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1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人工智能(AI)的迅速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不安。一項最新的路透/益普索民調顯示,絕大多數美國人憂慮AI可能讓太多人永久失去工作,並引發政治與社會風險。
工作流失的恐懼
路透/益普索本週公布了這項全國性民調(鏈接),訪問了4,446名美國成年人。結果顯示,7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AI會「讓太多人永久失去工作」。
雖然目前並沒有出現大規模失業的跡象,美國7月的失業率僅為4.2%,但AI的快速發展,已使許多美國人對勞動市場的長遠未來深感焦慮。
政治混亂與假信息風險
這項民調還顯示,77%的受訪者擔心AI可能被用來「煽動政治混亂」(stir up political chaos)。這反映出人們對AI生成「逼真但虛假的視頻」普遍存在不安。
本月稍早,美國民主黨眾議員歐凱秀(Alexandria Ocasio-Cortez,AOC)也成為了深偽視頻的受害者。
一段AI偽造的視頻顯示她在國會發言攻擊演員席德妮‧史威尼(Sydney Sweeney),甚至連資深媒體人克里斯‧庫莫(Chris Cuomo)都轉發並誤信,直到AOC親自駁斥才平息。此事件凸顯,即便專業人士也可能因深偽內容而受騙(鏈接)。
《華盛頓郵報》調查顯示(鏈接),大量被稱為「AI垃圾」(AI slop)的視頻正充斥社交媒體。這些視頻從虛構街頭訪談到偽裝的新聞報導,真假難辨,既帶來可觀收益,也加深了大眾對信息真實性的疑慮。
軍事用途、電力需求與其它爭議
調查結果發現,美國人對AI的軍事用途同樣心存戒心。48%的受訪者表示,政府不應使用AI來決定軍事打擊目標;24%則認為應該允許這樣的用途;另有28%表示不確定。
AI的能源需求也引發普遍關注。6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為了驅動AI技術所需的電力過於龐大。
谷歌本月稍早表示,已與兩家美國電力公司簽署協議,在電網需求激增時,將降低其AI數據中心的用電量,以避免電力供應吃緊。
這項新技術的某些應用也引發批評,例如允許AI機器人與兒童進行「浪漫」或「曖昧」對話,生成錯誤的醫療信息,以及幫助人們編造種族主義論點等。
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人們會放棄與他人的關係,轉而選擇AI伴侶。
至於AI是否能改善教育,受訪者意見分歧:36%認為有幫助,40%持反對意見,剩下的人表示不確定。
人們對AI的焦慮感正逐年上升
今年4月,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另一項調查也顯示,73%的美國成年人認為,未來20年內收銀員的工作很可能因AI而減少;67%認為工廠工人會受到衝擊;59%認為記者會受到影響;48%則認為軟件工程師可能遭受衝擊。
調查數據還顯示,人們對AI的焦慮感正在上升。
皮尤指出,在2021至2022年間,類似的調查發現約有四成美國人擔心AI普及可能影響人們就業。如今路透/益普索的調查顯示,已有超過七成受訪者擔心AI會讓太多人永久失去工作。
皮尤研究員科琳‧麥克萊恩(Colleen McClain)指出:「關於工作、失業以及人們工作方式的公共焦慮,已經存在好幾年。」
由於生成式AI能夠摘要複雜文件、分析大量數據並以對話互動,將對白領階層造成更大衝擊。布魯金斯學會的另一份研究指出,最容易受生成式AI影響的工作包括:行政助理、法律、銷售、電腦與數學,以及商業與金融等。
儘管如此,這些憂慮並未削弱產業與市場對AI的熱情,並紛紛引入了更多的投資,軟銀、鴻海等企業正準備在美國俄亥俄州興建數據中心設備工廠。同時,AI的迅速發展也改變了國家安全政策,美中也正競逐AI技術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