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擺脫阻撓,讓政府恢復正常,川普呼籲廢除「冗長辯論制」;美國政府停擺一個月,哪些方面受到影響?戰前自毀指揮系統,習親提上將,近半數已下台。
擺脫阻撓 讓政府恢復正常 川普籲廢「冗長辯論制」
川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發長文稱,他在亞洲訪問時,與多國領袖會晤。他們給予美國前所未有的尊重,並在多項貿易協議中取得進展。之後,美國將迎來更多的投資。但在這次訪問中,有多位外國領袖問他「為什麼民主黨能讓美國停擺呢?」
在文中,川普批評民主黨「已經失去理智與現實感」,陷入「川普妄想症」。他說,民主黨企圖從醫療體系中轉移數萬億美元的資金、補助非法入境者,「包括來自監獄與精神病院的人」。而共和黨是「絕對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
川普提議,共和黨應該趁著掌權之際廢除冗長辯論制,以簡單多數推動立法、恢復政府運作。他警告,若共和黨不這樣做,未來民主黨重掌政權後,勢必會立即廢除該制度,藉此擴增最高法院席次,讓華盛頓特區 與波多黎各升格為州,以此改變參議院的格局,與選舉人票的分布。
所謂「冗長辯論制」(filibuste)是美國參議院的一項傳統規則,允許少數議員以長時間辯論來阻止法案表決。若要結束辯論、進入投票,必須獲得60票同意。廢除這個制度需要以簡單多數通過。過去兩黨都曾在不同議題上主張修改這項規則,但最終沒有全面廢除。
今年10月1日起,美國已經停擺一個月。原因是國會兩黨對於支出法案沒有達成共識。民主黨要求延長《平價醫療法案》下的稅務優惠。而共和黨主張先通過短期撥款案,延長至11月21日,再談稅收與醫保議題。
目前,參議院共有100席,共和黨占53席,與民主黨的47席相比,只占微弱優勢。但「冗長辯論制度」規定,必須有60票才能推進表決。由於民主黨不支持,這項由共和黨主導的撥款法案在參議院失敗了13次,以致政府關門。
目前,約有75萬名聯邦僱員被迫休假,部分維持運作的政府員工,在沒有薪資的狀態下工作。雖然川普政府已經採取措施,確保軍隊、聯邦執法與移民官員的薪資,但大多數民用機構仍然陷入停頓。
一個月以來,參議院的兩黨議員一直在相互指責,稱對方是導致政府停擺的原因。
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在10月28日稱,「我們正處於一場歷史性危機的邊緣,而共和黨人甚至都不想和我們談談。」
而在當天,共和黨領袖約翰‧圖恩(John Thune)表示,正在訪問亞洲的川普總統告訴他,他很樂意在下週和民主黨人討論醫改問題。但問題是,「在政府關門的時候,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10月27日,美國政府僱員聯合會呼籲,請求民主黨人通過共和黨支持的持續撥款決議。
但在一天之後的參議院投票中,法案仍然未能得到所需要的60票。以致事件再次停滯不前。
美國政府停擺一個月 哪些方面受到影響?
那麼,在這次美國政府停擺期間,哪些方面受到影響呢?
