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林子晨綜合報導】隨著大麻在全美合法化,越來越多老年人將其用於助眠、止痛與抗焦慮,視為「天然藥物」。但醫師警告,目前無研究證實其有效,長期使用恐致頭暈、跌倒與認知退化,建議在醫師指導下尋求更安全療法。
使用率暴增 「安全性未知」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教授Dr. Salomeh Keyhani指出,越來越多老年患者主動提及經常吸食或服用大麻,認為合法就安全,但目前無法證明安全。
調查顯示,1990年代,美國65歲以上成年人使用大麻的比例幾乎為零;而2023年已有約7%的人在一個月內使用過大麻。Dr. Keyhani表示:「這從零到接近8%的增長非常驚人,而且還在上升。」然而,醫學界對大麻的療效與安全性仍存在廣泛疑慮。她指出,目前醫學界對大麻的研究進度遠落後於使用速度,對老年族群的長期健康影響幾乎空白。
助眠與抗焦慮效果短暫且不穩定
許多長者為改善睡眠、焦慮與慢性疼痛而用大麻。然而,斯坦福大學成癮精神科醫師Dr. Smita Das指出,根據現有臨床指引,大麻並非治療失眠或焦慮的有效方法。
Dr. Das說,一些患者初期可能感到緩解,但效果通常短暫,長期反而可能使焦慮與睡眠問題惡化,其實有更好的治療方式,如認知行為治療或藥物,效果更明確且風險更低。
她理解患者尋求緩解的心情,尤其在社群媒體上,大麻被包裝成「天然無害」療法,但她呼籲民眾不要被宣傳誤導,採用真正基於證據的治療,而不是依賴尚未被證實的物質。
「低劑量起步」 仍需醫師監督
加州伯克利醫師Dr. Laura Vollen自2000年起開立醫療大麻處方,承認大麻在部分病例(傳統藥物無效的患者)中可能帶來緩解,但她同樣強調安全與劑量的重要性。
Dr. Vollen提醒,新手切勿自行嘗試,應在醫師監督下「低劑量起步」,她開立的劑量極低,常需特別訂製,藥房一般買不到。
潛在風險:跌倒、心臟與認知問題
醫師指出,大麻最常見副作用包括頭暈、口乾、疲倦與噁心。對老年人而言,頭暈尤為危險,容易導致跌倒與骨折。
此外,吸食型大麻會使心跳加快、血壓波動,易引發心臟病或糖尿病長者的心血管風險。研究也顯示,長期使用可能加速記憶力衰退與認知功能下降。
Dr. Keyhani表示,相關問題越來越多,包括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過度鎮靜,甚至上癮。Dr. Das則表示,許多人誤以為大麻不會成癮,但如果使用量失控、影響日常生活,就應立即尋求協助。
研究警示:急診與失智風險上升
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今年6月發表的全國性研究(《Trends in Cannabis Use Among US Adults Aged 65 Years and Older, 2005–2023》),美國65歲以上成人在過去一個月內使用大麻者已達7%,高於2021年的4.8%。
另一項加拿大研究(加拿大研究者Dr. Daniel T. Myran等人於2025年發表在《JAMA Neurology》期刊上的論文:《Risk of Dementia in Individuals With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or Hospitalizations Due to Cannabis》)顯示, 2008年至2021年間,因大麻急診或住院的老年人增加26倍;這些患者在之後五年內被診斷失智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近四倍。
多位專家指出,現今市售大麻THC濃度遠高於過去,往往成倍增加,而老年人體內代謝較慢、神經敏感度下降,使風險更加突出。
專家呼籲:別把大麻當萬靈藥
「如果你把大麻當成藥物,就要接受它可能帶來副作用,」加拿大渥太華Bruyère健康研究院研究者Dr. Daniel Myran表示,「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使用它。」
醫師普遍建議:若確實需要使用,應選擇低效力THC產品(每劑不超過5毫克),並避免每日使用。
Dr. Keyhani建議:「如果你真的要使用,建議諮詢醫師、選擇最低劑量,且不要以為這比酒精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