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訊】在很多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印象中,一旦美國人對中共有所動作,中共都會跳出來色厲內荏地表示「抗議」,以在國人面前表演自身不懼美國。雖然抗議之後沒有了下文,證實其也只是打打口砲,而美國依然是我行我素。
比如2022年8月2日深夜,中共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奉命緊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代表中共就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出訪台灣「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但佩洛西落地後,北京卻慫了。
2019年12月,時任中共外交部副部長的秦剛召見美國駐華使館負責人柯有為,就美國會眾議院審議通過「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停止借涉疆問題干涉中國內政。
同年11月,中共外交部官員召見了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抗議美國通過涉港法案,抗議美國對香港示威者的支持。
2018年9月21日,中共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就美方援引美國國內法,對中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及其負責人實施制裁「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
…………
然而,在今年4月美日峰會、美菲日峰會在華盛頓召開,美日菲進一步加強同盟關係、劍指中共後,在15日,中共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與美方人員的會見中卻不見「抗議」一詞。
根據中共外交部網站報導,馬朝旭「會見」而非「召見」了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康達等官員。雙方首先客氣地「一致同意繼續落實好『舊金山願景』,保持各層級交往,進一步穩定和發展中美關係」,之後,馬朝旭才就美國近期針對中共推進「印太戰略」,「在中國周邊採取一系列涉華錯誤言行,特別是拼湊美日菲小圈子和攪亂南海形勢表明嚴正立場」,並「要求美方不得搞陣營對抗、破壞亞太地區和平穩定」。
中共官方沒有提及美國大使是如何回應的,估計美國大使也知道這不過是中共外交官的例行表演,也不必浪費口舌再次重申美國立場。
事實上,美日、美日菲這次搞的動靜還真不小。4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與拜登總統至少達成七十多項合作意向,並將在防衛與安全、太空開發、技術革新等諸多領域加強合作。日美打破二戰後維繫七十多年的舊有框架,進一步提升了日美同盟關係級別。
11日,岸田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進一步指出了中共對世界的危害。他表示,當今的時代正處於歷史拐點,美國所建立起來的戰後國際秩序正面臨挑戰,面臨著來自完全不同價值觀、不同原則國家的挑戰,自由、民主在全球受到威脅。因此,更需要美國在國際上發揮其核心作用。
他明確指出,中共的「對外姿態、軍事動向等,不僅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也給國際社會整體的和平與安定帶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戰略挑戰」,「沒有理由讓美國在無助的狀態下獨自維護國際秩序」,「作為美國最親密的朋友、夥伴,為了保衛自由,日本國民將與美國同在!這不僅是為了美日兩國人民,也是為了全世界人民。」
外界認為此次岸田文雄訪美意義重大,此後不僅美日軍力將進一步整合,日本也將提高國防預算,與美聯合製造尖端武器,並使日本自衛隊具有反擊能力。此外,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將整合針對中共的防空導彈的防衛體系,美日將加強太空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
11日,美日菲三國領導人還在白宮舉行會晤,討論如何加強合作應對中共。峰會後,白宮強調將加強和菲律賓的海上合作活動。此外,美國和菲律賓軍方在南海執行了首次聯合情報、監視和偵察任務。「我們的共同努力表明了決心,加強雙邊安全關係,擴大志同道合的夥伴之間的多邊合作和培訓。」
而美日、美菲針對的主要目標正是中共,這對中共絕對是個壞消息。馬朝旭所言「拼湊美日菲小圈子和攪亂南海形勢」折射的正是中共內心的擔憂和憤怒。蹊蹺的是,憤怒和擔憂的中共卻沒有像以往一樣歇斯底里發出「嚴正抗議」,而只是表明了自身的立場,讓外界感覺到中共「軟」了不少。
中共之所以「示弱」原因應該是中共已經沒有太多抗議的底氣。一方面,國內經濟蕭條,失業率劇增,民眾抗議此起彼伏,惡性事件也是層出不窮,中國上上下下都對中南海高層、對中共十分不滿,無人相信中共所言。中國社會極有可能隨時會出現重大事件。
另一方面,美國遏制中共意志更為堅定,除了自身加強對中共在經濟、高科技等方面的制裁外,還聯合亞太、歐洲盟友,共同抗共,孤立中共。中共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早已是負值。
國際上臭名昭著,國內要靠加大維穩壓制民眾的中共政權,為了繼續維持統治,不得不在表面上放軟身段,轉換一副嘴臉,希冀美國不要進一步打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表明對美日菲同盟不滿的立場外,在會談中,馬朝旭還老調重彈,闡明了中共在台灣、經貿科技、人文交流等問題上的立場,繼續「要求美方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阻礙中國發展,停止對中國企業無理制裁,停止對華經貿科技打壓」等。看來美國在台海對中共的軍事威懾,對中共企業和高科技的制裁,已經讓中共感到了切膚之痛。
然而,中共的希冀恐怕難以實現,尤其是11月美國大選,川普若再次入主白宮,美國強硬反共派將會祭出更猛烈的炮火,因為在他們看來,消滅中共、取得勝利是美國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