首先,俗稱「食品券」的福利計劃,將於11月1日停止發放,屆時會有數千萬人受到影響。要知道,在美國,大約有4,200萬民眾依靠食品券生活。
另外,由於薪酬不足,導致空中交通管制員缺勤,因此全美範圍內,有數千趟航班延誤。
交通部長肖恩‧達菲於10月26日在X平台上發文稱,「民主黨人挾持了政府。我可不想我們的交通管制員去領救濟金!」
截至10月28日,全國有13,000名空中交通管制員沒有收到工資。
10月30日,副總統萬斯警告,如果聯邦政府繼續關門,年底的假期出遊潮可能將變成一場「災難」。到時,旅客在機場排隊等待安檢的時間,可能長達4個小時。
達菲指出,空中交通管制員領不到薪資,即使他們想繼續工作,也做不到。他們不得不另外找一份工作,這樣一來,整個航空系統將出現大問題,人們將無法自由地在往返各地。
除航空外,軍餉也是一個堪憂的問題。
10月15日,川普總統指示五角大樓用現有資金支付軍餉。另外,有一位匿名者向軍隊捐贈了1.3億美元,用於支付士兵薪資。
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警告,如果政府繼續關門。在下一個發薪日,也就是11月15日,軍人可能領不到工資。
10月23日,共和黨籍參議員羅恩‧約翰遜(Ron Johnson)提出法案,要求在政府停擺期間,向繼續工作的軍人和聯邦僱員付工資,但法案在參議院遭到否決。
另外,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算,這次停擺可能使美國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減少2%,經濟損失在70億至140億美元之間。
好,關於美國政府停擺一事,我們就說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來看中共動向:
在戰前自毀指揮系統 習親提上將 近半數損毀
近年來,中共不斷對臺灣進行武力恐嚇。但近期,外界發現,中共號稱「隨時準備打仗」的軍隊,在戰爭還沒有開啟前,指揮系統就已崩塌。根據大紀元盤點的數據顯示,自習近平上台以來,他親自提拔的79名上將中,已經有36人「出事」,折損比例接近一半。
習近平上台後,為收攏軍心,大派官帽。執政期間,一共晉升了79名上將。但在2023年,就有5名上將被官宣落馬,包括前後兩任國防部長魏鳳和與李尚福。除此之外,還有空軍前司令丁來杭、火箭軍前司令李玉超和周亞寧。
到了2025年10月,又有9名上將被官宣「雙開」,其中有8人是中央委員。被「雙開」的官員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中央軍委委員、軍委政治工作部 前主任苗華,軍委政治工作部前常務副主任何宏軍等人,幾乎涵蓋了中共軍方的關鍵崗位。
除了被官宣落馬的,還有「神祕消失」的一大批將領。
比如,在10月下旬召開的四中全會上,有大批軍方代表缺席。雖然官方沒有公布缺席人員的名單。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略見端倪。
大家都知道,第二十屆中央委員中,共有42名軍方中央委員。從央視新聞播放的畫面可以看到,有27名軍方中央委員沒有出現,其中包括22名上將。在這22名上將中,除在會議前夕宣布落馬的8人外,還有14名上將不知所蹤,包括海軍司令胡中明、北部戰區司令黃銘、東部戰區政委劉青松等人
其實,這場「軍中風暴」早在2018年就開始了。
港媒《明報》在2018年發布報導稱,前南部戰區政委魏亮和前廣州軍區司令徐粉林被降級退役。
另外,前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巨乾生和前火箭軍政委徐忠波在2023年被免職。
除此之外,在近兩年陷入「出事傳聞」的上將,還包括6名現役及退役上將徐起零、肖天亮、馬曉天、王家勝、韓衛國、秦生祥。
有評論稱,雖然習近平一直沒有放棄武統台灣的想法,但在中共尚未開戰的情況下,中共軍方的領導體系就已經受到重創。在習近平的持續清洗之下,中共軍隊人心惶惶,其戰力受到嚴重影響。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稱,在中共極度封閉的政治體制下,這些被「失蹤」的上將到底身在何處,沒有人知道。如今,軍隊高層人人自危,即便是現在「活動正常」的上將,未來也未必能夠安然無恙。
《中共研究雜誌社》特約研究員楊太源撰文指出,中共軍方可能採取「代理」制度來應付空缺,但是否能真正恢復運轉,還有待觀察。
前中共海軍中校姚誠直言,習近平提拔的親信幾乎全軍覆沒,目前,他雖然還是「軍委主席」,但已經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權。
2025年,已經過去了10個月,但習近平還沒有晉升任何上將。對此,李林一稱,老人都被處理了,習近平如果再提升上將,提拔上來的都是少壯派,與習並無交集,他們對習是否忠誠,習是否相信他們,都是未知數。這也是軍隊給中共政權帶來的,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佳音時刻》製作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