(不要超過)的異丙醇濕紙巾、柔軟的超細纖維布,以及尼龍、馬毛或山羊毛製成的防靜電軟毛刷來清潔揚聲器格柵和充電端口等敏感區域。

在COVID-19(中共病毒,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蘋果公司修改了其清潔指南,允許用戶在iPhone手機上使用高樂氏(Clorox)消毒濕巾和濃度為70%的異丙醇,但操作時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壞螢幕塗層或讓水分滲入設備中。

三星公司也有類似的清潔指南。該公司建議用戶使用超細纖維布沾上濃度為70%的酒精溶液來擦拭手機,同時避免直接在連接埠和開口處使用。

一名女子用酒精在擦拭手機。(Shutterstock)

賈哈提醒人們,千萬不要把清潔溶液直接噴灑在手機上,因為水分可能會滲入連接埠和內部組件,進而造成短路或腐蝕。

把手機浸入任何清潔溶液中也存在風險,即使是防水手機也是如此。這是因為防止水滲入的密封材料,例如橡膠墊圈、黏合劑、奈米塗層和硅膠層,會隨時間降解。

此外,避免使用紙巾、面紙或粗糙的布料,因為它們可能會在螢幕上留下刮痕或掉落絨毛並阻塞開口。也要避免過度清潔。過度擦拭或擦洗會磨損保護塗層,使手機更容易沾染指紋、污漬,並導致表面的長期損壞。

至於手機應該多久清理一次,賈哈說,這沒有嚴格的規定,但在正常使用情況下,每週進行至少一次適當的擦拭是合理的。

如果你經常把手機帶到公共交通工具、醫院、健身房或浴室等高風險環境中,你最好更頻繁地清理手機。

她總結說,操作錯誤可能會逐漸地損壞你的手機。但正確操作簡單、經濟實惠,而且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8-21 17:58 | 修改:2025-08-21 17:58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