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經文處新館 以藝術說台灣故事

【2025年08月23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今年年初啟用的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館,「藉藝術述說台灣故事、以文化結交國際友人」,打造兼具創意與文化的公共空間,讓訪客第一眼就能感受到台灣的多元風貌。

經文處處長紀欽耀表示,新館不僅是中華民國台灣重要的駐外據點與全球領務重鎮,更是展現台灣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透過藝術與設計,新館被打造為一處有故事、有溫度的交流空間,期盼讓國人備感親切,也讓國際友人深刻感受台灣的文化實力與多元能量。

一樓迎賓大廳展出旅居洛杉磯40年的台灣藝術家陳薈民油畫《近鄉情怯,借景抒情》。畫作以鮮豔的色彩,融入台灣藍鵲、阿里山小火車、夜市、平溪天燈、101煙火等風景,從白天到黑夜,跨自然與人文,呈現多視角的台灣風貌。

二樓領務大廳人潮最為聚集,成為推廣台灣藝術的最佳場域。洪易雕塑作品《三羊開泰》以鮮豔圖騰迎賓,象徵吉祥祝福;友達光電提供的「FindARTs擬真藝屏」則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合作,精選六幅「台府展」經典作品《清流》《阿里山之春》《新樓風景》《初秋》《岡》《普陀山海水浴場》,乍看宛如油畫,實為每分鐘輪播的電子屏幕。另有新銳藝術家李柏毅與盧俊翰的作品,為廳舍注入當代活力。

2025年8月22日,簡德源介紹「FindARTs擬真藝屏」展示的陳澄波「台府展作品」選輯。(徐曼沅/大紀元)

駐洛杉磯經文處台灣書院主任簡德源介紹,新館舍融入多元藝術創作,以台灣國家美術館的規格策展;各項藝術品中首先到位的是文化部經費支持,與「藝術銀行」合作的三件作品,包括吳芊頤剪紙《遺落之地》、林厚成攝影《偏異》以及鄭麗雲油畫《無題》。

這三件作品將展出兩年,隨後巡迴至海內外展覽,拓展台灣藝術能見度。吳芊頤以「膠帶」為媒材,利用拼貼的方式呈現台灣傳統市場意象,傳達台灣人「等待都更」的集體記憶;林厚成的作品透過光影構圖營造敘事與想像;鄭麗雲則以刮痕波動描繪陽光灑落海面的沉靜。

各樓層梯廳空間亦具特色:三樓展出葛萊美獎得主李政翰(阿瀚)裝置作品《Sound of Taiwan》,取材自專輯《八歌浪》,結合原住民音樂與土地人文;四樓呈現齊柏林攝影《南投‧玉山主峰》,以空拍視角展現壯麗雪景。

五樓則展出朱振南書法《禮運大同篇》,傳遞古典美學與政治哲學的思考。朱振南作品遍布台灣公共空間,如台北車站、桃園國際機場等處的題字,皆出於朱振南之手。此幅書法多年前即贈與經文處,長期由洛僑中心代為收藏,新館落成後方始正式展出。

2025年8月22日,經文處處長紀欽耀介紹朱振南書法《禮運大同篇》。(徐曼沅/大紀元)

紀欽耀表示,新館舍以公私協力完成藝術布展,不僅展現台灣文化底蘊,更透過藝術語言深化台美文化交流,讓世界看見台灣。◇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8-23 17:57 | 修改:2025-08-23 17:57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