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專訪創業家,投資人,全球玉山科技協會榮譽理事長胡立民博士

文/郭簡

在矽谷,創業幾乎是一種全民運動。
從校園宿舍裡的學生,到在大公司工作十年的工程師,人人都有可能成為創辦人。
但真正能走得長、走得遠的創業者,往往不只是「點子好」或「技術強」,而是具備一種綜合能力——心態、格局與執行力的平衡。

Ellie Mae 共同創辦人胡立民博士說:「創業不只是開公司,它是一場對人格與智慧的考驗。」

一、使命感:知道「為什麼而做」

「如果創業只是為了賺錢,那股動力很快就會消失。」胡博士語氣平靜卻堅定。
他回憶當年創立 Ellie Mae 時,美國房貸流程繁瑣、資料錯誤率高,「我們只是想讓這件麻煩事變簡單。」這份「想解決問題」的初心,正是矽谷創業的靈魂。在這裡,許多公司都不是為了造出新玩意,而是為了解決一個真實存在的痛點。特斯拉相信能源可以更乾淨;Zoom 相信距離不該阻礙連結;Airbnb 相信陌生人也能互相信任。
「使命感是創業者的北極星,」胡博士說,「方向對了,再大的風浪也不會迷航。」他常對學生說:「創業不是自我炫耀,而是對世界的一種回應。」

二、韌性:能在壓力下繼續前行

創業路上,最常見的不是成功,而是困難。 資金短缺、產品延誤、市場冷淡、團隊爭執——每一關都可能成為分水嶺。 胡博士說:「創業不是短跑(sprint),而是長跑(marathon)。」他曾親身經歷最艱難的一次:合作銀行臨時撤資,公司現金流只剩三週。 他把團隊召集起來,開誠布公:「我們可能撐不過去,但我們不放棄。」那一夜,有人主動減薪,有人通宵修程式,有人出去找新客戶。三週後,他們奇蹟似地度過危機。「那次經驗讓我明白,創業不是智力遊戲,而是信念測驗。」他說:「真正的韌性,不是不會跌倒,而是每次跌倒都願意再站起來。」

矽谷創業圈流行一句話:

It’s okay to fail, but not to quit.
失敗沒關係,但不要放棄。

三、開放心態:願意學,也願意聽

在矽谷,學習力幾乎是創業者的核心競爭力。 科技變化太快,今日的熱潮明天就可能過時。「唯有保持學習,才能不被時代淘汰。」胡博士說。他回憶 Ellie Mae 早期的產品開發,每週都讓工程師到銀行觀察使用者怎麼操作系統、哪裡卡住、怎麼抱怨。「客戶的罵聲,其實是我們最好的教材。」但他更強調另一種學習:學會聽不同的聲音。「聰明人最容易犯的錯,就是只聽自己想聽的。」
他鼓勵創業者主動找能挑戰自己的人,「因為批評者,往往能讓你看見盲點。」

他笑說:「如果你的團隊每個人都贊成你的想法,那你該擔心了。」

四、判斷力:分清「對的事」與「眼前的事」

熱情能讓人起跑,但判斷力才能讓人不迷路。「很多新創每天都在開會、上線、微調功能,但忘了問:這真的是最重要的事嗎?」胡博士提醒。他指出,創業早期最大的敵人不是競爭對手,而是焦點分散。
「好的創業者懂得取捨,知道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手。」他舉例,有團隊花一年時間開發一個功能,卻發現用戶根本不需要;相反,有人先推出最小可行產品(MVP),再根據市場反饋快速修正。「這就是矽谷的智慧:不求完美,但求真實。先做出來,再做更好。」

五、領導力:激發他人,而非控制他人

胡博士認為,「領導力不是權力,而是影響力。」 他觀察到,最好的創業領導者,不是指揮員,而是啟發者。「創業團隊的能量來自信任。」 他主張讓員工知道公司真實情況、授權他們在自己領域內做決策,並及時肯定努力。「創業者應該像園丁,澆水、除草、給陽光,讓別人成長。」
他笑說,矽谷許多企業之所以能不斷創新,不是因為領導人多強,而是因為每個人都願意對公司負責。這種「共創」文化,是矽谷能長久生生不息的秘密。

六、整合能力:讓資源彼此發揮

矽谷的成功不在於「資源多」,而在於「整合力強」。「創業者就像指揮家,要懂得讓資金、人才、技術、行銷彼此協奏。」胡博士建議,新創團隊不要只關在實驗室,而要積極參與社群與專業網絡—— 如 Monte Jade(玉山科技協會)、SVForum、創投早餐會等。「當你願意走出去,就會發現資源比想像中多。很多時候,一場午餐談話,就能改變公司的命運。」

他說:「創業的世界不是封閉的,而是流動的。懂得連結的人,才真正有力量。」

七、誠信與信任:矽谷最不變的規則

「你可以失敗,但不能失信。」胡博士語氣變得嚴肅。他回憶早年找投資時,常聽創投說:「我投的是人,不是計畫。」
「因為計畫會變,但人的品格不會變。」
他強調,誠信是矽谷的底層貨幣。 創業者對合作夥伴、投資人、員工都要保持透明與尊重。「這裡的人會記得你怎麼面對困難,而不是你一時的成敗。」在這個開放的生態中,信任形成良性循環——成功者回頭成為導師與投資人,信任因此不斷延續。

八、遠見與謙卑:走得遠的關鍵平衡

「遠見讓你知道去哪裡,謙卑讓你知道怎麼去。」胡博士常用這句話提醒年輕創業者。他說,創業者不能只是追風口,「風停了你就沒方向;要學會創造自己的風。」
在他看來,真正成熟的創業者,都懂得在成功時保持清醒——不被掌聲沖昏頭,不忘初衷。偉大的企業家,永遠帶著敬畏心。」他舉例,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多年來仍親自與工程師共餐、討論架構,「因為他知道創新不是命令出來的,而是理解與信任的結果。」

九、結語:人格的厚度,決定事業的高度

胡立民博士總結:「創業者的素質,不只是技能,而是人格。」他說,一個誠實、堅毅、合作、願意學習的人,即使不創業,也會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創業不只是賺錢的方式,更是人格成熟的過程。
你越懂得面對挑戰、理解他人、堅守信念,就越接近真正的成功。」他微笑著說:「科技會變,市場會變,但人的誠信、勇氣與愛,不會變。那,才是創業者最該具備的素質。」

胡立民博士聯繫電話

(510)909-8832

郵箱liminhu@gmail.com

發佈:2025-11-12 05:41 | 修改:2025-11-12 05:41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