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訊】(記者姜琳達洛杉磯報導)時隔九個月,洛杉磯年初的毀滅性野火再次引發關注:惡意縱火嫌犯被逮捕起訴;更令人震驚的是,調查顯示造成帕利塞德大火(Palisades Fire)的火源竟在地下悶燒一週後才徹底失控。洛杉磯市消防局(LAFD)對此作出回應。
太平洋帕利塞德(Pacific Palisades)曾是洛杉磯最富有的社區,然而1月7日爆發的大火吞噬了一切,約7,000棟建築被摧毀,12人失去生命。聯邦檢察官週三(8日)宣布,這一切災難的罪魁禍首指向29歲的男子喬納森·林德克內赫特(Jonathan Rinderknecht)。
不過在長達九個月的調查中,調查人員發現一個重點:喬納森最初點燃的是1月1日發生的拉赫曼野火(Lachman Fire),引爆帕利塞德野火的是一股「地下隱藏火」或「殘留火」(Holdover fires)。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消防局:火源地下悶燒難發現
聯邦檢察官指出,喬納森涉嫌在1月1日凌晨點燃拉赫曼野火,儘管消防員很快將其撲滅,但火源卻在地下15~20英尺深的根系中悄然悶燒。直到1月7日,強風將火源帶到地面,並迅速蔓延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帕利塞德大火。
火源蟄伏一週的真相令人震驚,但也有人質疑為何消防局未能使用熱成像技術探測地下殘留的餘燼。
在週四的聲明中,洛市消防局臨時局長羅尼·維拉紐瓦(Ronnie Villanueva)指出,火源在深層地下悶燒的情況難以發現。
「地下火通常很難用紅外線成像發現,因為火源往往埋藏很深,尤其是在灌木叢地形中,密集的根系會遮掩火源留下的熱量。」他說,1月7日的大火並不是因撲救失敗或復燃,而是地下火在極端風力下被「激活」了。
茂密的灌木叢使消防難度大增
洛市消防局解釋道,「地下隱火」通常指的是一種深埋的火源,初燃後會進入休眠或地下悶燒狀態,沒有明顯火焰,也不會迅速蔓延,但會在地下持續保持熱量,特別是富含樹脂的灌木叢和木質根系為火源提供了助燃條件。當外部條件適宜(如天氣乾燥或強風來臨)時,隱藏火源可能會突然猛烈燃燒。
消防局在一份說明中指出,灌木叢生長在陡峭崎嶇的地形中,在這些地方,挖掘或開溝以露出悶燒的根系幾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灌木叢是南加州的代表性生態系統,很多灌木叢種類有深厚的根系,能在乾旱環境中生存並在火災後迅速再生。樹脂豐富的植物、崎嶇的地形和長期的旱季,使得灌木叢既是生態上至關重要的區域,也是南加州野火管理的重大挑戰。
消防局發布「事後行動報告」
隨著縱火嫌犯被捕,洛杉磯消防局於週三發布了一份70頁的「事後行動報告」(After-Action Review Report),詳細列出了火災爆發後36小時內所發生的事件。
報告指出,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消防人員仍保護了成千上萬的生命,這被視為一次成功;然而,初期的火災應對行動因缺乏資源而受限,且消防員存在過度疲勞等情況。
「初期應對大火的隊伍缺乏應對紅旗警報天氣條件所需的適當資源。」報告中提到,「而調派特定消防車隊而非就近調度可用資源的做法,延誤了到達火場的時間。」
野火發生後,時任洛杉磯消防局長克里斯汀·克勞利(Kristin Crowley)因救災不力被市長免職,但其支持者認為這是市長為掩蓋預算削減和出訪失誤而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