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訊】(大紀元洛杉磯訊)21日(週四),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在新館舍舉行媒體簡介會,向當地華文媒體介紹新館舍特色。這座位於洛杉磯市「4401 Wilshire Blvd.」、被暱稱為「事事如意」的大樓,不僅成為台灣在洛杉磯的新地標,更凝聚了歷任總領事與南加州僑界十餘年來篳路藍縷、終見碩果的心血與努力。


十年籌劃 一波三折
洛杉磯是全美第二大城,據不完全統計,中華民國台灣僑胞逾40萬人,駐處領務量長年居全美首位。早在2013年底,為配合政府「駐外單位合署辦公」政策並減少高額租金,駐處即啟動新館舍購置計劃。當時,僑學政界一致盼望有一座能代表台灣、凝聚僑心的專屬館舍。
2016年6月,行政院正式核定「館舍購置中程個案計劃」,購置案全面展開。威爾榭大道4401號大樓地段優越,一度成為首選,但因售價超過預算,加上屋主抬高價格,最終錯失良機。
2018年初,駐處轉向韓國城第六街3251號大樓並完成簽約,卻因樓內租戶援引「優先承租選擇權」,甚至要求巨額補償金,導致交易受阻。當年10月,時任總領事朱文祥果斷終止協議,避免陷入法律糾紛。
同年10月底,4401號因原交易方資金不足再度釋出。駐處重新洽談,經多輪壓價,最終在2019年6月完成簽約,並於9月23日完成產權移轉。2020年3月交屋後,台灣政府正式成為新館舍主人。
疫情衝擊 治安挑戰
新館舍交屋不久,COVID疫情突襲全球。洛杉磯封城使工務審批進度大幅延宕,每次送件至少延誤八個月。國際建材價格暴漲,鋼鐵翻漲四倍、木材漲幅逾250%。
同時,治安惡化,遊民頻繁闖入館舍,甚至在室內生火取暖、竊取銅管。駐處同仁只能分組值守,並與警方合作,才避免更大危機。
2020年7月,新任總領事黃敏境接任,他在缺工缺料、預算不足的情況下多次辦理招標,雖屢遭流標,卻逐步累積寶貴經驗,為日後工程重啟打下基礎。
工程停滯 克服難關
2022年3月,駐處終於覓得合格廠商,卻因對方堅持加入「無上限物價指數條款」導致談判破裂。同年爆發的俄烏戰爭進一步推高原物料價格,工程陷入僵局。
2023年1月,紀欽耀總領事抵任,上任隔天便赴4401勘查,並將完成新館舍列為首要任務;5月與得標廠商簽約,6月13日第一輛工程車駛入4401停車場,象徵裝修正式展開。
工程過程艱鉅,駐處專案小組與施工團隊召開逾80場例會、250場以上現場會勘。紀欽耀表示,大樓原為好萊塢知名製片公司使用,內含錄音室、攝影棚、化妝室等,需全面拆除,僅廢棄物就多達53公噸。
拆除後發現樓地板鑽有近300個孔洞,必須以鋼筋水泥補強。2024年初,南加州暴雨導致窗戶滲水,駐處緊急修繕以免影響工期。主任祕書唐殿文與駐美大使俞大潘也曾專程視察,協助爭取經費彈性。
同時,洛杉季市府檢查極為嚴格,消防、機電等百餘項審核接連登場,且不同檢查員意見互相矛盾,工期屢屢延宕。所幸僑界專業人士無償提供水電、消防等專業諮詢,幫助駐處突破困境。
「事事如意」的新地標
2024年底,駐處開始分批搬遷,每逢週末進行,以符合法規。但搬遷期間卻遇上電梯檢查爭議,市府一度要求暫停使用。加上野火肆虐、市府人手不足,進度再次受阻。專案小組鍥而不捨地溝通協調,最終在2025年初完成最終驗收。
歷經十年籌備、五年施工,駐洛杉磯辦事處新館舍終於在2025年1月正式啟用。原本被視為帶有忌諱的「4401」門牌,如今被賦予「事事如意」的寓意,成為台灣在洛杉磯的新地標。
紀欽耀表示,新館舍不僅提供更完善的領務服務與辦公空間,更是歷任總領事、全體同仁與僑界共同努力的結晶。從「擦肩而過」到「夢想成真」,「4401」的故事,見證了台灣在海外奮鬥不懈的精神,也揭開台美交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