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7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今日(18日)在高壓維穩中閉幕,官方會議公報正式拋出聲稱推進「深化改革」和「中國式現代化」的方案。專家表示,會議公報老調重彈並涉及欺詐,這次會議在政經困境中召開,並泄露出中共黨內習近平和鄧小平路線的衝突。
經濟困境下三中全會發公報 被指老調重彈和涉及欺詐
據官方7月18日下午發布的三中全會《會議公報》,連篇羅列被正式「通過」的所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文件內容。
公報聲稱中共政治局「一以貫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實現經濟回升向好」,認為「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會議提及「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套話,稱「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又提及「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公報還專門講「國家安全」,稱「完善涉外國家安全機制」,最後強調堅持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以及確保習控制權的政治術語「兩個確立」和「兩個維護」等。
台灣國防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龔祥生對大紀元表示,從目前公報來看,被列入的項目包山包海,幾乎把所有當前的政策都重複了一遍,雖然這代表了改革面向的全面和廣泛,但內容多是老調重彈。
「目前公報是沒有新意的,除非之後公布整個文件全文,才能看出來在理論建設這方面是否有新的提法,而這也可用來辨別習近平能否提出屬於自己的改革理論。」
龔祥生表示,再從公報來看,其實習近平還是最為擔心政治安全和個人掌權的問題,而和改革最有關的經濟部分也要牢牢抓在手上。
「但現在中國經濟停滯甚至衰退的主要問題,就出在過度管控和防範風險,使得外資及外商人員有安全疑慮,還有在科技上的強取豪奪引起了國際反感,、這些在強調中國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造成了二者之間的矛盾。」
澳洲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也對大紀元表示,三中全會公報,只是一些政治口號,沒有任何新意。中共的方向就是強化黨的領導,強化個人獨裁。主要因為經濟斷崖性的下滑,國際上陷入孤立,引發黨內不滿,它要強化控制,授權給那些安全部門、專政部門,強化對社會的控制。
今天稍早,中共黨媒人民網已發評論,鼓吹「偉大改革開放」,稱要「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不過,此前就中共宣稱的三中全會議題涉及的「深化改革」和「中國式現代化」,已引發不少負評。 (先前報導:中共三中全會在內外危機中開鑼 專家這樣看)
三中全會期間,中共國家統計局應景公布了一批經濟數據,但外界發現第二季度經濟增長低於預期,僅為4.7%,也低於第一季度增長(5.3%)。但中共官方則強調「上半年看,同比增長5.0%」。
房地產危機,消費不振拖累經濟增長。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消費支出走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增長3.7%,房地產投資萎縮10.1%。新房銷售下降26.9%。這些還只是向來被質疑有水分的官方數據。
國外投行紛紛據此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高盛將中國全年GDP增長預測從5.0%下調至4.9%,而巴克萊將其預測從5.0%下調至4.8%。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對大紀元表示,本來是在去年11月就要召開的三中全會,一直延遲到今年開,本身就因為中共存在嚴重的危機,習近平在當時沒有辦法解決,現在看來危機還是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現在中國的經濟非常困難,習近平已經動用了所有的政策工具都沒有辦法挽回經濟下滑的頹勢。」
對於三中全會最後通過的所謂深化改革和中國式現代化方案,唐靖遠說,要看實質上的行動,當局就連過去鄧小平時代的跛腳鴨式的這種經濟的改革開放都要收回來,全部要讓黨來控制。所以所謂的深化改革和現代化方案就是一個欺詐。
捧習「改革家」文章下架 分析:凸顯習鄧路線衝突
這次三中全會出現一件怪事,有分析認為此事就與習鄧路線衝突相關。
7月15日,黨媒新華社推出長文《改革家習近平》,習近平被指是「鄧小平之後的又一位卓越的改革家」、新時代改革為「習式改革」云云。但新華社最新的文章發出第二天,就在國內被下架。
17日,大紀元記者在百度搜索該文時,已找不到蹤跡。但在谷歌搜索時,除了外媒自由亞洲電台、法廣、《聯合早報》之外,港媒大公網、《文匯報》都有轉載,「香港01」亦有相關報導。
唐靖遠認為這只可能是習近平下的命令。黨媒歌頌習近平的文章被全網下架,第一是說明了黨內出了大問題。文宣部門居然出現了重大的政治問題,文章被全網拿下,說明習近平的政策方向都是混亂的。另一個原因是這篇文章本身把習近平定位成為繼鄧小平之後的一個改革家,實質上並不是習近平想要的。習近平想要的永遠都是習近平第一,而不是鄧小平第二,甚至都不是毛澤東第二。
「寫文章的人以為習近平真的要通過三中全會繼續搞深化改革開放。但是習近平真正要做的是他在《求是》雜誌上所發表的那篇文章表現出來的,就是要『自信自立』。所謂的自信,就是習近平認為自己過去所做的決策完全是沒有錯的,他要繼續堅持下去。比如說黨要領導一切、政治要挂帥、要和西方進行脫鉤、要搞大國對抗、要東升西降,他是充滿自信的。」
《求是》雜誌7月16日發表過習近平的文章《必須堅持自信自立》。
唐靖遠說,習近平在三中全會上有重大壓力,首先是因為經濟越差,國內要求恢復到鄧小平改革路線的呼聲越高。习在三中全會上提出來了要實現中國現代化的這個好像很宏偉的目標,但是他的手段又要極力地去否定鄧小平,在黨內要樹立起一個目標。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是差一點讓紅色江山變了色的。「所以他(習近平)陷入到一種自相矛盾,又要實現現代化,又要否定改革開放,要回到毛澤東、開倒車的路線上。」
會場外「雜音」多 分析:中共只有習一個人在檯面上死撐
正值中共三中全會之際,中國網絡熱傳「歷史的垃圾時間」一說,官媒批駁說比「躺平論」更危險。
中共三中全會期間,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特朗普)的副總統競選搭檔萬斯(J.D.Vance)在獲得提名後首次受訪,就指出中共政權是美國的「最大威脅」。
7月16日到17日,七國集團貿易部長峰會在意大利舉辦,部長們表示,將在必要時使用「貿易工具」來對抗扭曲市場的做法,與此前峰會公報相比措辭更加強硬。雖然公報沒有點名中共,但最近關於產能過剩的討論重點都在中國出口產品上。
7月17日,中共統計局公布上個月青年失業率,中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3.2%,已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其中5月份為14.2%。然而,網絡上充斥著找工作難的哭訴。
就經濟不好的問題,央視評論15日引用了一段官話,聲稱「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結構調整陣痛有所顯現」,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較以往更為複雜。央視又提到「地緣政治衝突、國際貿易摩擦等問題頻發,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等等。但隨後又聲稱,「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不會改變」。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表示,中共這個統治機器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三中全會表面上推得很高,但會場外中國網絡非常流行的「歷史的垃圾時間」,正打中中共的要害。「整個官僚階層都知道中共這船要沉了,誰也不想去救它。只有習近平一個人在檯面上死撐著,下面的人根本就不理他,就包括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一級的。每個人都想怎麼自保,給自己留下後路。」
王赫說,目前整個中國經濟大盤動搖。本來有些人對中共還抱一個幻想,因為中共說要改革,但現在看來,這次三中全會水很深,只是自我欺騙說形勢一片大好,黨魁稱「堅定自立、自強、自信」,只是中共死亡前一個本能的動作而已。