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海鷗吹襲越南 數百年沉船再見天日

【2025年11月11日訊】(記者張雨霏綜合報導)颱風「海鷗」(Kalmaegi)日前過境越南,對海岸造成嚴重侵蝕,意外使一艘具有數百年歷史的沉船再度現身海灘,為專家提供短暫機會搶救該處具有重要歷史和研究價值的水下文化遺產。

綜合媒體報導,這艘木製船最初於2023年在會安(Hoi An)外海被發現,該船具有堅固厚重的木製肋骨船身,歷經數百年風浪的侵襲,仍幾乎完好無損。然而,當局還沒來得及打撈,海水和沙子再次將船隻掩埋。

2024年,會安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胡志明市社會科學與人文大學,以及當地博物館合作,對這艘沉船進行了研究。

2025年11月10日,在越南中部會安西坊新城海灘,一名男子近距離端詳因颱風海鷗而重見天日的古沉船遺蹟。(Tam Xuan/AFP via Getty Images)

報告結果顯示,該沉船尺寸較大,長度可能超過17.8米,共約12個艙段,其結構異常堅固,由「耐用且高強度的木材」製成,並用防水材料加固其接縫,它融合了東南亞與中國的傳統造船工藝。

儘管目前尚未獲得確切的年代測定結果,但專家團隊根據現有的考古與材質分析數據判斷,其建造年代大致介於14世紀中葉至16世紀之間,正值會安作為絲綢、陶瓷與香料轉運港的黃金時期。

會安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先前發布聲明說:「這艘船的船體結構顯示其具備遠洋航行能力,推測可能用於海上貿易或軍事用途。」

該中心主任范富玉(Pham Phu Ngoc)週一(11月10日)接受法新社採訪時指出,沉船於上週颱風海鷗過境越南時再次浮出水面,「我們正準備申請緊急挖掘許可」。

2025年11月9日的空拍畫面顯示,數百年歷史的沉船在海浪中清晰可見。(Tam Xuan/AFP via Getty Images)

他說:「這艘古老船隻的現蹤,充分證明會安在區域貿易史上扮演了重要的歷史角色」,並指出這次露出的船身面積比以往更多,「或許有助於我們取得更多資訊」。

會安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強調,該沉船的發現具有重要的考古意義,為研究會安海域乃至越南沿海地區的古代航海與貿易史提供了寶貴資料。同時,這一發現也是越南珍貴的海洋文化遺產,豐富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會安的文化寶庫。

但該中心同時警告,颱風造成的海岸侵蝕已使沉船部分裸露,若不立即採取保護措施,木結構可能迅速劣化,沉船遺蹟可能面臨「嚴重損毀」的風險。

目前,沉船遺骸仍清晰可見,木骨架在沙灘上蜿蜒展開,吸引大批民眾聚集海邊目睹該船壯觀的骨架結構,並拍照留念。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11-11 20:00 | 修改:2025-11-11 20:00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